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779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包括发射座,发射座内设置有敷贴器组件,敷贴器组件用于将传感器组件敷贴在人体皮肤上,传感器组件包括圆盘,圆盘下表面安装有医用胶带和软管,敷贴器组件包括基座,基座下表面与圆盘上表面相贴合并通过卡扣装置连接在一起,基座下表面安装有穿过软管的细针,基座上表面安装有传动杆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基座的一端与发射座顶壁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推动基座向下运动,基座上的细针提前将皮肤组织划开,方便将传感器组件的软管植入皮下组织以及将传感器组件敷贴在皮肤上;而基座向上运动时能够自动脱离传感器组件,并带动细针自动脱离皮肤组织,进而提高了传感器组件佩戴过程中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芯片安装,具体为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


技术介绍

1、常见的血糖检测方法主要是从患者体内抽取血液样本,然后通过生物化学方法得到血糖浓度值。该血糖检测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血糖浓度值,但血液样本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不能够连续监测血糖浓度。

2、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公司不断研究开发,开发出了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连续血糖监测设备,其通过微型二极管向皮肤组织中发出特定波长的光,再通过探测器接收经过皮肤组织散射后的光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光电容积脉搏波,实现血液血糖浓度的实时监测。

3、目前,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连续血糖监测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探测器贴到皮肤表面,接收穿过表皮和真皮的光信号,由于光信号需要穿过表皮和真皮,会导致接收到的光信号较弱,从而使得血糖浓度检测不够精确;另外一种是将中部镂空的细针插入到皮肤组织,由于细针中部镂空,能够作为光信号传输通道,提高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但细针插入到皮肤组织中,会导致连续血糖监测设备佩戴过程中的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能够方便地将传感器组件的软管植入到皮肤组织中,作为光信号的传输通道,提高血糖浓度检测的准确性,同时不会造成佩戴过程中的不适。

2、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包括发射座,所述发射座内设置有敷贴器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所述敷贴器组件用于将传感器组件敷贴在人体皮肤上,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圆盘,所述圆盘上包括介入芯片,圆盘下表面安装有医用胶带和软管,所述敷贴器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下表面与圆盘上表面相贴合并通过卡扣装置连接在一起,基座下表面安装有穿过所述软管的细针,所述基座上表面安装有传动杆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传动杆远离基座的一端贯穿发射座顶壁后延伸到发射座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基座的一端与发射座顶壁相连接。

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通过向下按压传动杆,推动基座向下运动,基座上的细针提前将皮肤组织划开,从而使得软管能够插入到皮肤中,直至医用胶带牢牢地粘附在皮肤上,方便将传感器组件的软管植入皮下组织以及将传感器组件敷贴在人体皮肤上,软管作为管从而提高血糖浓度检测的准确性;而松开传动杆后,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基座向上运动并脱离传感器组件,同时带动细针自动脱离皮肤组织,使得硬物脱离皮肤组织,进而提高了传感器组件佩戴过程中的舒适性,。

4、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安装于圆盘上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远离第三凹槽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珠,所述第二圆珠远离第四弹簧的一侧嵌设在基座上开设的第一圆弧槽内。

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圆珠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嵌入到基座上的第一圆弧槽内,从而将基座和传感器组件卡接在一起,当基座向下运动时,能够带动传感器组件一起向下运动,从而方便将传感器组件粘附在皮肤上;而基座向上运动时,由于此时传感器组件通过医用胶带粘附在皮肤上,传感器组件并不会跟随基座向上运动,使得基座将挤压第二圆珠进入到第三凹槽中,实现基座与传感器组件的自动脱离。

6、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圆盘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底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槽内。

7、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基座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与发射座内壁上安装的轮齿啮合连接,第一齿轮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隔板,所述第二齿轮的齿轮轴与隔板转动连接后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传动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能够带动第二转盘顺时针旋转,而不能带动第二转盘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齿轮轴与第二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设置于第一凹槽内壁上,所述齿条用于抵住所述圆盘,且齿条顶端与第一凹槽顶壁相抵。

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当敷贴器组件向下运动,发射座内壁上的轮齿虽然会依次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转盘旋转,由于此时第一转盘逆时针旋转,并不会带动第二转盘旋转,第二转盘反过来不会阻碍到敷贴器组件向下运动;当敷贴器组件向上运动时,带动第一转盘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第三齿轮顺时针旋转,从而给齿条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齿条底端按压住传感器组件,避免基座挤压第二圆珠的过程中,由于医用胶带粘附力不够而导致传感器组件脱离皮肤的情况出现,有利于传感器组件牢牢地吸附在人体皮肤上。

9、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转盘靠近第二转盘的一面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楔形块,所述第二转盘靠近第一转盘的一面开设有圆槽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圆槽的四周,所述圆槽内滑动配合有活动转盘,所述活动转盘通过第五弹簧与圆槽底壁相连接,所述活动转盘外表面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与楔形块相配合的凸块,当第一转盘顺时针旋转,所述楔形块的直角面与凸块相抵,第一转盘逆时针旋转,楔形块的斜面与凸块相抵。

1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当第一转盘逆时针旋转,第一楔形块的斜面与凸块相配合,使得活动转盘不断压缩第五弹簧后,再在第五弹簧复位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从而不会带动第二转盘旋转;当第一转盘顺时针旋转,第一楔形块的直角面与凸块相配合,将带动第二转盘旋转,从而实现第三齿轮的旋转。

11、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齿条侧面开设有第二圆弧槽,所述基座相对应处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珠,所述第一圆珠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嵌设在所述第二圆弧槽内。

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第一圆珠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嵌设在所述第二圆弧槽内,从而使得基座能够带动齿条向下运动,而基座向上运动时,由于第三齿轮和齿条的啮合连接,第三齿轮给齿条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而基座相对于齿条向上运动,从而将第一圆珠挤压进入到第二凹槽内,使得齿条底端按压住传感器组件,避免传感器组件脱离皮肤。

