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0116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涉及印刷胶辊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送料带、出料带和胶辊本体,所述底座上侧连接有磨削组件,所述磨削组件包括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一对称设置,一个所述支撑板一一侧连接有支撑板二,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一一侧连接有支撑板三,所述支撑板二和支撑板三之间连接有拨料组件,所述拨料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有两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联动转动的拨料板和夹块二完成胶辊本体的控制送料,保证胶辊本体被准确地移送至夹块一内壁上,配合夹块二对胶辊本体进行夹持磨削,通过夹块二和导料板的配合,保证胶辊本体出料的稳定,避免胶辊本体在送料和出料的过程中出现掉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胶辊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印刷胶辊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印刷胶辊进行磨削。对印刷胶辊进行磨削是为了确保其表面光滑,以便在印刷过程中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印刷效果。如果胶辊表面不光滑,可能会导致印刷图案出现瑕疵、颜色不均匀等问题,影响印刷品质。

2、印刷胶辊的磨削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通过砂轮与胶辊精确稳定的相对运动,由砂轮的颗粒锋刃对胶辊表面进行磨削,磨床和砂轮的质量与其稳定性直接影响胶辊表面的研磨质量。现有技术中,在对印刷胶辊进行磨削时,一般的磨床在完成对一个印刷胶辊的磨削工作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该印刷胶辊从磨床上取下,再手动移送下一个印刷胶辊至磨削位置,使得前后两个印刷胶辊的衔接不够及时、流畅,前后两个印刷胶辊进行下料和上料之间的时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导致磨削工作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可以完成印刷胶辊的准确上料和下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手动进行上料和下料,效率较低。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包括底座、送料带、出料带和胶辊本体,所述底座上侧连接有磨削组件,所述磨削组件包括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一对称设置,一个所述支撑板一一侧连接有支撑板二,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一一侧连接有支撑板三,所述支撑板二和支撑板三之间连接有拨料组件,所述拨料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有两个,两个所述转杆之间连接有拨料板,两个所述转杆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转杆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有两个,一个所述连接块远离拨料板的一侧连接有电机一,另一个所述连接块远离拨料板的一侧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远离拨料板的一侧连接有转动块,所述支撑板二和支撑板三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轴一、转轴二和支撑板四,所述支撑板四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四均固定连接于底座上侧,所述转轴一两端均连接有夹块一,一个所述夹块一一侧和齿轮二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夹块一一侧和一和支撑板四转动连接,所述夹块一有两个,一个所述夹块一一侧连接有齿轮二,所述转轴二两端均连接有夹块二,一个所述夹块二一侧连接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输出轴和支撑板三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夹块二一侧和另一个支撑板四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二和齿轮一啮合,所述齿轮二一侧和支撑板二转动连接。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磨削组件和固定组件均位于送料带和出料带之间,所述送料带高度大于固定组件,所述出料带高度小于固定组件。

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需要磨削打磨的用于印刷的胶辊本体首先被放置在送料带上,被送料带传送至靠近拨料组件的位置上后,电机一启动,使得拨料组件开始运作,使得拨料板抬起拨料,同时通过齿轮一和齿轮二的啮合,带动两个夹块一转动张开,通过拨料板将胶辊本体拨动至脱离送料带上,随后掉落至夹块一上,完成送料的全过程。磨削完成后,电机二带动两个夹块转动,使得两个夹块张开并转动至向出料带方向倾斜的状态,直至胶辊本体从两个夹块二之间滚落至出料带上,完成出料所述磨削组件和固定组件均位于送料带和出料带之间,送料带高度大于固定组件,出料带高度小于固定组件。送料带、固定组件和出料带之间的高度设置有利于通过利用胶辊本体的自重完善胶辊本体的送料和出料。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拨料板位于送料带上方。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通过利用胶辊本体的自重完善胶辊本体的送料和出料时,需要拨料板位于送料带上方进行拨料的同时,在出现第一个胶辊本体还未完成磨削、下一个胶辊被传送至送料带靠近固定组件的一端时,可以通过拨料板有效阻挡下一个胶辊本体的运动趋势,使得下一个胶辊本体被拨料板阻挡在拨料板远离固定组件的一侧,避免胶辊本体直接从送料带上滚落至底座上,有利于前后连续的胶辊本体有序地滚落至两个夹块一内壁上,同时防止胶辊本体从送料带上滚落至底座上后造成损坏。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块和支撑板三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一输出轴和支撑板二转动连接。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机一启动时,电机一和支撑板二之间保持相对转动,并将该转动传递给连接于电机一输出轴上的连接块上,从而使得转动被该连接块传递给连接于该连接块上的转杆上,使得该转杆带动连接于该转杆上的拨料板进行转动,进而完成对胶辊本体的拨料和下一个胶辊本体运动趋势的控制。拨料板转动从和送料带相切的状态变更为和送料带之间存在较大空隙以容胶辊本体通过的状态时,拨料板带动连接于其一侧的另一个连接块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于该连接块上的齿轮一进行转动,使得齿轮一一和连接于齿轮一一侧的转动块在支撑板三一侧转动,完成整个拨料板的转动拨料,同时可以保证拨料板靠近两个连接块的两端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拨料板远离电机一的一端出现抖动的情况。同时齿轮一转动,带动齿轮二转动,从而使得齿轮二和齿轮一进行反向转动,进而带动一个夹块一转动张开,并通过转轴一带动另一个夹块一进行同步转动张开,使得两个夹块一进向着靠近送料带的方向进行转动张开,可以直接将胶辊本体接住。当电机一反向转动使得拨料板转动至原位,即与送料带相切的状态的过程中,齿轮一带动齿轮二反向转动,使得两个夹块一向着远离送料带的方向转动,当拨料板和送料带相切时,夹块一回复原位并和夹块二相贴合,将胶辊本体夹紧在夹块一和夹块二内壁之间。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夹块一和两个夹块二相背一侧均连接有挡片。