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冷却结构、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711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冷却结构、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该电芯冷却结构包括电芯框架,电芯框架设置有电芯连接部,电芯连接部具有内壁进而外壁,内壁适用于安装电芯本体,外壁与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冷却腔体,第一冷却腔体内设有第一隔板,以将所述第一冷却腔体分隔为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连通口,以使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外壁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通道入口,和连通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通道出口,冷却液可以从通道入口进入第一冷却通道,经过第二冷却通道后从通道出口流出,使得冷却液可以更好地与电芯本体进行热交换,有助于提高电芯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冷却结构、电池组件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电芯在放电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目前一般通过铝块热量传导,以实现对电芯散热。而铝块热量传导具有滞后性,容易热聚集导致电芯发生异常。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冷却结构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冷却结构。该电芯冷却结构包括:电芯框架,设有电芯连接部,所述电芯连接部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适用于安装电芯本体,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冷却腔体;所述第一冷却腔体内设有第一隔板,以将所述第一冷却腔体分隔为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连通口,以使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

3、其中,所述外壁还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通道入口,和连通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通道出口。

4、可选地,所述通道入口和所述通道出口位于所述电芯连接部的同侧,所述连通口位于远离所述通道入口的一侧。

5、可选地,所述通道入口位于所述通道出口的上方。

6、可选地,所述电芯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安装腔,所述内壁环绕形成安装腔,所述电芯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冷却腔体绕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外周,电芯本体能够通过导热胶粘接于所述安装腔内。

7、可选地,多个所述安装腔排列成一排,所述通道出口和所述通道入口设于该排所述安装腔的一端,所述连通口设于相对的另一端。

8、可选地,所述电芯连接部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电芯连接部设有多个所述安装腔。

9、可选地,所述电芯冷却结构还包括基板,所述电芯框架为电芯座,所述电芯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基板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连通于所述安装腔朝向所述基板的一端。

10、可选地,多个所述电芯连接部排成一列,所述散热孔对应设有多个,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电芯座的一端,两排相邻所述散热孔之间设有隔热板。

11、可选地,两排相邻所述散热孔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隔热板,两个所述隔热板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12、可选地,所述电芯连接部一体成型。

13、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包括上述的电芯冷却结构。

14、可选地,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集成盖体,所述集成盖体适用于盖设于所述电芯框架。

15、可选地,所述集成盖体包括基座,电芯本体一部分嵌设于所述电芯框架,另一部分穿设于所述基座,所述基座设有环绕于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冷却腔体。

16、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组件。

17、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电芯连接部的内壁用于安装电芯,内壁的外周环绕设置有相互连通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通道入口连通于第一冷却通道,通道出口连通于第二冷却通道,冷却液可以从通道入口进入第一冷却通道,经过第二冷却通道后从通道出口流出,使得冷却液可以更好地与电芯本体进行热交换,有助于提高电芯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

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入口(121)和所述通道出口(122)位于所述电芯连接部(11)的同侧,所述连通口(141)位于远离所述通道入口(12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入口(121)位于所述通道出口(12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环绕形成安装腔,所述电芯连接部(11)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安装腔(111),所述第一冷却腔体(12)绕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外周,电芯本体(4)能够通过导热胶粘接于所述安装腔(1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腔(111)排列成一排,所述通道出口(122)和所述通道入口(121)设于该排所述安装腔(111)的一端,所述连通口(141)设于相对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部(11)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电芯连接部(11)设有多个所述安装腔(111)。</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冷却结构还包括基板(2),所述电芯框架为电芯座,所述电芯座(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2),所述基板(2)设有散热孔(21),所述散热孔(21)连通于所述安装腔(111)朝向所述基板(2)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芯连接部排成一列,所述散热孔(21)对应设有多个,在所述基板(2)背离所述电芯座(1)的一端,两排相邻所述散热孔(21)之间设有隔热板(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排相邻所述散热孔(21)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隔热板(22),两个所述隔热板(22)之间形成散热通道(2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部一体成型。

11.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集成盖体(3),所述集成盖体(3)适用于盖设于所述电芯框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盖体(3)包括基座(31),电芯本体(4)一部分嵌设于所述电芯框架,另一部分穿设于所述基座(31),所述基座(31)设有环绕于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冷却腔体。

14.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入口(121)和所述通道出口(122)位于所述电芯连接部(11)的同侧,所述连通口(141)位于远离所述通道入口(12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入口(121)位于所述通道出口(12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环绕形成安装腔,所述电芯连接部(11)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安装腔(111),所述第一冷却腔体(12)绕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外周,电芯本体(4)能够通过导热胶粘接于所述安装腔(1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腔(111)排列成一排,所述通道出口(122)和所述通道入口(121)设于该排所述安装腔(111)的一端,所述连通口(141)设于相对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部(11)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电芯连接部(11)设有多个所述安装腔(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冷却结构还包括基板(2),所述电芯框架为电芯座,所述电芯座(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兵耿培基徐扬廖正远王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