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866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它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台板上设有焊接机构和切料机构,焊接机构包括牵引组件和焊接组件,焊接组件包括焊头连接座、用于驱动焊头连接座升降的第一升降结构以及用于对软塑线圈进行定位和焊接的承载台,牵引组件用于将装订条拉动至与基板贴合并使装订条保持在承载台的焊接位置;切料机构包括用于切除余料部分的上切刀、用于驱动上切刀升降的第二升降结构,上切刀具有上刀刃,上切刀竖直设置在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方,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棱边形成有下刀刃,上刀刃朝下设置且与下刀刃形成双刃剪切。本技术将焊接步骤和切割步骤集合在同个小型加工装置上且该小型加工装置对场地和人力的要求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文具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


技术介绍

1、采用软塑线圈装订本册不易变形,而且这类本册在翻页时不会发生纸页错位的现象,同时便于多个完成装订的本册堆叠。这些优点使得软塑线圈本册备受欢迎。其中软塑线圈包括基板、连接在基板上的多个装订条组成,其中装订条的活动端设有便于拉动装订条与基板形成闭合的卡头,软塑线圈的装订条分别穿过本册的装订孔时,即完成预装。

2、目前对本册进行装订的依次分为三步:1、通过本册的装订孔先将装订条预装在本册上,2、将装订条拉动直至与基板形成闭合再将装订条穿出活页本册的一端焊接在基板上,3、将焊接后的基板和装订条进行裁切整齐。在第2步中,将装订条穿过本册的部分按压在基板上进行焊接,完成焊接后,装订条与基板形成焊接部分,然后通过第3步的加工将焊接部分外侧的余料部分切割掉,使得加工完成的软塑线圈外侧的边缘处平整。

3、现有技术中,完成上述步骤通过大型设备的流水线加工或多个小型装置分步加工,其中大型设备能够实现装订的自动化,但是售价高昂且对生产场地要求高,另外每个环节的误差累积后,有可能出现装订错误,普通的装订工厂无力负担这类大型设备。通过多个小型装置分步进行加工,需要人力参与较多,例如:每个装置在完成对应的加工步骤时都需要人力的参与、上个装置加工完成的本册需要人力搬运到下个装置进行后续加工、将完成装订的本册运离进行裁切步骤的装置等,频繁地使用人力会导致成产成本剧增。

4、针对上述问题,设想提出能够将焊接步骤和切割步骤集合在同个小型加工装置上且该小型加工装置对场地和人力的要求低,同时能够避免出现装订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通过合理排布焊接机构和切料机构,将焊接步骤和切割步骤集合在同个装置上,该装订装置的占地面积与实现单个加工步骤的小型装置的占地面积基本相同,且达到了提升装订效率和减少了人力参与的目的。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台板上设有:

4、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包括牵引组件和焊接组件,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焊头连接座、用于驱动焊头连接座升降的第一升降结构以及用于对软塑线圈进行定位和焊接的承载台,所述牵引组件用于将装订条拉动至与基板贴合并使装订条保持在承载台的焊接位置;

5、切料机构,所述切料机构包括用于切除余料部分的上切刀、用于驱动上切刀升降的第二升降结构,所述上切刀具有上刀刃,所述上切刀竖直设置在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方,所述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棱边形成有下刀刃,所述上刀刃朝下设置且与所述下刀刃形成双刃剪切。

6、在本方案中,首先通过人力将预装有软塑线圈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上,接着通过牵引组件将放置好的软塑线圈的装订条拉动至待焊接位置,然后焊接组件将装订条焊接在基板上,使得装订条与基板形成焊接部分,最后通过切料机构将焊接部分外侧的余料部分切割掉。上述过程中,实现了对焊接机构和切料机构的集合,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力参与的部分仅有将预装有软塑线圈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上,提升了本册装订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需要说明是,承载台后端面与上切刀的前刀面之间具有剪切间隙,当上切刀工作时,上刀刃与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棱边形成双刃剪切,提升了软塑线圈切口的平整度和裁切效率,通过设置承载台,实现在左右方向对软塑线圈进行限位,避免软塑线圈在牵引过程中出现左右歪斜的情况,此外,承载台还为焊接组件提供了焊接位置。

