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隔振,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惯容阻尼复合可调的救护车隔振担架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救护车担架是采用高质铝合金和泡沫软垫制成,用于救护车内起到支撑和转移伤员、保障伤员的安全和舒适的工具器械,对于救治重伤或者骨折患者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尽快完成转运,保证重症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救护车常处于紧急制动、加速、转向避让等紧急工况,这不仅容易导致救护车内担架上的患者出现恶心、眩晕、颅内血压增高等不良反应,进而造成二次伤害甚至死亡,而且救护车担架不稳定的运动姿态妨碍了医护人员在运输途中实施紧急救治,增大了护理难度。
2、为解决上述问题,学者在救护车担架上引入了悬架系统,可降低担架的振动、提高患者的乘坐舒适性,但是当前采用的悬架大多是被动弹簧和阻尼减振器的组合形式,或采用半主动弹簧和阻尼减振器的组合形式,其减振原理是耗散传递给担架的振动能量,没有有效地运用这一部分能量。近些年来,随着对惯容的研究,开始将惯性力引入半主动系统中,这样可以将路面传递过来的振动能量储存在飞轮等惯性器件上,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减振器的性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惯容阻尼复合可调的救护车隔振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主体和减振器;其中减振器具体由外壳、滚珠丝杠装置、变阻尼装置、惯性装置等组成;所述减振器的两个转子分别与两个安装方向相反的丝杠固定并与飞轮之间形成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救护车担架受外力影响从而上升或下降,所受到的力通过剪刀结构连接杆传递给丝杠套筒从而导致丝杠套筒收缩或拉伸,进而使得丝杠旋转,此时由于两个滚珠丝杠安装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两个转子转向相反,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分别产生正向电磁阻尼力和反向电磁阻尼力作用于飞轮上,以此产生等效的正向惯性力和反向惯性力。所述减振器通过正向阻尼力和反向阻尼力的独立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惯容阻尼复合可调的救护车隔振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主体和减振器;其中减振器具体由外壳、滚珠丝杠装置、变阻尼装置、惯性装置等组成;所述减振器的两个转子分别与两个安装方向相反的丝杠固定并与飞轮之间形成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救护车担架受外力影响从而上升或下降,所受到的力通过剪刀结构连接杆传递给丝杠套筒从而导致丝杠套筒收缩或拉伸,进而使得丝杠旋转,此时由于两个滚珠丝杠安装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两个转子转向相反,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分别产生正向电磁阻尼力和反向电磁阻尼力作用于飞轮上,以此产生等效的正向惯性力和反向惯性力。所述减振器通过正向阻尼力和反向阻尼力的独立实时控制以实现双向调节惯容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惯容阻尼复合可调的救护车隔振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主体包括剪刀结构连接杆(4)、车轮部分(5)、担架床(9)、挂钩弹簧(10)、连接杆(3)和连接杆(6)等;当外界输入激励时,担架床(9)会产生震荡,震荡通过剪刀结构连接杆(4)传递给担架下方的车轮部分(5),使得车轮部分(5)在车厢底板(7)的凹槽内发生直线往复运动并且担架床(9)始终会与车厢底板(7)平行,挂钩弹簧(10)的存在使得担架床(9)始终保持在居中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惯容阻尼复合可调的救护车隔振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身(36)和端盖(19)等;两侧端盖(19)通过三号普通六角螺纹(29)与壳身(36)连接。所述外壳为保护装置,将变阻尼装置和惯性装置放置在外壳中,防止杂物进入变阻尼装置和惯性装置,从而达到延长减振器使用寿命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惯容阻尼复合可调的救护车隔振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装置包括弹簧(14)、丝杠套筒(15)、丝杠螺母(16)、左侧丝杠(17)和右侧丝杠(32)等;当外界输入激励时,担架床(9)可能产生震荡,震荡传递给车轮部分(5)使得其在车厢底板(7)的凹槽内发生直线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博欢,谭永发,谭新桂,刘金刚,傅兵,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