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8590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节温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安装的上壳体、环形壳体和下盖体,其中,上壳体上设有排液管一,环形壳体上设有进液管,下盖体上设有排液管二,上壳体、环形壳体和下盖体形成的通道内配合安装有节温器本体,节温器本体包括立架、推杆、上阀门、伸缩组件和下阀门,立架上配合安装有推杆,推杆上配合安装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上阀门和下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外管体运动时,实现铰接座推动与之连接的连杆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推动导流板靠近进液管的一侧向上转动,通过进液管进入的冷却液便于沿导流板形成的斜面向下流动,便于实现导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节温器,具体为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


技术介绍

1、节温器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统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节温器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否则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2、目前常用的节温器为蜡式节温器,当冷却液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内的石蜡呈固态,节温器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通道,冷却液经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发动机内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时,石蜡开始熔化逐渐变为液体,体积随着增大,并且依据液体不可压缩的特性,从而推动反推杆用于提供节温器感温体的反向作用力,最终带动主阀门开启,这时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节温器阀,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

3、由于感温体内的石蜡受热过程是从外往里热传导的,因此,外层石蜡往往先于内层石蜡熔化,而反推杆则是与内层石蜡黏结,因此只有当内层石蜡完全熔化时反推杆才能工作,而这一过程就造成应时间的延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一(112),所述环形壳体(12)的连个连接端分别设有内螺纹一(122)和内螺纹二(123),所述下盖体(13)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二(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13)的底部设有圆孔(132),所述节温器本体(2)的底端穿过圆孔(132)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21)的主体为环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一(112),所述环形壳体(12)的连个连接端分别设有内螺纹一(122)和内螺纹二(123),所述下盖体(13)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二(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13)的底部设有圆孔(132),所述节温器本体(2)的底端穿过圆孔(132)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21)的主体为环座(211),所述环座(211)的外侧套接有外密封圈(215),所述外密封圈(215)与上壳体(11)的下端口紧密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23)包括螺母(231)和压缩弹簧二(232),所述推杆(22)的顶端竖直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套接有压缩弹簧二(232),螺纹杆的顶端穿过上支架(213)的光孔与螺母(231)配合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7)包括内管体(271)、密封套(272)、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万伟夏宸轩夏诗琦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万泰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