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连续制备系统及连续制备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连续制备系统及连续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829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连续制备系统及连续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续制备系统可以以α‑乙酰基‑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在控制单元控制下,依次经过第一氯代反应单元、开环反应单元、关环反应单元和第二氯代反应单元,连续生产2‑氯‑1‑(1‑氯环丙基)乙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续制备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自动化控制,相较于传统间歇制备工艺简化了单元操作,四步连投,节省人工和生产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反应总收率;还可以使得工艺条件得到准确控制,提高了反应收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了制备工艺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连续制备系统及连续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2-氯-1-(1-氯环丙基)乙酮,分子式c5h6cl2o,cas:120983-72-4,分子量153.01,为淡黄色透明液体。2-氯-1-(1-氯环丙基)乙酮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是合成丙硫菌唑的重要中间体之一。2-氯-1-(1-氯环丙基)乙酮是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谷类、麦类和豆类等作物的病害。其生物、生态毒性良好,毒性低,无致畸、致突变型,对胚胎无毒性,对人体和环境安全。

2、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合成路线多以α-乙酰基-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经氯代反应、开环反应、关环反应、氯代反应4步合成终产品。

3、

4、然而,一方面,现有生产工艺多采用间歇操作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氯代反应放热量大,传统的间歇生产工艺换热效率低,轻则控温不精确产生大量的杂质,重则出现飞温喷料事故;且需要使用危化品磺酰氯,其易于分解,需低温储存,间歇工艺生产难度大,工艺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连续制备系统及连续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间歇制备工艺生产难度大、生产效率低、工艺风险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连续制备系统,按照物料流动顺序,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氯代反应单元、开环反应单元、关环反应单元和第二氯代反应单元,还包括控制单元;其中,第一氯代反应单元包括第一连续加料模块和第一连续反应模块;第一连续加料模块包括α-乙酰基-γ-丁内酯连续加料模块和第一磺酰氯连续加料模块,其出口均与第一连续反应模块的进料管路连接;开环反应单元包括第二连续加料模块和第二连续反应模块;第二连续加料模块包括α-乙酰-α-氯-γ-丁内酯连续加料模块和浓盐酸连续加料模块,其出口均与第二连续反应模块的进料管路连接,且α-乙酰-α-氯-γ-丁内酯连续加料模块的进口与第一连续反应模块的出口连接。

3、关环反应单元包括第三连续加料模块和第三连续反应模块;第三连续加料模块包括3,5-二氯-2-戊酮连续加料模块、氢氧化钠连续加料模块和四丁基溴化铵连续加料模块,其出口均与第三连续反应模块的进料管路连接,且3,5-二氯-2-戊酮连续加料模块的进口与第二连续反应模块的出口连接;第二氯代反应单元包括第四连续加料模块和第四连续反应模块;第四连续加料模块包括1-乙酰基-1-氯环丙烷连续加料模块、第二磺酰氯连续加料模块和甲醇连续加料模块,其出口均与第四连续反应模块的进料管路连接,且1-乙酰基-1-氯环丙烷连续加料模块的进口与第三连续反应模块的出口连接;第四连续反应模块的出口排放2-氯-1-(1-氯环丙基)乙酮;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氯代反应单元、开环反应单元、关环反应单元和第二氯代反应单元电连接,用于控制进料流量和各单元反应温度。

4、进一步地,第一氯代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一混合模块,第一混合模块设置于第一连续反应模块的进料管路上。

5、进一步地,开环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二混合模块,第二混合模块设置于第二连续反应模块的进料管路上。

6、进一步地,开环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一连续后处理模块,其设置于第二连续反应模块与3,5-二氯-2-戊酮连续加料模块中间。

7、进一步地,按照物料流动顺序,第一连续后处理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萃取装置、第一分液装置和第一浓缩装置。

8、进一步地,开环反应单元还包括用于供应氮气的氮气保护模块,氮气保护模块与第二连续反应模块连接。

9、进一步地,关环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二连续后处理模块,其设置于第三连续反应模块与1-乙酰基-1-氯环丙烷连续加料模块中间。

10、进一步地,按照物料流动顺序,第二连续后处理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ph调节装置、第二萃取装置和第二分液装置。

11、进一步地,第二氯代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三连续后处理模块,其进口与第四连续反应模块的出口连接,其出口排放2-氯-1-(1-氯环丙基)乙酮。

