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0508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0
本技术涉及通风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包括外壳、过滤板和活动板,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乘坐室,所述乘坐室两侧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内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上下两侧设有衔接块,当需要对电梯内部的空间进行通风换气时,开启气泵,气泵通过交换室对乘坐室内部空间抽气换气,在换气时,内部的灰尘会被过滤板过滤,在需要对过滤板进行清洗时,旋转取下固定栓,紧接着即可将过滤板取下进行清理,设置多个过滤板可以使气泵进行通风换气时过滤乘坐室内部的灰尘,避免出现灰尘过多堵塞管道的情况,同时设有嵌合槽配合固定板固定连接更便于装卸过滤板,更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风结构,尤其是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2、电梯在生产时会设置通风孔结构便于对电梯内部通风,现有电梯安装安全绳使用时存在的问题有:

3、专利文件cn215002076u公开了一种电梯通风孔,保护的权项“包括外封板、内侧封脚板,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本技术一种电梯通风孔,有利于通过内侧封脚板固定外封板,通过内侧封脚板和外封板设置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并使其进行错位分布,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设置通风孔时,达到不从轿厢内直接穿过轿壁的效果,造成无法满足新加坡电梯验收标准要求的问题”,但是该通风结构在使用时无法避免通风孔在进行通风时灰尘进入通风孔内部的问题,当通风孔内部积攒过多灰尘会导致内部管道堵塞,影响装置使用,且在对其进行日常清理时装卸电梯内部空间的组件显得十分复杂,不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清理;同时在对电梯内部制冷时,乘客无法自行调节冷气强度,不便于乘客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设计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包括外壳、过滤板和活动板,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乘坐室,所述乘坐室两侧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内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上下两侧设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过滤板,所述固定框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框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交换室,所述交换室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远离所述交换室的一端设有气泵,所述气泵顶部设有通风槽,所述气泵的一侧设有制冷泵,所述制冷泵与所述气泵相对应的一侧设有冷气管,所述冷气管远离所述制冷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气室,所述换气室下方设有顶槽,所述顶槽内设有所述活动板。

4、优选的,所述过滤板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框中心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将多个所述过滤板固定连接,且两端与所述固定框内侧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设有两个,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贯穿的固定栓,所述固定栓将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乘坐室内壁上。

6、优选的,所述乘坐室与所述固定框相对应的两侧开有嵌合槽,所述固定框、所述固定板、所述过滤板、所述衔接块和所述连接块均嵌入所述嵌合槽内。

7、优选的,所述气泵固定连接在所述乘坐室顶端,所述制冷泵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内部一侧,所述通风槽贯穿所述外壳顶部,所述顶槽贯穿所述乘坐室顶部。

8、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拨片,所述换气室与所述顶槽相连通,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开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空间大于所述活动板。

9、优选的,所述通气槽贯穿所述乘坐室两侧,且所述交换室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内部靠近所述通气槽的一侧,所述交换室与所述通气槽相连通。

10、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1、1、当需要对电梯内部的空间进行通风换气时,开启气泵,气泵通过交换室对乘坐室内部空间抽气换气,在换气时,内部的灰尘会被过滤板过滤,在需要对过滤板进行清洗时,旋转取下固定栓,紧接着即可将过滤板取下进行清理,设置多个过滤板可以使气泵进行通风换气时过滤乘坐室内部的灰尘,避免出现灰尘过多堵塞管道的情况,同时设有嵌合槽配合固定板固定连接更便于装卸过滤板,更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清理。

12、2、在天气炎热时,通过外部控制终端开启制冷泵,制冷泵通过换气室对乘坐室内部进行降温,在乘客需要调整冷气强度时,拨动拨片,调整活动板在活动槽内的位置,即可调整吹出冷气的强度,设有可移动的活动板可以使乘客自行调节冷气强度,更便于乘客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过滤板(9)和活动板(15),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乘坐室(2),所述乘坐室(2)两侧设有通气槽(21),所述通气槽(21)内设有固定框(7),所述固定框(7)内上下两侧设有衔接块(8),所述衔接块(8)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过滤板(9),所述固定框(7)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1),所述固定框(7)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交换室(6),所述交换室(6)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气管道(5),所述输气管道(5)远离所述交换室(6)的一端设有气泵(4),所述气泵(4)顶部设有通风槽(3),所述气泵(4)的一侧设有制冷泵(17),所述制冷泵(17)与所述气泵(4)相对应的一侧设有冷气管(18),所述冷气管(18)远离所述制冷泵(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气室(19),所述换气室(19)下方设有顶槽(14),所述顶槽(14)内设有所述活动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9)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框(7)中心设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将多个所述过滤板(9)固定连接,且两端与所述固定框(7)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设有两个,且所述固定板(11)上设有贯穿的固定栓(12),所述固定栓(12)将所述固定板(11)固定连接在所述乘坐室(2)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坐室(2)与所述固定框(7)相对应的两侧开有嵌合槽(13),所述固定框(7)、所述固定板(11)、所述过滤板(9)、所述衔接块(8)和所述连接块(10)均嵌入所述嵌合槽(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4)固定连接在所述乘坐室(2)顶端,所述制冷泵(17)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1)内部一侧,所述通风槽(3)贯穿所述外壳(1)顶部,所述顶槽(14)贯穿所述乘坐室(2)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5)下方固定连接有拨片(16),所述换气室(19)与所述顶槽(14)相连通,所述活动板(15)的一侧开有活动槽(20),所述活动槽(20)内部空间大于所述活动板(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槽(21)贯穿所述乘坐室(2)两侧,且所述交换室(6)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1)内部靠近所述通气槽(21)的一侧,所述交换室(6)与所述通气槽(21)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过滤板(9)和活动板(15),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乘坐室(2),所述乘坐室(2)两侧设有通气槽(21),所述通气槽(21)内设有固定框(7),所述固定框(7)内上下两侧设有衔接块(8),所述衔接块(8)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过滤板(9),所述固定框(7)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1),所述固定框(7)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交换室(6),所述交换室(6)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气管道(5),所述输气管道(5)远离所述交换室(6)的一端设有气泵(4),所述气泵(4)顶部设有通风槽(3),所述气泵(4)的一侧设有制冷泵(17),所述制冷泵(17)与所述气泵(4)相对应的一侧设有冷气管(18),所述冷气管(18)远离所述制冷泵(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气室(19),所述换气室(19)下方设有顶槽(14),所述顶槽(14)内设有所述活动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9)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框(7)中心设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将多个所述过滤板(9)固定连接,且两端与所述固定框(7)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设有两个,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延旭韩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宏延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