13、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齿条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下表面与圆盘上表面相贴合。

14、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头,所述发射座顶壁上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按压头设置于所述顶盖内,所述发射座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

15、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至少有两根,分别设置于所述传动杆的两侧。

16、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基座两侧均开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内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转盘,两个第一转盘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向下按压传动杆,推动基座向下运动,基座上的细针提前将皮肤组织划开,从而使得软管能够插入到皮肤中,直至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座(1),所述发射座(1)内设置有敷贴器组件(2)和传感器组件(3),所述敷贴器组件(2)用于将传感器组件(3)敷贴在人体皮肤上,所述传感器组件(3)包括圆盘(301),所述圆盘(301)上包括介入芯片,圆盘(301)下表面安装有医用胶带(302)和软管(303),所述敷贴器组件(2)包括基座(201),所述基座(201)下表面与圆盘(3)上表面相贴合并通过卡扣装置连接在一起,基座(201)下表面安装有穿过所述软管(303)的细针(205),所述基座(201)上表面安装有传动杆(203)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4),所述传动杆(203)远离基座(201)的一端贯穿发射座(1)顶壁后延伸到发射座(1)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204)远离基座(201)的一端与发射座(1)顶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安装于圆盘(301)上的第二连接块(305),所述第二连接块(305)上开设有第四凹槽(3054),所述第四凹槽(3054)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3051),所述第三凹槽(3051)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3052),所述第四弹簧(3052)远离第三凹槽(3051)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珠(3053),所述第二圆珠(3053)远离第四弹簧(3052)的一侧嵌设在基座(201)上开设的第一圆弧槽(20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30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304),所述第二连接块(305)底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304)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1)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010),所述第一凹槽(2010)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011),所述第一齿轮(2011)一侧与发射座(1)内壁上安装的轮齿啮合连接,第一齿轮(2011)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012),所述第一凹槽(2010)内安装有隔板(2014),所述第二齿轮(2012)的齿轮轴与隔板(2014)转动连接后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2015),所述第一转盘(2015)传动连接有第二转盘(2016),所述第一转盘(2015)能够带动第二转盘(2016)顺时针旋转,而不能带动第二转盘(2016)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一凹槽(2010)内壁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2018),所述第三齿轮(2018)的齿轮轴与第二转盘(20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2018)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2019),所述齿条(2019)滑动设置于第一凹槽(2010)内壁上,所述齿条(2019)底端用于抵住所述圆盘(301),且齿条(2019)顶端与第一凹槽(2010)的顶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2015)靠近第二转盘(2016)的一面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楔形块(20151),所述第二转盘(2016)靠近第一转盘(2015)的一面开设有圆槽(20161)和限位槽(20162),所述限位槽(20162)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圆槽(20161)的四周,所述圆槽(20161)内滑动配合有活动转盘(2017),所述活动转盘(2017)通过第五弹簧(20163)与圆槽(20161)底壁相连接,所述活动转盘(2017)外表面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与楔形块(20151)相配合的凸块(20171),当第一转盘(2015)顺时针旋转,所述楔形块(20151)的直角面与凸块(20171)相抵,第一转盘(2015)逆时针旋转,楔形块(20151)的斜面与凸块(20171)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019)侧面开设有第二圆弧槽(2022),所述基座(201)相对应处开设有第二凹槽(2025),所述第二凹槽(2025)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024)的一端,所述第三弹簧(202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珠(2023),所述第一圆珠(2023)在第三弹簧(2024)的作用下嵌设在所述第二圆弧槽(20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019)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020),所述第二弹簧(2020)远离齿条(20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2021),所述压块(2021)下表面与圆盘(301)上表面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头(202),所述发射座(1)顶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座(1),所述发射座(1)内设置有敷贴器组件(2)和传感器组件(3),所述敷贴器组件(2)用于将传感器组件(3)敷贴在人体皮肤上,所述传感器组件(3)包括圆盘(301),所述圆盘(301)上包括介入芯片,圆盘(301)下表面安装有医用胶带(302)和软管(303),所述敷贴器组件(2)包括基座(201),所述基座(201)下表面与圆盘(3)上表面相贴合并通过卡扣装置连接在一起,基座(201)下表面安装有穿过所述软管(303)的细针(205),所述基座(201)上表面安装有传动杆(203)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4),所述传动杆(203)远离基座(201)的一端贯穿发射座(1)顶壁后延伸到发射座(1)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204)远离基座(201)的一端与发射座(1)顶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安装于圆盘(301)上的第二连接块(305),所述第二连接块(305)上开设有第四凹槽(3054),所述第四凹槽(3054)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3051),所述第三凹槽(3051)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3052),所述第四弹簧(3052)远离第三凹槽(3051)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珠(3053),所述第二圆珠(3053)远离第四弹簧(3052)的一侧嵌设在基座(201)上开设的第一圆弧槽(20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30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304),所述第二连接块(305)底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304)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体表介入芯片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1)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010),所述第一凹槽(2010)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011),所述第一齿轮(2011)一侧与发射座(1)内壁上安装的轮齿啮合连接,第一齿轮(2011)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012),所述第一凹槽(2010)内安装有隔板(2014),所述第二齿轮(2012)的齿轮轴与隔板(2014)转动连接后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2015),所述第一转盘(2015)传动连接有第二转盘(2016),所述第一转盘(2015)能够带动第二转盘(2016)顺时针旋转,而不能带动第二转盘(2016)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一凹槽(2010)内壁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2018),所述第三齿轮(2018)的齿轮轴与第二转盘(20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2018)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贞宙魏旌帆赵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华亮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