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桑菊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桑菊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8663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桑菊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采收的新鲜桑叶摊放后,于260‑280℃下杀青13‑18min,随后取出冷却,待桑叶冷却至室温后揉捻140‑160min,然后烘干至桑叶含水量为5‑7%,经密封陈化后,制得桑叶半成品;将采收的新鲜菊花分级摊放至含水量为68‑72%,然后经初烘‑摊晾‑复烘‑摊晾‑足火‑摊晾后,即得菊花半成品;将桑叶半成品和菊花半成品混合‑包装,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桑菊茶香味更浓而持久,口感更加甜醇,且汤色金黄明亮,更加符合大众特别是现在年轻消费者口味及视觉观感,能提高消费者的饮用欲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桑菊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中药用药的历史悠久,在我国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临床上中药的使用常常由两味及其以上药物配伍组成,其中,最习惯用的两味药物或多味药物组合成药对,也叫做“姐妹药”。药对作为临床上相对较固定的两味药物或数味药物的配伍组合,是复方中最小的组成单元,是组成处方君药,是处方其主要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目前,常见的药对有麻黄和桂枝、桑叶和菊花、连翘和金银花等,根据2012年公示药食两用物质目录中,既是食品又是药材的药对就有排列53位的桑叶和排列64位菊花。桑叶和菊花作为药对最早出至于《温病条辨》,桑叶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和咳嗽胸闷;菊花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和疮痈肿毒。在现今快节奏的工作学习中,人们或多或少表现出“亚健康”的身体状态,保健食品、保健饮料和保健茶等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食用产品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桑菊茶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桑菊茶加工品质低、产品风味差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采收的新鲜桑叶以1-2cm的厚度摊放,然后于260-280℃下杀青13-18min,随后取出冷却,待桑叶冷却至室温后揉捻140-160min,然后烘干至桑叶含水量为5-7%,经密封陈化后,制得桑叶半成品;

4、s2:将采收的新鲜菊花分级摊放至含水量为68-72%,然后经初烘-摊晾-复烘-摊晾-足火-摊晾后,即得菊花半成品;初烘和复烘的温度为40-50℃,初烘和复烘的时间为170-200min;足火温度为65-70℃,足火时间为90-100min,摊晾时间为90-100min;

5、s3:将桑叶半成品和菊花半成品以5-7:3-5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桑菊茶。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步骤s1和s2中的摊放温度为33-37℃,摊放时间为10-15h。

8、进一步,步骤s1中的杀青温度为270℃,杀青时间为15min。

9、进一步,步骤s1中的烘干具体为:采用炒茶锅烘干桑叶,炒茶锅的温度在1min内从110℃升至120℃,烘干至桑叶含水量为10%,然后将炒茶锅的温度在1min内降至100℃,烘干至桑叶含水量为5-7%。

10、进一步,步骤s1中密封陈化的温度为15-18℃,密封陈化时间为20-25天。

11、进一步,步骤s2中菊花的采摘标准为花心散开80-90%时采摘。

12、进一步,步骤s2中的摊放和初烘之间还包括对菊花进行净花处理。

13、进一步,净化处理为对菊花表面附着的杂质、小虫和掉落的花瓣进行清理。

14、进一步,步骤s2中的初烘温度为45℃,复烘温度为50℃,初烘和复烘的时间为180min;足火温度为65℃,足火时间为90min,摊晾时间为95min。

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制得的桑菊茶。

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制备过程中可有效地去除桑叶芽尖中有机酸的苦味和涩味,制得的桑菊茶经冲泡后具有口味甘醇、清香怡人的特点,桑叶和菊花中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成分,可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达到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制得的桑菊茶泡水饮用对人体具有养生保健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S2中的摊放温度为33-37℃,摊放时间为10-1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杀青温度为270℃,杀青时间为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烘干具体为:采用炒茶锅烘干桑叶,炒茶锅的温度在1min内从110℃升至120℃,烘干至桑叶含水量为10%,然后将炒茶锅的温度在1min内降至100℃,烘干至桑叶含水量为5-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密封陈化的温度为15-18℃,密封陈化时间为20-25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菊花的采摘标准为花心散开80-90%时采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摊放和初烘之间还包括对菊花进行净花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花处理为对菊花表面附着的杂质、小虫和掉落的花瓣进行清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初烘温度为45℃,复烘温度为50℃,初烘和复烘的时间为180min;足火温度为65℃,足火时间为90min,摊晾时间为95min。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制得的桑菊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s2中的摊放温度为33-37℃,摊放时间为10-1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杀青温度为270℃,杀青时间为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烘干具体为:采用炒茶锅烘干桑叶,炒茶锅的温度在1min内从110℃升至120℃,烘干至桑叶含水量为10%,然后将炒茶锅的温度在1min内降至100℃,烘干至桑叶含水量为5-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菊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密封陈化的温度为15-18℃,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代余汪青筑张士齐刘洪明杨留勇翟晓岚黄冬江叶远东覃连
申请(专利权)人: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毕节农业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