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9683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制备抗菌聚酯纤维方法得到的抗菌聚酯纤维抗菌耐久性较差等问题,采用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1)包括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改性剂为原料熔融纺丝得初生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2)对初生纤维表面施用纤维油剂乳液,得含油纤维;(3)对含油纤维进行热牵伸;(4)对纤维用含抗菌性胍盐整理液进行整理得抗菌聚酯纤维;所述改性剂包括含聚乙二醇链段的聚酯和含阴离子基团的聚酯的技术方案,可用于抗菌聚酯纤维的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纺织品的功能化成为了重要发展方向,纤维材料是组成纺织品的基本单元,纺织品很多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纤维材料的改性。纺织品的抗菌功能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家居、服装、饰品等纺织品用于广泛。聚酯纤维强度高,弹性回复性能好,耐磨性能好,化学性能稳定,作为纤维材料重要的品种,具有产量大、应用广的特点。但是常规聚酯纤维由于其高表面积有利于细菌和微生物的附着,是其良好的栖息地和传播媒介,同时微生物的分泌物对纤维有降解作用,不具备抗菌功能。因此提供一定的方法或者工艺实现聚酯纤维的抗菌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5332078b公开了一种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制备载银磷酸锆纳米粉体;将载银磷酸锆纳米粉体、对苯二甲酸和二元醇加入聚酯反应釜中,原位聚合制备载银磷酸锆抗菌聚酯,采用熔体直纺制备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或者,将载银磷酸锆抗菌聚酯造粒,得到载银磷酸锆抗菌聚酯母粒,采用母粒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备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1155198b公开了一种抗菌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四羟基钛作为抗菌剂与纺丝级聚酯进行共混造粒成切片或者母粒,再经纺丝成纤。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9252240b公开了阻燃抗菌聚酯纤维的熔体直纺制备方法,在聚酯熔体直纺过程中在线添加阻燃抗菌母粒制得阻燃抗菌聚酯纤维;阻燃抗菌母粒中均匀分散有金属改性超支化聚合物;金属改性超支化聚合物为端基含羧基的超支化聚合物与金属离子交联形成的网络聚合物。

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1020734b公开了一种长效抗菌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先采用对羧基苯磺酰胺对phmg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改性,再将改性后的phmg与聚酯纤维中的端醇羟基、酯基反应,故改性phmg可作为抗菌添加剂添加到纺丝原液中,制备出的聚酯纤维具有长久稳定且优异的抗菌性能。

4、从以上可以看出,现有公开技术中以聚合或者共混改性的方法制备抗菌聚酯纤维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中聚合改性的方法是通过在聚酯合成阶段引入特定的共聚组分或者抗菌组分;共混改性的方法是在聚酯纺丝中添加抗菌母粒进行混合纺丝。不管是聚合改性方法还是共混改性方法制备的抗菌聚酯纤维为了保证可纺性以及纤维的基本理化性能如力学性能等,涉及到的抗菌组分都是要保证均质的分散在纤维中,因此引入的抗菌组分含量往往都比较高。但是分散在纤维内部的抗菌改性组分在应用中无法发挥抗菌的作用且对纤维的基本的强度等性能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针对纤维材料的结构特点,尽可能将抗菌改性组分分布在纤维材料的表层从而减少抗菌组分的使用量对于实际生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122958b公开了一种长效低毒抗菌聚酯纤维,所述抗菌聚酯纤维从外到内由皮层与芯层构成,所述的皮层由胍类抗菌剂接枝聚酯构成的聚酯纤维构成,所述的芯层由普通聚酯纤维构成。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5603560b公开了床垫填充用阻燃抗菌聚酯纤维及其制作方法,采用纳米蒙脱土、纳米硅微粉、六(4-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和pet树脂共混改性,制得具有永久阻燃性能的聚酯纤维,后再经处理液浸渍处理,浸渍处理液中是由柑橘精油、薰衣草精油、乙醇与水组成。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026341b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效前处理工艺的铜、钛偶联长效抗菌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首先进行超声醇洗-高温浸碱复合前处理工艺。经过前处理的备用聚酯纤维布置于络合液中再进行浸渍处理,络合液是由cuso4和聚六亚甲基胍。结束取出聚酯纤维布,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干燥最终得到抗菌聚酯织物。

