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601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0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所述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包括燃烧器、稳燃器和浓缩器,浓缩器用于将煤粉气源提供的一次风煤粉气流分流成第一气流、第二气流和第三气流,第一气流、第二气流和第三气流在稳燃器和燃烧器内燃烧,第一进口与浓缩器连通以便向煤粉管组件内通入第一气流,煤粉管组件可将第一气流分流以得到第一子气流和第二子气流,第一子气流的煤粉浓度小于第二子气流的煤粉浓度,第一出口用于向空腔内排出第一子气流,第二出口用于向空腔内排出第二子气流,二次风管设在稳燃器的进口端的外周侧且与空腔连通。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具有燃烧稳定性好、环保效果好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


技术介绍

1、燃煤电厂如需提高煤粉燃烧器在低负荷及变负荷运行过程中的稳燃能力,通常需采用增加点火装置或投入辅助燃料的方法实现。常见的点火及稳燃方法以柴油作燃料,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柴油,成本非常高,且投油助燃会带来新的污染物生成,如硫化物及氮氧化物。配备等离子点火装置的煤粉燃烧器可以提高低负荷的稳燃能力,但等离子点火装置的阴极材料使用寿命非常短,从而增加了机组运行成本。

2、近些年,出现了采用电阻丝加热燃烧室外壳从而将燃烧室内部燃料加热的方法,然而采用电阻丝间接加热燃烧室内部结构的加热效率低,且在加热过程中电阻丝和燃烧室外壳需要承受很高的温度,对电阻丝和燃烧室的材质要求高。

3、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不需要投入辅助燃料、且不需要增加点火装置就能提高煤粉燃烧器的低负荷及变负荷运行过程中稳燃能力的技术,已成为本领域研究及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

2、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包括:

3、燃烧器和浓缩器;

4、稳燃器,所述稳燃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稳燃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稳燃器包括壳体和煤粉管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至少部分所述煤粉管组件设在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安装口,所述煤粉管组件的外周壁与所述安装口的内周壁密封连接;

5、所述煤粉管组件可将所述第一气流分成第一子气流和第二子气流并导入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子气流的煤粉浓度小于所述第二子气流的煤粉浓度,所述第二子气流的导入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子气流的导入位置邻近所述稳燃器的出口端;

6、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管与所述空腔连通。

7、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具有燃烧稳定性好、环保效果好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稳燃器包括壳体、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所述空腔,所述第一方向包括第一子方向及与所述第一子方向相反的第二子方向,所述稳燃器的进口端至所述稳燃器的出口端的方向为所述第一子方向;

9、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设在所述煤粉管组件上且沿第一子方向依次且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中的每一者均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设在所述空腔内且均沿所述第二子方向朝所述第一进口设置,所述稳燃器的出口端设有稳燃器出口;

10、所述浓缩器适于与煤粉气源连通,所述浓缩器用于将所述煤粉气源提供的一次风煤粉气流分流成所述第一气流、第二气流和第三气流,所述浓缩器可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以便将所述第一气流注入所述煤粉管组件内,且所述浓缩器可与所述燃烧器连通以便将所述第二气流和所述第三气流注入所述燃烧器内;

11、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浓缩器连通以便向所述煤粉管组件内导入所述第一气流,所述煤粉管组件可将所述第一气流分流以得到所述第一子气流和所述第二子气流,所述第一出口用于向所述空腔内排出所述第一子气流,所述第二出口用于向所述空腔内排出所述第二子气流;

12、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管设在所述稳燃器的进口端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二次风管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相切。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煤粉管组件包括:

14、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进口端和所述第一管的出口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进口设在所述第一管的进口端;

15、浓缩件,所述浓缩件为环形且所述浓缩件的内周壁限定出浓度调节通道,所述浓度调节通道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子方向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16、第二管,所述浓缩件和所述第二管均设在所述第一管内,所述浓缩件与所述第二管在所述第一子方向上依次且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管的内周壁与所述第二管的外周壁限定出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管的内周壁限定出第二通道,所述第二管的进口端和所述第二管的出口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

