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76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5
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包括靠背支架、座架、车轮架、脚踏架和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车轮架设有第一转动座;座架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车轮架与第一连接杆铰接,靠背支架与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座架与靠背支架固定连接;脚踏架转动安装于第二转动座,第三连接杆与车轮架铰接,第三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第四连接杆与脚踏架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前端铰接。可通过推拉扶手握柄,使得靠背支架转动带动座架和脚踏架同时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轮椅可从坐姿和躺姿之间变换,减少了轮椅的调节过程,从而减少了轮椅的调节时间,提高了轮椅的调节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椅,尤其涉及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


技术介绍

1、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2、现有技术中,为了轮椅使用者可以改变姿势,避免久坐,因此会在轮椅中设置了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调节靠背和脚踏架的倾斜角度,使得使用者可以从坐姿变为平躺姿势,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改变姿势,避免久坐。但是,现有的轮椅中,靠背和脚踏都是分开进行调节的,比如先调节靠背的角度,再调节脚踏架的角度,从而使得轮椅姿势的调节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解决了现有轮椅姿势调节效率低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包括靠背支架、座架、车轮架、脚踏架和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所述车轮架的顶部设有第一转动座;所述靠背支架的顶部设有左右对称的扶手握柄;所述座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车轮架,且所述座架通过所述连接轴与第一转动座连接,使得所述座架可在左右两侧的所述车轮架之间绕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每侧的所述车轮架的后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靠背支架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座架的后端与所述靠背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座架的前端设有第二转动座和可转动的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脚踏架的顶部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端部与所述车轮架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后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脚踏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前端铰接。

4、更优地,还包括转动锁定组件,所述转动锁定组件包括阻尼气弹簧和第一手握把;所述阻尼气弹簧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座架的后侧,所述阻尼气弹簧的驱动端铰接于所述车轮架的后侧;所述第一手握把套设于所述扶手握柄,所述第一手握把通过拉线结构与所述阻尼气弹簧的开关阀连接。

5、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扶手架和铰接杆组件,两个所述扶手架的后侧分别与所述靠背支架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铰接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扶手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铰接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架的顶部铰接。

6、具体地,所述铰接杆组件包括固定铰接杆和铰接套杆;所述铰接套杆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架,所述铰接套杆的顶部设有卡装腔,所述铰接套杆的外部设有与所述卡装腔连通的卡装孔;所述固定铰接杆的顶部与所述扶手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铰接杆的底部杆体设有弹珠;可通过将所述固定铰接杆的底部套设于所述卡装腔,使得所述弹珠卡装于所述卡装孔。

7、更优地,还包括折叠扶手架,所述折叠扶手架包括第一折叠手柄、第二折叠手柄、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固定销钉;所述第一折叠手柄的铰接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手柄的铰接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扶手握柄铰接,所述第一折叠手柄的折叠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手柄的折叠端分别往两个所述扶手握柄之间的对称线延伸;所述第一铰接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折叠手柄的折叠端,所述第一铰接座设有类似l型的铰接凹槽,所述铰接凹槽的底部设有贯通的第一锁定孔;所述第一铰接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铰接凹槽连通的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铰接座安装于所述第二折叠手柄的折叠端,所述第二铰接座的顶部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铰接座设有竖直贯通的第二锁定孔;通过转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使得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于所述铰接凹槽内,且所述第二铰接座可绕所述第二转动孔的轴心转动;所述固定销钉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锁定孔和所述第一锁定孔。

8、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扶手架还包括折叠按压件;所述折叠按压件的顶部设有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的底部设有贯通的第三锁定孔;所述折叠按压件的一端设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一端与所述折叠按压件连接,所述按压板的另一端向外远离所述折叠按压件,且往上弯曲;所述固定销钉的顶部设有卡装圆台,所述卡装圆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锁定孔的直径;所述固定销钉的底部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卡槽、所述第三锁定孔、第二锁定孔和所述第一锁定孔,使得所述折叠按压件卡装于所述第一铰接座的顶部。

9、具体地,所述车轮架包括万向脚轮和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弹簧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车轮架的底部前侧;所述万向脚轮固定于所述连接柱的底部;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柱的外部,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抵于所述万向脚轮的顶部。

10、更优地,还包括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第一刹车握把,第二刹车手把和刹车件;所述第一刹车握把安装于两个所述扶手握柄,所述第二刹车手把安装于车轮架,且所述第一刹车握把和所述第二刹车把手分别通过管线与所述刹车件驱动连接。

11、具体地,所述脚踏架包括两个摆动杆、两个伸缩杆、两个小腿垫和两个脚撑;两个摆动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座铰接,两个所述摆动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伸缩杆的顶端铰接;两个所述脚撑分别安装于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两个所述小腿垫分别装配与两个所述摆动杆的中部。

12、具体地,所述靠背支架的支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107-137度;所述座架的支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b的角度范围为10-15度;所述扶手架的支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10-15度;所述脚踏架的支撑面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d的角度范围为111 -141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申请的轮椅,医护人员通过推拉所述扶手握柄,使得所述靠背支架转动,即可带动所述座架和所述脚踏架同时进行转动,只需要一次调节,即可使得轮椅可从坐姿变为躺姿,或者从而躺姿变为坐姿,减少了轮椅的调节过程,从而减少了轮椅的调节时间,提高了轮椅的调节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支架、座架、车轮架、脚踏架和联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锁定组件,所述转动锁定组件包括阻尼气弹簧和第一手握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扶手架和铰接杆组件,两个所述扶手架的后侧分别与所述靠背支架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组件包括固定铰接杆和铰接套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扶手架,所述折叠扶手架包括第一折叠手柄、第二折叠手柄、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固定销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扶手架还包括折叠按压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架包括万向脚轮和减震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第一刹车握把,第二刹车手把和刹车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架包括两个摆动杆、两个伸缩杆、两个小腿垫和两个脚撑;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架的支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107-137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支架、座架、车轮架、脚踏架和联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锁定组件,所述转动锁定组件包括阻尼气弹簧和第一手握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扶手架和铰接杆组件,两个所述扶手架的后侧分别与所述靠背支架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组件包括固定铰接杆和铰接套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联动调节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扶手架,所述折叠扶手架包括第一折叠手柄、第二折叠手柄、第一铰接座、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扬剑廖志欣李伟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丰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