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夹块一和夹块二将胶辊本体夹紧在其内壁之间上时,挡片和胶辊本体的两端贴合,使得胶辊本体位置被固定住,避免出现胶辊本体被磨削时在夹块一和夹块二的内壁上移动,避免胶辊本体的同一位置受到多次磨削、部分位置得不到磨削的情况出现,保证胶辊本体的磨削效果。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夹块一和两个夹块二内壁均连接有防护垫,所述胶辊本体两端外壁分别和夹块一、夹块二内壁连接的防护垫内壁贴合。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夹块一和夹块二将胶辊本体两端夹持住时,位于夹块一和夹块二内壁上的防护垫对胶辊本体两端夹持部位的外壁进行防护,避免磨削时胶辊本体因为受到磨削而在夹块一和夹块二内壁上震动而受到夹块一和夹块二的磨损。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侧连接有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导料板。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胶辊本体完成磨削后,夹块二转动至向下倾斜的状态后,胶辊本体会从夹块二内壁上滚落。在胶辊本体滚落的过程中,导料板位于夹块二和出料带之间,填补了夹块二和出料带之间的空隙,对胶辊本体的运动轨迹做出了规范,还可以减缓胶辊本体掉落的动势,使得胶辊本体可以顺利地滚落至出料带上,不损伤胶辊本体,也不损伤出料带。同时导料板还可以避免胶辊本体固定在出料带上后出现弹跳而从出料带靠近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包括底座(1)、送料带(2)、出料带(3)和胶辊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连接有磨削组件(5),所述磨削组件(5)包括支撑板一(51),所述支撑板一(51)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一(51)对称设置,一个所述支撑板一(51)一侧连接有支撑板二(57),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一(51)一侧连接有支撑板三(58),所述支撑板二(57)和支撑板三(58)之间连接有拨料组件(4),所述拨料组件(4)包括转杆(41),所述转杆(41)有两个,两个所述转杆(41)之间连接有拨料板(42),两个所述转杆(4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转杆(41)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连接有连接块(43),所述连接块(43)有两个,一个所述连接块(43)远离拨料板(42)的一侧连接有电机一(44),另一个所述连接块(43)远离拨料板(42)的一侧连接有齿轮一(45),所述齿轮一(45)远离拨料板(42)的一侧连接有转动块(46),所述支撑板二(57)和支撑板三(58)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转轴一(62)、转轴二(63)和支撑板四(66),所述支撑板四(66)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四(66)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侧,所述转轴一(62)两端均连接有夹块一(64),一个所述夹块一(64)一侧和齿轮二(61)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夹块一(64)一侧和一和支撑板四(66)转动连接,所述夹块一(64)有两个,一个所述夹块一(64)一侧连接有齿轮二(61),所述转轴二(63)两端均连接有夹块二(65),一个所述夹块二(65)一侧连接有电机三(9),所述电机三(9)输出轴和支撑板三(58)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夹块二(65)一侧和另一个支撑板四(66)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二(61)和齿轮一(45)啮合,所述齿轮二(61)一侧和支撑板二(57)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组件(5)和固定组件(6)均位于送料带(2)和出料带(3)之间,所述送料带(2)高度大于固定组件(6),所述出料带(3)高度小于固定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板(42)位于送料带(2)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46)和支撑板三(58)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一(44)输出轴和支撑板二(57)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块一(64)和两个夹块二(65)相背一侧均连接有挡片(6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块一(64)和两个夹块二(65)内壁均连接有防护垫(68),所述胶辊本体(8)两端外壁分别和夹块一(64)、夹块二(65)内壁连接的防护垫(68)内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连接有导料组件(7),所述导料组件(7)包括支撑杆(71),所述支撑杆(71)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71)之间连接有导料板(7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71)上侧均连接有挡块(72),所述挡块(72)有两个,两个所述挡块(72)分别和导料板(73)两侧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胶辊磨削系统,包括底座(1)、送料带(2)、出料带(3)和胶辊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连接有磨削组件(5),所述磨削组件(5)包括支撑板一(51),所述支撑板一(51)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一(51)对称设置,一个所述支撑板一(51)一侧连接有支撑板二(57),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一(51)一侧连接有支撑板三(58),所述支撑板二(57)和支撑板三(58)之间连接有拨料组件(4),所述拨料组件(4)包括转杆(41),所述转杆(41)有两个,两个所述转杆(41)之间连接有拨料板(42),两个所述转杆(4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转杆(41)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连接有连接块(43),所述连接块(43)有两个,一个所述连接块(43)远离拨料板(42)的一侧连接有电机一(44),另一个所述连接块(43)远离拨料板(42)的一侧连接有齿轮一(45),所述齿轮一(45)远离拨料板(42)的一侧连接有转动块(46),所述支撑板二(57)和支撑板三(58)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转轴一(62)、转轴二(63)和支撑板四(66),所述支撑板四(66)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四(66)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侧,所述转轴一(62)两端均连接有夹块一(64),一个所述夹块一(64)一侧和齿轮二(61)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夹块一(64)一侧和一和支撑板四(66)转动连接,所述夹块一(64)有两个,一个所述夹块一(64)一侧连接有齿轮二(61),所述转轴二(63)两端均连接有夹块二(65),一个所述夹块二(65)一侧连接有电机三(9),所述电机三(9)输出轴和支撑板三(58)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夹块二(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清程明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佳园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