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虚拟同步机的改进阻尼控制策略制造技术_技高网

虚拟同步机的改进阻尼控制策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011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虚拟同步机的改进阻尼控制策略,包括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环节、基于改进阻尼的有功控制环节和虚拟阻抗解耦控制环节。虚拟同步机控制电路基于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环节,建立输出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采用基于改进阻尼的有功控制环节,虚拟同步机获得了惯性和阻尼特性,建立了输出相角和有功功率控制,同时增强了虚拟同步机的动态性能,有效优化了虚拟同步机受扰动时的动态振荡问题,通过虚拟阻抗解耦控制环节,解耦虚拟同步机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决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振荡时相互影响问题,进一步优化虚拟同步机动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发电领域,特别是一种虚拟同步机的改进阻尼控制策略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并网控制通常是采用电力电子设备进行,而随着国家政策,以及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造成微电网较大地出现惯量和阻尼缺失。基于同步机转子运动方程的转子惯性和阻尼特性,研究发展了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下垂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同步机转子特性,获得了虚拟惯性和阻尼,提高了新能源并网的惯量水平和稳定性。

2、但vsg控制同时也引入了同步机的功率振荡问题,使得系统在设定有功功率值变化或者电网侧频率波动下,vsg动态响应会发生振荡。且在vsg的输出有功功率与输出无功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作用,这个耦合作用在vsg输出有功功率或者输出无功功率变化时,会使得vsg动态响应发生振荡。因此,发现vsg的动态性能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基于此提出虚拟同步机的改进阻尼控制策略,实现vsg动态性能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2、1)测量虚拟同步机主电路的并网电压uabc和并网电流iabc,经功率计算得到输出有功功率pe和输出无功功率qe;

3、2)在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环节中,将设定无功功率值qref减去输出无功功率值qe后乘以无功功率下垂系数kq,得到的结果与额定电压值e0相加得到输出电动势e;

4、3)在基于改进阻尼的有功控制环节中,将输出有功功率值pe乘以改进阻尼系数χ1得到补偿有功功率值ph,改进阻尼系数χ1的表达式为:

5、

6、式中,k1为比例系数,k2为微分系数;

7、输出有功功率值pe与比例系数k1相乘后加上输出有功功率值pe,两者之和减去补偿有功功率值ph得到改进控制功率值pm;设定有功功率值pref减去改进控制功率值pm除以额定角频率ω0的商得到有功功率差值δp,有功功率差值δp减去角频率差值δω与相加项λ的乘积后,得到的结果通过一个系数为1/jp的积分环节,得到角频率差值δω,其中jp是惯量系数,相加项λ的表达式为:

8、λ=dp+kfω0

9、式中,dp是阻尼系数,kf是一次调频系数;

10、角频率差值δω经过一个系数为微分系数k2的微分环节得到补偿角频率值ωh,补偿角频率值ωh与额定角频率ω0、角频率差值δω三者相加得到输出角频率值ω,输出角频率值ω经过一个积分环节得到输出相位值θ;

11、4)在虚拟阻抗解耦控制环节中,将输出相位值θ与并网电流iabc进行dq坐标轴变换得到d轴电流id和q轴电流iq后,d轴电流id乘以耦合项ωlv后,再减去d轴电流id和虚拟电阻rv的乘积,得到的结果和输出电动势e相加得到d轴电压udref,耦合项中,lv是虚拟电感;q轴电流iq乘以耦合项ωlv后,再与q轴电流iq和虚拟电阻rv的乘积相加,得到的结果取负,即得到q轴电压uqref;

12、5)通过将d轴电压udref、q轴电压uqref以及输出相位值θ送入电压电流双闭环,经svpwm得到控制信号,驱动主电路并网运行,实现虚拟同步机动态性能优化。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原理和优点如下:

1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虚拟同步机的改进阻尼控制策略,包括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环节、基于改进阻尼的有功控制环节和虚拟阻抗解耦控制环节。虚拟同步机控制电路基于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环节,建立输出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采用基于改进阻尼的有功控制环节,虚拟同步机获得了惯性和阻尼特性,建立了输出相角和有功功率控制,同时增强了虚拟同步机的动态性能,有效优化了虚拟同步机受扰动时的动态振荡问题,通过虚拟阻抗解耦控制环节,解耦虚拟同步机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决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振荡时相互影响问题,进一步优化虚拟同步机动态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虚拟同步机的改进阻尼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同步机的改进阻尼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比例系数k1的取值范围为0<k1<3,微分系数k2的取值范围为0<k2<0.1。

【技术特征摘要】

1.虚拟同步机的改进阻尼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同步机的改进阻尼控制策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苓卓庆东刘文迪文旭涛罗栋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