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708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7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包括水泵,水泵的一端设有抽水管,另一端设有送水管,送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水泵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分别和第一过滤罐以及第二过滤罐靠近底部处连通,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内均设有过滤机构,本技术中设置有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且和送水管分别通过第一输水管以及第二输水管连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通过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中其中一项进行过滤,也可以两者同时进行过滤,当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过滤时,此时可以对另外一个进行反冲洗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净化装置,具体为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地下水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先对其进行过滤净化,现有的净化装置中的过滤部分,一般是在罐体内设置有多层过滤层,地下水直接抽入到罐体的顶部,从罐体顶部穿过多层过滤层,并通过罐体底部的排水管排出,并进入到下一环节中继续进行净化,但地下水从罐体上方进入时,对罐体最上方的过滤层冲击力较大,容易导致过滤层被冲刷掉,使过滤层的正对进水管的部分变薄,影响过滤效果;现有的过滤装置在进行反冲洗时,需要在排水管的一侧通入清水进行反冲洗,但底部进水会导致进水压力较低,不易对过滤层实现有效反冲,且反冲后杂质仍停留在过滤层的上方,停止反冲后,杂质会继续落到过滤层上,仍会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包括水泵,水泵的一端设有抽水管,另一端设有送水管,送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水泵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分别和第一过滤罐以及第二过滤罐靠近底部处连通,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内均设有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一污水管,第二过滤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排水管和第二污水管,所述第一过滤罐包括第一上罐体和第一下罐体,且第一上罐体和第一下罐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过滤罐包括第二上罐体和第二下罐体,所述第二上罐体和第二下罐体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5、优选的,所述水泵的下方设有抬升架,抬升架上设置有和第一输水管以及第二输水管配合的安装架,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的最高点高于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最高点,便于抬高水泵的位置,当水泵停止运行后,此时水倒流回水泵和抽水管中。

6、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滤板,第一滤板的上表面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粗过滤层、除砷层和除铁锰层,除铁锰层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滤板,便于对地下水进行过滤净化处理。

7、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下罐体和第二下罐体内均设有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第一滤板和第一安装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滤板和第二安装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安装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

8、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上均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上均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污水管和第二污水管上均设有第三电磁阀,便于分别开启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分别通过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进行过滤。

9、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下罐体和第二下罐体的底部均设有锥壳,第一污水管和第二污水管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锥壳的底部,便于对杂质沉淀到锥壳内进行收集。

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下罐体和第二下罐体外均设有支撑架,便于对第一下罐体和第二下罐体进行支撑。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中设置有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且和送水管分别通过第一输水管以及第二输水管连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通过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中其中一项进行过滤,也可以两者同时进行过滤,当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过滤时,此时可以对另外一个进行反冲洗工作;

14、2、本技术中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分别和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的底部连接,水先进入到底部,随着水位逐渐上升,最终通过第一排水管或者第二排水管排出,该过程中,水对粗过滤层的冲击力较小,且杂质会沉淀到锥壳内;

15、3、本技术中在进行反冲洗时,此时杂质沉淀在锥壳内,可以直接打开第一污水管或者第二污水管将杂质排出,此时可以在过滤机构的上方对其进行反冲洗,将过滤机构中的杂质直接排出到底部并通过第一污水管和第二污水管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包括水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的一端设有抽水管(2),另一端设有送水管(3),送水管(3)远离水泵(1)的一端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输水管(4)和第二输水管(5),水泵(1)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罐(6)和第二过滤罐(7),第一输水管(4)和第二输水管(5)分别和第一过滤罐(6)以及第二过滤罐(7)靠近底部处连通,第一过滤罐(6)和第二过滤罐(7)内均设有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罐(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排水管(8)和第一污水管(9),第二过滤罐(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排水管(10)和第二污水管(11),所述第一过滤罐(6)包括第一上罐体(12)和第一下罐体(13),且第一上罐体(12)和第一下罐体(1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过滤罐(7)包括第二上罐体(14)和第二下罐体(15),所述第二上罐体(14)和第二下罐体(15)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的下方设有抬升架(16),抬升架(16)上设置有和第一输水管(4)以及第二输水管(5)配合的安装架(17),第一输水管(4)和第二输水管(5)的最高点高于第一排水管(8)和第二排水管(10)的最高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滤板(18),第一滤板(18)的上表面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粗过滤层(19)、除砷层(20)和除铁锰层(21),除铁锰层(2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滤板(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罐体(13)和第二下罐体(15)内均设有第一安装环(23)和第二安装环(24),第一滤板(18)和第一安装环(23)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滤板(22)和第二安装环(24)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水管(4)和第二输水管(5)上均设有第一电磁阀(25),第一排水管(8)和第二排水管(10)上均设有第二电磁阀(26),第一污水管(9)和第二污水管(11)上均设有第三电磁阀(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罐体(13)和第二下罐体(15)的底部均设有锥壳(28),第一污水管(9)和第二污水管(11)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锥壳(28)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罐体(13)和第二下罐体(15)外均设有支撑架(2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包括水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的一端设有抽水管(2),另一端设有送水管(3),送水管(3)远离水泵(1)的一端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输水管(4)和第二输水管(5),水泵(1)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罐(6)和第二过滤罐(7),第一输水管(4)和第二输水管(5)分别和第一过滤罐(6)以及第二过滤罐(7)靠近底部处连通,第一过滤罐(6)和第二过滤罐(7)内均设有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罐(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排水管(8)和第一污水管(9),第二过滤罐(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排水管(10)和第二污水管(11),所述第一过滤罐(6)包括第一上罐体(12)和第一下罐体(13),且第一上罐体(12)和第一下罐体(1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过滤罐(7)包括第二上罐体(14)和第二下罐体(15),所述第二上罐体(14)和第二下罐体(15)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的下方设有抬升架(16),抬升架(16)上设置有和第一输水管(4)以及第二输水管(5)配合的安装架(17),第一输水管(4)和第二输水管(5)的最高点高于第一排水管(8)和第二排水管(10)的最高点。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雨欣苗润声孟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舜海南健康养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