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分离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652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湿分离垃圾桶,其包括设置在垃圾桶顶部右侧的透明废液桶,所述垃圾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桶体,所述透明废液桶的内腔设置有沥水篮,所述沥水篮顶部的前后均固定连接有卡合在透明废液桶顶部的挂耳,所述桶体的顶部放置有回形框架,所述基座前侧的左侧开设有矩形槽。本技术通过透明废液桶和沥水篮的配合使用,使得茶水废水得以干湿分离,通过桶体的设置,使得日常垃圾得以贮藏,通过基座、沥水槽一、沥水槽二、矩形槽和透明集液屉的配合使用,使得若桶体的内腔中含有液体得以较为容易分离,即可达到左右分隔式垃圾桶都能做到干湿分离,有效避免垃圾离开垃圾桶时沥出污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垃圾桶,特别是涉及一种干湿分离垃圾桶


技术介绍

1、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容器,多数以金属或塑料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

2、常见的垃圾桶种类分为有盖式、无盖式和分隔式等,分隔式主要分为上下隔层和左右隔层,左右隔层的分隔式垃圾桶其中一个桶可能会作为茶水回收桶,另一个桶就是为普通的垃圾贮藏桶,有些垃圾会存在水份,若是垃圾袋出现破损在对其进行取出时容易造成污水漏出,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干湿分离垃圾桶,在垃圾桶的底部开设沥水槽放置集液屉,且便于排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湿分离垃圾桶,通过透明废液桶和沥水篮的配合使用,使得茶水废水得以干湿分离,通过垃圾桶、沥水槽一、沥水槽二、矩形槽和透明集液屉的配合使用,使得桶体内腔中的垃圾能够干湿分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湿分离垃圾桶,其包括设置在垃圾桶顶部右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湿分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垃圾桶(1)顶部右侧的透明废液桶(3):所述垃圾桶(1)包括基座(101),所述基座(10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桶体(102),所述透明废液桶(3)的内腔设置有沥水篮(5),所述沥水篮(5)顶部的前后均固定连接有卡合在透明废液桶(3)顶部的挂耳(6),所述桶体(102)的顶部放置有回形框架(7),所述基座(101)前侧的左侧开设有矩形槽(11),所述桶体(10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沥水槽一,所述矩形槽(1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多个沥水槽相对齐的沥水槽二,所述矩形槽(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透明集液屉(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分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垃圾桶(1)顶部右侧的透明废液桶(3):所述垃圾桶(1)包括基座(101),所述基座(10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桶体(102),所述透明废液桶(3)的内腔设置有沥水篮(5),所述沥水篮(5)顶部的前后均固定连接有卡合在透明废液桶(3)顶部的挂耳(6),所述桶体(102)的顶部放置有回形框架(7),所述基座(101)前侧的左侧开设有矩形槽(11),所述桶体(10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沥水槽一,所述矩形槽(1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多个沥水槽相对齐的沥水槽二,所述矩形槽(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透明集液屉(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t形限位块(2),所述透明废液桶(3)滑动连接于t形限位块(2)的表面,所述透明废液桶(3)的左侧开设有与t形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习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健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