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红或红乌杂交天麻制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84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乌红或红乌杂交天麻制种及工厂化袋栽白、米麻技术,首先测定天麻萌动的生物学起点温度,阶段性生物学积温,世代发育总积温,建立调控天麻花期相遇的微分方程,利用温控技术或立体海拔气候差异,调控乌,红天麻花期相遇,培育出杂交天麻种子;将枝条蜜环菌种、萌发菌种、培养基、杂交天麻种子同时接种到栽培袋,在人工气候室经6-7个月培养出白麻和米麻。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无病虫害、工艺完善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麻制种技术,国际专利分类号A01G7/00,A01G31/00。我国对天麻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杂交育种的研究,分别始于50年代末,60上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天麻生产三十多年来一直沿用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多代后,种性退化、产量、质量、抗逆性均下降。特别是对营养基质--菌材的利用率降低。70年代,周铉、徐锦堂研究获突破,实现了天麻有性繁殖,而获国家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奖。天麻有性繁殖能明显提高种麻活力,使种性复壮,因而能提高天麻栽培的产量。但有性繁殖因遗传基因所限而制约了新品种的创新。根据杂交育种优势理论,杂交麻种的活力、质量、产量将更强。90年代初,我国在天麻杂交育种科研中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基础研究尚属“空白”,许多技术难题还需攻关。用杂交天麻种子栽培出的商品麻,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但在自然界里乌天麻开花在6月底至7月上旬,种子成熟在7月中、下旬,种子播种后,在自然土壤中只有2-3个月的适温生长期,到11月份温度下降进入休眠期,当年只能形成米麻或原球茎。且这种繁殖方法避免不了病虫侵染,灾害性天气(过干或过湿)的影响。目前,快速有效地进行天麻有性种子繁殖的成熟技术,首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1990年1月17日公开的“紫萁小菇与天麻种子萌发培养技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乌红或红乌杂交天麻制种及工厂化袋栽白、米麻技术,其特征在于:测定天麻萌动的生物学起点温度,阶段性生物学积温,世代发育总积温,建立调控天麻花期相遇的微分方程,利用光电温控技术或立体海拔气候差异,调控乌、红天麻花期相遇,改进天麻授粉杂交方法,培育杂交种子;用枝条蜜环菌种、萌发菌种、培养基、杂交天麻种子同时接种到栽培袋,在人工气候室,经6-7个月培养出达到移栽标准、无病虫害的白麻和米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峡科技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