7、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台包括相连的水平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后方,所述水平部的底面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凸起部顶面的前侧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凸起部的前端面相连通,所述多个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均与装订条相适配,所述凸起部顶面的后侧与所述焊头连接座相对应,所述凸起部后端面的上棱边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相对应。为了便于软塑线圈的预装和闭合,装订条在生产时由模具注塑为“c”形,实际工作时,工作人员将预装有软塑线圈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上,此时,软塑线圈的基板搭在凸起部的顶面,位于本册下方且靠近水平部的部分装订条卡入第一限位槽,位于本册下方且靠近凸起部的部分装订条卡入第二限位槽中,位于本册上方的部分装订条从前至后斜向上延伸,凸起部顶面的后侧具有水平台面,水平台面与焊接位置相对应,凸起部后端面的上棱边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相对应,当上切刀进行切割时,凸起部后端面的上棱边与上切刀的刀刃形成双刃剪切。需要说明的是,将预装有线圈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是焊接步骤和切割步骤中唯一需要人力参与的部分,通过设置水平部和凸起部,便于工作人员将基板搭在凸起部上;通过在水平部和凸起部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便于对装订条进行限位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软塑线圈的快速准确定位,实际工作时,工作人员仅需将部分软塑线圈对准限位槽,然后将本册推向凸起部,即可完成上料,大幅提升了对焊接组件的上料效率。

8、作为优选,所述焊头连接座的底面设有一个或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超声波焊接头,所述超声波焊接头配置为将装订条焊接在基板上。超声波焊接适用于对塑料进行焊接,能够保障软塑线圈焊接部分的强度高,不易开裂。另外,超声波焊接的噪音较小,对工作人员的听力不会造成损坏,也有利于工作人员长时间工作。

9、作为优选,所述装订装置还包括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位于承载台前方,所述压料组件用于将本册压紧在所述水平部上,所述压料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压杆、用于驱动压杆升降的第三升降结构,所述压杆位于所述水平部的上方。实际工作时,当预装有软塑线圈的本册在承载台上放置到位后,第三升降结构驱动压杆下降直至将本册压紧,避免本册在后续加工中出现的活页散乱导致的装订歪斜的情况,提升了本册装订的整齐度。

10、作为优选,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板和用于驱动牵引板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沿水平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牵引板水平设置,所述牵引板前端面上设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沿牵引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挂齿,相邻两个所述挂齿之间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与装订条一一对应,所述牵引板在拉动装订条时,所述装订条的卡头卡紧在对应的所述卡槽的底部。多个卡槽与装订条的卡头一一对应,牵引板的初始位置位于装订条外侧的上方。实际工作时,第一驱动结构驱动牵引板前移越过装订条的卡头,接着驱动牵引板下降压住装订条,然后驱动牵引板向后移动,直至卡头卡入对应的卡槽中,然后第一驱动结构继续驱动牵引板向后移动,直至将装订条拉动至焊接位置的正上方,接着驱动牵引板下降,直至将装订条压紧在基板上,避免后续焊接过程中出现虚焊的现象,同时提升了焊接部分的平整度,降低切割难度且保障切口平整 需要说明的是,牵引板上的卡齿类似钉耙,装订条仅卡在相邻两个挂齿之间,在切割之后,余料部分不易卡在牵引组件上,避免裁切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台板上设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包括相连的水平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后方,所述水平部的底面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凸起部顶面的前侧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凸起部的前端面相连通,所述多个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均与装订条相适配,所述凸起部顶面的后侧与所述焊头连接座相对应,所述凸起部后端面的上棱边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头连接座的底面设有一个或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超声波焊接头,所述超声波焊接头配置为将装订条焊接在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装置还包括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位于承载台前方,所述压料组件用于将本册压紧在所述水平部上,所述压料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压杆、用于驱动压杆升降的第三升降结构,所述压杆位于所述水平部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板和用于驱动牵引板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沿水平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牵引板水平设置,所述牵引板前端面上设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沿牵引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挂齿,相邻两个所述挂齿之间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与装订条一一对应,所述牵引板在拉动装订条时,所述装订条的卡头卡紧在对应的所述卡槽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槽底方向逐渐收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板具有第一牵引高度和第二牵引高度,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用于将牵引板限制在第一牵引高度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用于将牵引板限制在第二牵引高度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上的限位气缸,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上的限位螺杆,所述限位气缸和限位螺杆均设置在所述牵引板的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为单斜面刀刃,所述刀刃从后朝前向下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装置还包括出书机构,所述出书机构包括用于将完成加工的本册移出台板的负压吸盘、与所述负压吸盘相连的负压泵以及用于驱动牵引板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沿左右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上沿左右方向设有余料排口,所述余料排口位于所述承载台后端面的正下方,所述余料排口下方还设有排料板,所述排料板连接在台板底面且朝下倾斜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台板上设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包括相连的水平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后方,所述水平部的底面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凸起部顶面的前侧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凸起部的前端面相连通,所述多个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均与装订条相适配,所述凸起部顶面的后侧与所述焊头连接座相对应,所述凸起部后端面的上棱边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头连接座的底面设有一个或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超声波焊接头,所述超声波焊接头配置为将装订条焊接在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装置还包括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位于承载台前方,所述压料组件用于将本册压紧在所述水平部上,所述压料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压杆、用于驱动压杆升降的第三升降结构,所述压杆位于所述水平部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板和用于驱动牵引板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沿水平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牵引板水平设置,所述牵引板前端面上设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锦兴智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