6、以上公开的技术分析可以看出,为了实现聚酯纤维或织物更加高效的抗菌改性,形成了方法包括皮芯复合纺丝与后处理浸渍等方法,其中皮芯复合纺丝方法将含有抗菌组分作为皮层、常规聚酯作为芯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菌组分的利用率,但是皮芯复合纤维目前普遍成形速度较低,纤维强度不高,以热熔粘结应用为主;后处理浸渍的方法虽然可以实现抗菌组分在纤维表面富集,但是聚酯纤维本身化学结构稳定,很难实现改性组分与聚酯纤维表面的强结合。往往通过强碱对聚酯纤维进行刻蚀,纤维表面形成裸露的基团或者微孔,进而提高与改性组分的结合力。但是强碱的刻蚀会导致纤维力学强度显著降低。

7、总体来看,目前市场上的抗菌纤维还存在抗菌性能不一、耐久性以及抗菌持续性较差,抗菌纤维的加工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急需要研制一种以经济可行的方式制备出的具有优良抗菌性能的稳定性抗菌聚酯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制备抗菌聚酯纤维方法得到的抗菌聚酯纤维抗菌耐久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得到的抗菌聚酯纤维具有抗菌性能耐久性好的优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

4、(1)包括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改性剂为原料熔融纺丝得初生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

5、(2)对初生纤维表面施用纤维油剂乳液,得含油纤维;

6、(3)对含油纤维进行热牵伸;

7、(4)对所得纤维用含抗菌性胍盐整理液进行整理得抗菌聚酯纤维;

8、其特征是:

9、所述改性剂包括含聚乙二醇链段的聚酯和含阴离子基团的聚酯;

10、步骤(1)原料中改性剂与pet重量比为0.01~0.30;

11、含聚乙二醇链段的聚酯中,来自聚乙二醇的结构单元─(ch2ch2o)m─与来自乙二醇的结构单元─ch2ch2o─的摩尔比为0.004~0.04;

12、含阴离子基团的聚酯中所述阴离子,来自间苯二甲酸磺化物;

13、含阴离子基团的聚酯中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与间苯二甲酸磺化物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1~9。

14、所述改性剂的使用,提高了纤维的抗菌耐久性能。

15、对初生纤维施用纤维油剂乳液的操作,本领域又简称“上油”。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可以是对所述纤维进行抗菌整理得到抗菌纤维,抗菌纤维还可以按照本领域熟知的方法进一步做成含所述抗菌纤维的面料;或者,也可以将所述纤维先制作成含所述纤维的面料,再对含所述纤维的面料进行所述抗菌整理,也可以得到抗菌聚酯面料。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推知,用对所述纤维进行抗菌整理制造抗菌纤维的实施例可以代表上述步骤(4)对所得纤维或含所述纤维的面料用含抗菌性胍盐整理液进行整理得抗菌产品。仅为同比,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均以对所述纤维进行抗菌整理制造抗菌纤维。

17、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为非限制性举例,原料中改性剂与pet重量比为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优选PET的特性粘度为0.60~0.70dl/g。和/或优选含聚乙二醇链段的聚酯的特性粘度为0.70~0.90dl/g。和/或优选所述间苯二甲酸磺化物选自间苯二甲酸-5-磺酸或间苯二甲酸-5-磺酸碱金属盐,更优选间苯二甲酸-5-磺酸碱金属盐,所述碱金属优选钠或钾。和/或优选含阴离子基团的聚酯的特性粘度为0.50~0.70dl/g,更优选0.55~0.65dl/g。和/或优选步骤(1)熔融纺丝的温度为260~2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以重量计,步骤(2)油剂乳液中有效物含量优选为5~15%;和/或优选地,步骤(2)含油纤维的含油率为0.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牵伸的温度为120~160℃。和/或步骤(3)牵伸的牵伸倍数为3.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所述含抗菌性胍盐整理液以重量计,包括如下组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进行整理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带液纤维I的带液率为40~7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II)烘干的温度优选为80~110℃。和/或优选步骤(II)烘干时间为3~1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III)热定型的温度优选为120~180℃。和/或步骤(III)热定型的时间为1~5分钟。

...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优选pet的特性粘度为0.60~0.70dl/g。和/或优选含聚乙二醇链段的聚酯的特性粘度为0.70~0.90dl/g。和/或优选所述间苯二甲酸磺化物选自间苯二甲酸-5-磺酸或间苯二甲酸-5-磺酸碱金属盐,更优选间苯二甲酸-5-磺酸碱金属盐,所述碱金属优选钠或钾。和/或优选含阴离子基团的聚酯的特性粘度为0.50~0.70dl/g,更优选0.55~0.65dl/g。和/或优选步骤(1)熔融纺丝的温度为260~2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以重量计,步骤(2)油剂乳液中有效物含量优选为5~15%;和/或优选地,步骤(2)含油纤维的含油率为0.5~3%。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升马逸凡董红霞于文秀赵亮东肖辉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君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