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774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导轨检测技术领域,提出了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包括中间体、两个检测体和定位机构,所述检测体包括固定座、滑座、第一弹簧和第一激光测距仪,两个所述固定座的间距可调;所述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滑座上转动设置有检测轮;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轮,每个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轮,用于与轨腰的两侧抵持且滚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定位轮,利用其与轨腰的抵持,可以使两个检测体在检测过程中与轨腰中心线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再利用两个检测轮与轨头两侧的抵持以及第一激光测距仪对两个检测轮移动距离的监测,可以判断轨头每一侧的磨损状况,从而提升了导轨磨损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轨检测,尤其涉及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导轨是起重机行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起重机沿导轨的布设方向行进,从而实现对货物的处理、运输和装卸作业,由于起重机移动轮在工作期间会对导轨的侧部造成磨损,一旦此磨损程度超过标准差值,则会导致起重机移动轮在导轨上发生晃动,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导轨的超差磨损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2、专利公开号为cn110500949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轨道表面磨损用连续性检测装置,通过探杆机构和压电薄片的设置,利用探杆机构在钢轨上运动时产生的细微移动并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反馈出来,与现有的轨道磨损测量尺相比,可对指定的轨道进行连续性检测,获得连续的检测数据,而非对其点对点的检测,致使获得的检测数据稳定性及可靠性较高,便于对其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该装置的检测精度。

3、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对轨头两侧的磨损情况进行检测,其在固定支架上相对设置了侧滑轮和检测机构,根据所检测到轨头宽度的变化判断导轨的磨损程度,但是,此检测装置只能检测轨头宽度方向的整体磨损值,而不能具体到轨头每一侧发生磨损的对应值,不仅不便于对磨损原因进行快速排查,还不利于对磨损位置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能够将导轨的磨损检测结果具体到轨头的每一侧,提升导轨磨损的检测精度。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包括中间体、两个检测体和定位机构,其中,

3、两个所述检测体相对设置在所述中间体的两侧,所述检测体包括固定座、滑座、第一弹簧和第一激光测距仪,其中,

4、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中间体上,且两个所述固定座的间距可调;

5、所述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滑座上转动设置有检测轮;

6、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滑座相抵持,以使两个所述检测轮分别与轨头的两侧抵持且滚动连接;

7、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并位于所述滑座远离所述轨头的一侧,用于测量所述滑座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的间距;

8、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轮,每个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轮,用于与轨腰的两侧抵持且滚动连接。

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安装座、活动座、第二弹簧和第一伸缩杆,其中,

10、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中间体上,所述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滑座相抵持;

11、所述活动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定位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座上;

12、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活动座相抵持,以使多个所述第一定位轮分别与所述轨腰的两侧抵持且滚动连接;

13、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座上,且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选择性地抵持所述安装座。

14、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固定支架和第二定位轮,其中,

15、每个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固定支架;

16、每个所述固定支架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定位轮,所述第二定位轮与轨底远离地面且平行于所述轨腰长度方向的边线抵持并滚动连接。

17、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轨底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轨底和地面的压轨器,所述第二定位轮选择性地与所述轨底或所述压轨器滚动连接;

18、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弹性段、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二激光测距仪,其中,

19、所述弹性段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20、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弹性段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段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定位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段上;

21、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仪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并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轨底的一侧,用于测量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仪的间距。

22、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加固筒和第二伸缩杆,其中,

23、所述加固筒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侧,并选择性的套在所述弹性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侧;

24、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其伸缩端与所述加固筒固定连接。

2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滑轴,所述滑轴分别与所述滑座或所述活动座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均套在所述滑轴上。

26、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间体上转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与所述轨头的顶侧滚动连接;

27、所述中间体上固定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安装座上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定位轴滑动连接,且所述固定螺栓的前端选择性地抵持所述定位轴。

28、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吹气喷头,用于对所述轨头进行清洁。

2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检测机器人,应用于由所述轨腰、所述轨头、所述轨底和多个所述压轨器组成的待测导轨,包括以下步骤:

30、s1,制作一个标准导轨,将所述标准导轨与所述待测导轨的端部进行对接,并使所述标准导轨的中心线与所述待测导轨的中心线重合,其中,所述标准导轨与所述待测导轨的规格相同,所述标准导轨由所述轨腰、所述轨头、所述轨底和多个所述压轨器组成,且所述标准导轨为零磨损标准件;

31、s2,控制所述第二伸缩杆伸长,使所述加固筒套在所述弹性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部,将检测机器人安装在所述标准导轨上,利用对两个固定座间距的调节,使所述标准导轨两侧的多个所述第二定位轮分别抵持在所述轨底远离地面且平行于所述标准导轨长度方向的两个边线上,利用所述第一弹簧对所述滑座的抵持,使两个所述检测轮分别抵持所述轨头的两侧,利用所述第二弹簧对所述活动座的抵持,使多个所述第一定位轮分别抵持在所述轨腰的两侧,并控制所述第一伸缩杆伸长,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抵持所述安装座;

32、s3,控制所述第二伸缩杆收缩,使所述加固筒套在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部,使所述中间体在所述标准导轨上进行往复移动,记录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仪在所述第二定位轮由抵持所述轨底至抵持所述压轨器时的数据变化值,记作δy;

33、s4,将检测机器人移动至所述待测导轨上,并从所述待测导轨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记录此过程中两个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的数据,分别记作x1和x2,记录此过程中两个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仪的数据,分别记作y1和y2;

34、s5,观察数据y1和y2中是否存在不等于δy的变化波动,若数据y1和y2中不等于δy的变化波动不存在,所述待测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体(1)、两个检测体(2)和定位机构(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1)包括安装座(211)、活动座(212)、第二弹簧(213)和第一伸缩杆(214),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还包括固定支架(32)和第二定位轮(33),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底(43)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轨底(43)和地面的压轨器(44),所述第二定位轮(33)选择性地与所述轨底(43)或所述压轨器(44)滚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2)还包括加固筒(325)和第二伸缩杆(326),其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1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滑轴(2111),所述滑轴(2111)分别与所述滑座(22)或所述活动座(212)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簧(23)和所述第二弹簧(213)均套在所述滑轴(2111)上。

7.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1)上转动设置有行走轮(11),所述行走轮(11)与所述轨头(42)的顶侧滚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11)上固定设置有吹气喷头(2113),用于对所述轨头(42)进行清洁。

9.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机器人,应用于由所述轨腰(41)、所述轨头(42)、所述轨底(43)和多个所述压轨器(44)组成的待测导轨(4),包括以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二伸缩杆(326)伸缩时,与此所述第二伸缩杆(326)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轮(31)不与所述压轨器(44)相抵持。

...

【技术特征摘要】

1.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体(1)、两个检测体(2)和定位机构(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1)包括安装座(211)、活动座(212)、第二弹簧(213)和第一伸缩杆(214),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还包括固定支架(32)和第二定位轮(33),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底(43)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轨底(43)和地面的压轨器(44),所述第二定位轮(33)选择性地与所述轨底(43)或所述压轨器(44)滚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2)还包括加固筒(325)和第二伸缩杆(326),其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超差磨损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11)上固定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思璠罗丹邓辉明汪海张惠明吴燕雄乔伟王豪张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万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