17、第一回流件,所述第一回流件套设在所述第二管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第二管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管的出口端伸入所述第一回流件与所述第二管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回流件的内周壁与所述第一管的外周壁限定出回流通道,且所述回流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回流通道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管的进口端以形成所述第一出口;

18、第二回流件,在所述第一子方向上所述第一回流件与所述第二回流件依次且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回流件的一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一回流件的外周侧以便形成所述第二出口。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二次风管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子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四段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子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出口设在所述第二段内,所述第二出口设在所述第三段内。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管组件,所述稳燃器与所述燃烧管组件沿所述第一子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燃烧管组件的出口端适于与燃烧炉相连;

21、所述燃烧管组件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

22、所述内管包括在所述第一子方向上依次布置且连通的第一燃烧段和第二燃烧段,所述第一燃烧段的出口端伸入所述第二燃烧段的进口端内,以使所述第一燃烧段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二燃烧段的内周壁限定出第三通道;

23、所述外管包括沿所述第一子方向依次布置的整流段和导流段,所述整流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燃烧段的进口端密封连接,所述导流段的内周壁与所述第二燃烧段的外周壁限定出第四通道。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还包括送料管组件,所述送料管组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子方向依次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所述第一送料管用于连通所述浓缩器和所述第一燃烧段以便将所述第二气流导入所述内管中,所述第二送料管用于连通所述浓缩器和所述整流段以便将所述第三气流导入所述燃烧管组件内,所述燃烧管组件可将所述第三气流分流成第三子气流和第四子气流,所述第三通道用于供所述所述第三子气流进入所述第二燃烧段中,所述第四通道用于供所述第四子气流通过以便与所述第二燃烧段中的气流汇合。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料管包括:

26、第一过渡段,所述第一过渡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过渡段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子方向逐渐减小;

27、第一送料段,所述第一送料段的进口端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所述第一送料段的出口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送料段、所述第一过渡段和所述第一燃烧段依次连通,所述稳燃器与所述第一送料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燃器包括壳体、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所述空腔,所述第一方向包括第一子方向及与所述第一子方向相反的第二子方向,所述稳燃器的进口端至所述稳燃器的出口端的方向为所述第一子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管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二次风管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子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四段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子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出口设在所述第二段内,所述第二出口设在所述第三段内。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管组件,所述稳燃器与所述燃烧管组件沿所述第一子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燃烧管组件的出口端适于与燃烧炉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送料管组件,所述送料管组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子方向依次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送料管和第二送料管,所述第一送料管用于连通所述浓缩器和所述第一燃烧段以便将所述第二气流导入所述内管中,所述第二送料管用于连通所述浓缩器和所述整流段以便将所述第三气流导入所述燃烧管组件内,所述燃烧管组件可将所述第三气流分流成第三子气流和第四子气流,所述第三通道用于供所述第三子气流进入所述第二燃烧段中,所述第四通道用于供所述第四子气流通过以便与所述第二燃烧段中的气流汇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管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器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器还包括浓缩组件,所述浓缩组件设在所述总进料管内,所述浓缩组件包括第一浓缩块、第二浓缩块和分流板,所述第一浓缩块、所述第二浓缩块和所述分流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且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浓缩块相对所述分流板邻近所述总进料管的进口端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器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第二支管的入口端的内周壁上,且所述挡板相对所述第三支管邻近所述第一支管布置,在所述总进料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三流道相对布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燃器包括壳体、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所述空腔,所述第一方向包括第一子方向及与所述第一子方向相反的第二子方向,所述稳燃器的进口端至所述稳燃器的出口端的方向为所述第一子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管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二次风管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子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四段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子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出口设在所述第二段内,所述第二出口设在所述第三段内。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管组件,所述稳燃器与所述燃烧管组件沿所述第一子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燃烧管组件的出口端适于与燃烧炉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电机组灵活调峰煤粉多级预热无助燃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送料管组件,所述送料管组件包括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沛然马慧艳杨晋芳潘昊王欣延景平崔名双王诗珺白月娟曹倩刘昕李玥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地融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