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687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6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内腔;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并且与所述箱体连接;管子,所述管子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并且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平行;多个浮筒,所述多个浮筒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以及多个浮球组件,所述多个浮球组件与所述箱体连接。通过同时采用浮筒和浮球可调节本装置的重量从而调节本装置在集水井液面的高度,使集水井中液体表面的油混水快速且精准的被收集起来,本装置在集水井中工作稳定且收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浮油收集的,具体为一种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大中型水电厂大多为地下厂房结构,通常设有渗漏集水井用于收集整个厂房的渗漏水,由于水电厂还安装有许多变压器、电抗器、发电机等用油设备,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存在漏油的情况,因此集水井的水面上会有少量浮油,为防止浮油造成水体污染,需要对这些浮油进行收集,电厂都安装有固定式或移动式油水处理装置,通过水泵将集水井水面上的油混水抽出来进行处理,但目前有的采用固定埋管,有的吸油装置高度不可调,导致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油极少量的被抽入油混水分离装置,造成收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具体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2、一种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内腔;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并且与所述箱体连接;管子,所述管子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并且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平行;多个浮筒,所述多个浮筒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以及多个浮球组件,所述多个浮球组件与所述箱体连接。通过同时采用浮筒和浮球可调节本装置的重量从而调节本装置在集水井液面中的高度,使集水井中液面表面的油混水快速且精准的被收集起来,本装置在集水井中工作稳定且收集效率高。

3、可选地,所述箱体包括顶板、与所述顶板平行的底板、前侧板、与所述前侧板平行的后侧板,所述前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的一端和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后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的另一端和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开设通孔。

4、可选地,所述顶板等间距开设多个矩形的通孔。便于集水井中液面的油混水经过顶板的通孔进入箱体内。

5、可选地,所述底板等间距开设多个矩形的通孔,所述底板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可拆卸连接。集水井中的液体可经过底板的通孔进入箱体的下半部分,使箱体内外的水面高度一致,可减少本装置在工作时大幅度的晃动;通过拆卸底板,便于在管子内填充所需物质。

6、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所述第一隔板开设用于与所述管子连通的通孔,所述管子与所述第一隔板垂直连接,所述管子的上端面不高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面。便于使第一隔板上方的油混水顺利地流入管子。

7、可选地,所述管子的下端设置快速接头。工作时便于与排液管快速可靠地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二隔板阵列地开设多个通孔,所述多个浮筒中的每一个浮筒对应地穿过所述第二隔板的其中一个通孔。使多个浮筒也在箱体内部阵列设置,通过在浮筒内部对称地放置充填物可调节本装置的重量并能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9、可选地,所述浮球组件包括浮球、与所述浮球连接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浮球组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四周。可使装置在集水井中工作时浮于液体表面并保证本装置的稳定性。

10、可选地,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板采用蝶形螺栓进行连接。由于蝶形螺栓具有手持部,便于人员对其进行拧紧或者拧松,以便于调节浮球的高度。

11、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拉环,所述多个拉环对称设置并且与所述顶板连接。便于与拉绳进行连接,人员手拉拉绳可将装置平稳的放置在集水井中或者从集水井中拉出。

12、本技术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采用多个可在其中放置不同密度物质的浮筒,可调节本装置的重量,从而调节本装置在集水井液体中的高度;同时采用浮球可使其浮于液面,并通过调节浮球的高度进而对装置在液体中高度进行微调,可使集水井中液体表面的油混水快速且精准的被收集起来,本装置在集水井中工作稳定且收集效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顶板(11)、与所述顶板(11)平行的底板(12)、前侧板(13)、与所述前侧板(13)平行的后侧板(14),所述前侧板(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11)的一端和所述底板(12)的一端连接,所述后侧板(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11)的另一端和所述底板(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顶板(11)和所述底板(12)开设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等间距开设多个矩形的通孔(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等间距开设多个矩形的通孔(121),所述底板(12)与所述前侧板(13)和所述后侧板(14)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与所述顶板(11)平行,所述第一隔板(2)开设用于与所述管子(3)连通的通孔,所述管子(3)与所述第一隔板(2)垂直连接,所述管子(3)的上端面不高于所述第一隔板(2)的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3)的下端设置快速接头(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4)阵列地开设多个通孔(41),所述多个浮筒(5)中的每一个浮筒(5)对应地穿过所述第二隔板(4)的其中一个通孔(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组件(6)包括浮球(61)、与所述浮球(61)连接的连杆(63)以及与所述连杆(63)连接的连接板(64),所述连接板(64)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浮球组件(6)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外部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63)与所述连接板(64)采用蝶形螺栓(65)进行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拉环(7),所述多个拉环(7)对称设置并且与所述顶板(11)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顶板(11)、与所述顶板(11)平行的底板(12)、前侧板(13)、与所述前侧板(13)平行的后侧板(14),所述前侧板(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11)的一端和所述底板(12)的一端连接,所述后侧板(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11)的另一端和所述底板(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顶板(11)和所述底板(12)开设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等间距开设多个矩形的通孔(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等间距开设多个矩形的通孔(121),所述底板(12)与所述前侧板(13)和所述后侧板(14)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电站的油混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与所述顶板(11)平行,所述第一隔板(2)开设用于与所述管子(3)连通的通孔,所述管子(3)与所述第一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忠王安爱高健徐智杨杰蔡扬张利雄王建飞罗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