12、进一步地,按照物料流动顺序,第三连续后处理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水洗装置、碱洗装置、盐洗装置、第二浓缩装置和精馏装置。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连续制备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制备系统进行制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α-乙酰基-γ-丁内酯与第一部分磺酰氯混合,进行第一氯代反应,得到α-乙酰-α-氯-γ-丁内酯;步骤s2,将α-乙酰-α-氯-γ-丁内酯与浓盐酸混合,进行开环反应,得到3,5-二氯-2-戊酮;步骤s3,将3,5-二氯-2-戊酮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四丁基溴化铵混合,进行关环反应,得到1-乙酰基-1-氯环丙烷;步骤s4,将1-乙酰基-1-氯环丙烷与甲醇、第二部分磺酰氯混合,进行第二氯代反应,得到2-氯-1-(1-氯环丙基)乙酮。

14、进一步地,步骤s1中,α-乙酰基-γ-丁内酯的进料流量为0.9~1.1kg/h,第一部分磺酰氯的进料流量为0.91~1.21kg/h;和/或第一氯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30℃,停留时间为5~30min。

15、进一步地,步骤s2中,α-乙酰-α-氯-γ-丁内酯与浓盐酸的质量比为1:(1.5~2.0);和/或开环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0~100℃,停留时间为1~4h;和/或开环反应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和/或步骤s2还包括将制备得到的3,5-二氯-2-戊酮进行第一后处理的步骤,第一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萃取、第一分液和第一浓缩。

16、进一步地,步骤s3中,3,5-二氯-2-戊酮、氢氧化钠溶液与四丁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1~2):(0.01~0.22);和/或关环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0~100℃,停留时间为5~20min;和/或步骤s3还包括将制备得到的1-乙酰基-1-氯环丙烷进行第二后处理的步骤,第二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ph调节、第二萃取和第二分液。

17、进一步地,步骤s4中,1-乙酰基-1-氯环丙烷、第二部分磺酰氯与甲醇的质量比为1:(3~4):(0.3~0.5);和/或第二氯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25℃,停留时间30~120min;和/或步骤s4还包括将制备得到的2-氯-1-(1-氯环丙基)乙酮进行第三后处理的步骤,第三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水洗、碱洗、盐洗、第二浓缩和精馏。

18、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以α-乙酰基-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连续生产2-氯-1-(1-氯环丙基)乙酮,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相较于传统间歇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制备系统简化了单元操作,四步连投,节省人工和生产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反应总收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制备系统可以使得工艺条件得到准确控制,提高了反应收率和生产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连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物料流动顺序,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氯代反应单元(1)、开环反应单元(2)、关环反应单元(3)和第二氯代反应单元(4),还包括控制单元(5);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氯代反应单元(1)还包括第一混合模块(13),所述第一混合模块(1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续反应模块(12)的所述进料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环反应单元(2)还包括第二混合模块(23),所述第二混合模块(23)设置于所述第二连续反应模块(22)的所述进料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环反应单元(3)还包括第二连续后处理模块(33),其设置于所述第三连续反应模块(32)与所述1-乙酰基-1-氯环丙烷连续加料模块(411)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氯代反应单元(4)还包括第三连续后处理模块(43),其进口与所述第四连续反应模块(42)的出口连接,其出口排放所述2-氯-1-(1-氯环丙基)乙酮;

6.一种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制备系统进行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α-乙酰基-γ-丁内酯的进料流量为0.9~1.1kg/h,所述第一部分磺酰氯的进料流量为0.91~1.21kg/h;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α-乙酰-α-氯-γ-丁内酯与所述浓盐酸的质量比为1:(1.5~2.0);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3,5-二氯-2-戊酮、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与所述四丁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1~2):(0.01~0.22);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1-乙酰基-1-氯环丙烷、所述第二部分磺酰氯与所述甲醇的质量比为1:(3~4):(0.3~0.5);和/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连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物料流动顺序,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氯代反应单元(1)、开环反应单元(2)、关环反应单元(3)和第二氯代反应单元(4),还包括控制单元(5);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氯代反应单元(1)还包括第一混合模块(13),所述第一混合模块(1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续反应模块(12)的所述进料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环反应单元(2)还包括第二混合模块(23),所述第二混合模块(23)设置于所述第二连续反应模块(22)的所述进料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环反应单元(3)还包括第二连续后处理模块(33),其设置于所述第三连续反应模块(32)与所述1-乙酰基-1-氯环丙烷连续加料模块(411)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氯代反应单元(4)还包括第三连续后处理模块(43),其进口与所述第四连续反应模块(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亮陶建郭金海张磊刘斌代攀攀罗绪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凯莱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