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板结构及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899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1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触摸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模组的触摸板结构及电子产品,该结构包括电路板、框架组件和支架;框架组件包括前端框架和后端框架,前端框架和后端框架分别与电路板贴合连接,并且前端框架覆盖电路板的按压区,后端框架覆盖电路板按压区以外的区域;前端框架为金属前端框架,后端框架为塑料后端框架,并且前端框架的厚度小于后端框架的厚度;支架与前端框架叠加设置,并与触摸板结构的所连结构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触摸面板的框架采用金属前端框架和塑料后端框架相结合的方式,框架具有金属框架和塑料框架的优势,尤其适用于超薄本的应用场景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触摸板,尤其涉及一种非模组的触摸板结构及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1、笔记本电脑向轻薄化趋势发展,其中,笔记本电脑既要做的更薄,也不能增加过多的成本,同时还要保证基本的用户体验。触控面板作为与用户深度交互的输入设备,其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到成本、用户体验。

2、目前,超薄笔记本的非模组触控面板一般采用高强度301不锈钢作为框架,弹片和锁耳通过镭射或铆接的工艺固定,由于301不锈钢强度远高于塑胶,所以0.5mm厚度的框架就可以满足18mm以下的超薄笔记本的z向堆叠需求,但是,301不锈钢材料成本以及镭射工艺的加工费用高,并且不锈钢弹片的尺寸稳定性差,模具成型静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反弹的情况,不同批次不锈钢弹片成型后高度差异大,导致触控面板存在空行程,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摸板结构及电子产品。

2、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板结构,包括电路板、框架组件和支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前端框架和后端框架,所述前端框架和所述后端框架分别与所述电路板贴合连接,并且所述前端框架覆盖所述电路板的按压区,所述后端框架覆盖所述电路板按压区以外的区域;所述前端框架为金属前端框架,所述后端框架为塑料后端框架,并且所述前端框架的厚度小于所述后端框架的厚度;所述支架与所述前端框架叠加设置,并与所述触摸板结构的所连结构连接。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框架朝向所述前端框架的一端设有按压弹臂,所述按压弹臂设于所述后端框架朝向所述前端框架的一端的中部;所述按压弹臂的端部设有按压结构,所述前端框架设有通孔,所述按压结构、通孔及所述电路板上的开关叠加设置。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结构朝向所述开关的一侧或所述开关上设有干涉凸起;所述按压结构通过所述干涉凸起与预压所述开关。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框架朝向所述前端框架的一端还设有复位弹臂,所述按压弹臂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复位弹臂;所述复位弹臂的端部位于所述前端框架和所述支架之间,并与所述支架抵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框架远离所述按压弹臂和所述复位弹臂的一端设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设有锁耳;和/或所述后端框架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电池的支撑台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弹臂和所述复位弹臂与所述后端框架为一体结构。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框架上位于所述通孔两侧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加强筋和/或所述支架的边缘设有补强翻边。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框架和所述支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复位弹臂相对设置的弹臂区域;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弹臂区域以外的区域。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前端框架为不锈钢前端框架,所述塑料后端框架为塑胶后端框架;所述金属前端框架的厚度为0.3毫米至0.7毫米,所述塑料后端框架的厚度为1.3毫米至1.7毫米。

11、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触摸板结构。

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摸板结构及电子产品,触摸面板中,后端z向空间堆叠有空余的部分,其框架采用塑料后端框架,前端空间不足的部分,其采用金属前端框架;相较于全金属框架,取消了铆接、镭射工艺,并且不锈钢面积缩减有效节省了材料成本,同时,框架的尺寸更加稳定,避免因应力而产生变形。本技术技术方案,触摸面板的框架采用金属前端框架和塑料后端框架相结合的方式,框架具有金属框架和塑料框架的优势,尤其适用于超薄本的应用场景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框架组件(2)和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框架(22)朝向所述前端框架(21)的一端设有按压弹臂(221),所述按压弹臂(221)设于所述后端框架(22)朝向所述前端框架(21)的一端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结构(222)朝向所述开关(11)的一侧或所述开关(11)上设有干涉凸起(22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框架(22)朝向所述前端框架(21)的一端还设有复位弹臂(223),所述按压弹臂(221)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复位弹臂(2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框架(22)远离所述按压弹臂(221)和所述复位弹臂(223)的一端设有立板(224),所述立板(224)上设有锁耳(225);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弹臂(221)和所述复位弹臂(223)与所述后端框架(22)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21)上位于所述通孔(211)两侧设有第一加强筋(2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21)和所述支架(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复位弹臂(223)相对设置的弹臂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前端框架为不锈钢前端框架,所述塑料后端框架为塑胶后端框架;

10.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框架组件(2)和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框架(22)朝向所述前端框架(21)的一端设有按压弹臂(221),所述按压弹臂(221)设于所述后端框架(22)朝向所述前端框架(21)的一端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结构(222)朝向所述开关(11)的一侧或所述开关(11)上设有干涉凸起(22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框架(22)朝向所述前端框架(21)的一端还设有复位弹臂(223),所述按压弹臂(221)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复位弹臂(2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框架(22)远离所述按压弹臂(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强许传松张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