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803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5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属于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停机板、陀螺仪传感器、基座、两个丝杆丝杠、两个伺服电机、底盘、吸盘、车充插头和控制电路板,所述吸盘安装在车顶,所述底盘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吸盘上,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吸盘上,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基座顶端,并与设置在所述停机板内部的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停机板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方,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丝杆丝杠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停机板底面铰接,所述车充插头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本技术有利于提高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和起降效率,避免发生滑落坠机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


技术介绍

1、专用无人机的使用常配合车辆运输进行外出作业,在野外使用无人机时,因野外环境常常复杂多变,地面凹凸不平,无人机如果在地面起飞,很难保持水平状态,使得无人机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极容易发生滑落坠机事故。同时无人机在地面起飞时会受到螺旋桨叶片转动所产生的风力扰动影响,引起地面上沙尘在无人机周围的散布,沙尘进入无人机机身或者镜头等精密部件后,会影响无人机的使用寿命。而车辆的后备箱往往装有无人机的相关设备和其他设备,且空间较为狭小,若是在车辆后备箱设置一般的地面无人机起降平台,则过于占用车辆后备箱空间,无人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可能还会受到翘起的车门干涉,且无人机降落时的降落点定位往往不是很准确,寻找与对准降落点的过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使无人机适合在野外进行升降。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包括:停机板、陀螺仪传感器、基座、两个丝杆丝杠、两个伺服电机、底盘、吸盘、车充插头和控制电路板,所述吸盘安装在车顶,所述底盘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吸盘上,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吸盘上,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基座顶端,并与设置在所述停机板内部的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停机板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方,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丝杆丝杠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停机板底面铰接,所述车充插头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吸盘有利于将整个起降装置安装在汽车车顶上,增大了无人机起降时的空间,避免沙尘进入无人机内缩短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丝杆丝杠连接伺服电机和停机板,有利于将伺服电机的动力传递给停机板,使停机板随伺服电机的工作而摆动,当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停机板摆动到水平状态后停止伺服电机,使起降板在水平状态供无人机起降,减少了无人机起降过程中的滑落坠机事故,提高了无人机的定位和降落效率;此外车充插头有利于利用汽车电能为无人机起降装置的用电部件供能。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所述停机板包括吸能板和两个折叠板,所述吸能板两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折叠板铰接。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能板与折叠板铰接,一方面有利于在存放停机板时减少体积,提高停机板的可运输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在使用停机板时增大停机板的面积,方便无人机的起降。

7、进一步,所述吸能板为顶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且中空的板状结构,所述吸能板顶面的中间设置h形led灯组。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能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吸收太阳能为led灯组、伺服电机等部件的工作提供能量,减少了野外作业时所需要携带的电池数量,提高了无人机野外作业时的便携性;同时h形led灯组有利于在夜间为无人机的降落提供灯光指引,提高了无人机夜间降落的准确性和效率。

9、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和蜂鸣器,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吸能板上的太阳能板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蜂鸣器连接。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电路板有利于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吸收的能量供给其他用电部件,同时还有利于配合陀螺仪传感器实现伺服电机的启停,进而完成停机板的调平动作,此外蜂鸣器有利于提醒作业人员停机板的调平动作是否完成。

11、进一步,所述基座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基座内部,且贯穿所述基座侧壁。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基座有利于将起降板和车顶之间隔开,为起降板的调平动作提供一定的动作空间,同时还有利于为起降板以及起降板上的无人机提供支撑。

13、进一步,所述丝杆丝杠包括:丝杆、延长套筒、铰架和接母,所述延长套筒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丝杆一端,所述铰架设置在所述停机板底面,并与所述延长套筒远离所述丝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接母设置在所述丝杆远离所述延长套筒的一端。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丝杆和延长套筒之间的转动连接有利于提高整个丝杆丝杠的长度,使丝杆丝杠适配起降板的不同倾斜角度。

15、进一步,所述丝杆丝杠还包括万向节,所述万向节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接母和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万向节配合接母有利于将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和丝杆丝杠连接,从而实现将伺服电机的动力通过丝杆丝杠传递给起降板的目的。

17、进一步,还包括多个三角钢片,所述三角钢片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基座底端与所述底盘。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三角钢片有利于增强基座和底盘之间的连接刚性,避免因起降板和无人机过重而导致基座与底盘之间发生断裂。

19、进一步,还包括三脚架,所述底盘可从所述吸盘上拆卸下来,并安装在所述三脚架上。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三脚架有利于更换无人机起降装置的安装位置,从安装在汽车车顶变为安装在三脚架上,进一步提高了无人机起降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停机板(1)、陀螺仪传感器(2)、基座(3)、两个丝杆丝杠(4)、两个伺服电机(5)、底盘(6)、吸盘(7)、车充插头(8)和控制电路板(9),所述吸盘(7)安装在车顶,所述底盘(6)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吸盘(7)上,所述基座(3)安装在所述吸盘(7)上,所述陀螺仪传感器(2)安装在所述基座(3)顶端,并与设置在所述停机板(1)内部的所述控制电路板(9)连接,所述停机板(1)设置在所述基座(3)上方,所述伺服电机(5)安装在所述基座(3)上,并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9)连接,所述丝杆丝杠(4)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伺服电机(5)输出轴和所述停机板(1)底面铰接,所述车充插头(8)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机板(1)包括吸能板(101)和两个折叠板(102),所述吸能板(101)两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折叠板(10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101)为顶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且中空的板状结构,所述吸能板(101)顶面的中间设置H形LED灯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9)上设置有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和蜂鸣器,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吸能板(10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陀螺仪传感器(2)、所述伺服电机(5)和所述蜂鸣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伺服电机(5)设置在所述基座(3)内部,且贯穿所述基座(3)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丝杠(4)包括:丝杆(41)、延长套筒(42)、铰架(43)和接母(44),所述延长套筒(42)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丝杆(41)一端,所述铰架(43)设置在所述停机板(1)底面,并与所述延长套筒(42)远离所述丝杆(41)的一端铰接,所述接母(44)设置在所述丝杆(41)远离所述延长套筒(42)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丝杠(4)还包括万向节(45),所述万向节(45)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接母(44)和所述伺服电机(5)输出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三角钢片(10),所述三角钢片(10)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基座(3)底端与所述底盘(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脚架(11),所述底盘(6)可从所述吸盘(7)上拆卸下来,并安装在所述三脚架(1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停机板(1)、陀螺仪传感器(2)、基座(3)、两个丝杆丝杠(4)、两个伺服电机(5)、底盘(6)、吸盘(7)、车充插头(8)和控制电路板(9),所述吸盘(7)安装在车顶,所述底盘(6)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吸盘(7)上,所述基座(3)安装在所述吸盘(7)上,所述陀螺仪传感器(2)安装在所述基座(3)顶端,并与设置在所述停机板(1)内部的所述控制电路板(9)连接,所述停机板(1)设置在所述基座(3)上方,所述伺服电机(5)安装在所述基座(3)上,并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9)连接,所述丝杆丝杠(4)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伺服电机(5)输出轴和所述停机板(1)底面铰接,所述车充插头(8)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机板(1)包括吸能板(101)和两个折叠板(102),所述吸能板(101)两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折叠板(10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101)为顶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且中空的板状结构,所述吸能板(101)顶面的中间设置h形led灯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9)上设置有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和蜂鸣器,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保燕李炳豪王子扬赵永健黎志明徐郡彬张玉涛薛伟莫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