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9143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属于轮胎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测试试验胎的滚动阻力;组装对比胎、测试所述对比胎的滚动阻力;通过计算得出所述中心机构的滚动阻力系数R<subgt;C</subgt;;根据所得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对所述试验胎的所述胎面和所述中心机构不断优化,最终得到所述免充气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免充气轮胎设计方面,解决了现有免充气轮胎在设计过程中无法判定免充气轮胎中的胎面还是带有减震组件的中心机构产生的滚动阻力更大,从而进一步改善轮胎的滚动阻力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并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这就要求制造形企业需要进行对产品进行创新,目前生产使用的充气轮胎在轮胎胎面磨损更换后,旧轮胎大多只能废弃,造成大量污染和浪费,为此研发一种免充气轮胎,且免充气轮胎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随着免充气轮胎的不断发展,在免充气轮胎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免充气轮胎的各个性能进行改进,尤其是在滚动阻力性能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是需要不断改进的。

2、然而免充气轮胎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胎面花纹设计外,还要考虑能起到缓冲性能的中心机构的设计,因此免充气轮胎的滚动阻力主要来源于胎面和中心机构。而在进行滚动阻力测试时,由于中心机构内的缓冲件是不断运动的,无法有效测试中心机构与胎面造成的滚动阻力大小。这就造成设计人员在对免充气轮胎的机构进行优化改善时,无法判定免充气轮胎的中心机构与胎面具体哪个造成的滚动阻力更多,从而无法开展下一步的优化改善工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曾想过将免充气轮胎的胎面进行拆卸后,仅保留金属外环与中心机构,然后放置在轮胎滚动阻力测试试验机上进行测试,但发现金属材质外环与中心机构容易损坏测试设备,因而无法进一步单独对中心机构的滚动阻力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解决了现有免充气轮胎在设计过程中无法判定免充气轮胎中的胎面还是带有缓冲件的中心机构产生的滚动阻力更大,从而进一步改善免充气轮胎的滚动阻力等的技术问题,具有不仅可以得到一种减震性能好、滚动阻力低的环保型免充气轮胎,而且还可以在进行轮胎设计时,优化轮胎的设计过程,快速判定免充气轮胎的滚动阻力的主要来源的特点。

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试验胎的滚动阻力:将所述试验胎放置在轮胎滚动阻力测试机上进行测试,测得所述试验胎的滚动阻力f1;其中,所述试验胎包括带有减震组件的的中心机构;组装对比胎、测试所述对比胎的滚动阻力:将所述试验胎的所述中心机构拆除,将支撑架连接于所述金属外环内,形成对比胎;将所述对比胎放置在轮胎滚动阻力测试机上进行测试,测得所述对比胎的滚动阻力f2;通过计算得出所述中心机构的滚动阻力系数为:rc=(f1-f2)/f;其中,f为80%最大负荷;根据所得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对所述试验胎的所述胎面和所述中心机构不断优化,最终得到所述免充气轮胎。

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胎还包括胎面和金属外环,所述胎面沿所述金属外环的圆周方向进行贴合,所述中心机构铰接于所述金属外环内,所述中心机构包括减震组件和连接架。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尺寸与所述连接架的尺寸相同,所述支撑架的材质与所述连接架的材质相同,所述支撑架的重量与所述中心机构的重量相同。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还包括测试所述试验胎前,需将所述试验胎以80km/h速度和80%最大负荷进行预跑,所述预跑时间为5min;测试所述对比胎前,需将所述对比胎以80km/h速度和80%最大负荷进行预跑,所述预跑时间为5min。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胎的所述胎面的滚动阻力与测得所述对比胎的滚动阻力f2相同。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胎的所述胎面的滚动阻力占所述试验胎的滚动阻力f1的比例小于20%。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数量不少于3个。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铰链杆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铰链杆上。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链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叶片上,所述铰链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金属外环的内部。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螺纹连接于所述金属外环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得到一种减震性能好、滚动阻力低的环保型免充气轮胎,而且还可以在进行轮胎设计时,优化轮胎的设计过程,快速判定免充气轮胎的滚动阻力的主要来源,本专利技术的免充气轮胎中滚动阻力的主要来源一部分在于减震组件和连接架之间的相对运动,另一部分在于胎面本身,而根据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进行有效区分,从而在设计免充气轮胎时,无法确定改进方向,当拆除胎面,仅保留金属外环与中心机构,单独测试免充气轮胎中的中心机构滚动阻力时,发现这种金属外环与中心机构容易压坏测试设备的转鼓部件,降低了测试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刚性的支撑架替代中心机构进行胎面的滚动阻力测试,从而得到中心机构的滚动阻力,这种设计方法不仅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能更有效的判定滚动阻力的主要来源,从而得到设计方向并进行改进以及能提高测试设备的使用寿命。

15、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试验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对比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胎还包括胎面和金属外环,所述胎面沿所述金属外环的圆周方向进行贴合,所述中心机构铰接于所述金属外环内,所述中心机构包括减震组件和连接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尺寸与所述连接架的尺寸相同,所述支撑架的材质与所述连接架的材质相同,所述支撑架的重量与所述中心机构的重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胎的所述胎面的滚动阻力与测得所述对比胎的滚动阻力F2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胎的所述胎面的滚动阻力占所述试验胎的滚动阻力F1的比例小于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数量不少于3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铰链杆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铰链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叶片上,所述铰链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金属外环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螺纹连接于所述金属外环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胎还包括胎面和金属外环,所述胎面沿所述金属外环的圆周方向进行贴合,所述中心机构铰接于所述金属外环内,所述中心机构包括减震组件和连接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尺寸与所述连接架的尺寸相同,所述支撑架的材质与所述连接架的材质相同,所述支撑架的重量与所述中心机构的重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胎的所述胎面的滚动阻力与测得所述对比胎的滚动阻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永森苏明刘俊杰邓玲王君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琅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