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00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包括下料孔,下料孔的底端设置有井下散装硐室,下料孔的顶端设置有上端开口,下料孔的内侧设置有套管,套管的内侧设置有内管。本技术通过在下料孔的内侧设置有套管,套管的内侧设置有内管,可避免水泥、沙子、石子分离现象,在沙子含水量较大时,采用少量多次,及穿插下放石子可冲刷套管内壁挂沙,同时实现了下料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同时克服了通过材料斜井串车下放时,易出现掉道、脱钩等安全风险,且串车下放速度慢效率低,人工装卸车劳动强度大等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干下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现有的混凝土干料在进行下料时,多是通过材料斜井串车下放时,易出现掉道、脱钩等安全风险,且串车下放速度慢效率低,人工装卸车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包括下料孔,所述下料孔的底端设置有井下散装硐室,所述下料孔的顶端设置有上端开口,所述下料孔的内侧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设置有内管。

3、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套管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u型块。

4、优选的,所述u型块的内侧设置有槽体,所述u型块和限位杆相互对应设置,所述限位杆设置于u型块的内侧。

5、优选的,所述套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通槽,所述内管的内侧设置有通孔。

6、优选的,所述套管的直径为426mm,所述套管的厚度为10mm,所述内管的直径为219mm,所述内管的厚度为10mm。

7、优选的,所述下料孔的高度为140m,所述下料孔的直径为660mm,所述上端开口的高度为10m。

8、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内侧设置有内槽,所述内槽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间固定块,所述中间固定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形限位块,所述u型块的内侧设置有矩形卡槽,所述矩形卡槽与三角形限位块相互对应设置,所述三角形限位块设置于矩形卡槽的内侧。

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本技术通过在下料孔的内侧设置有套管,套管的内侧设置有内管,可避免水泥、沙子、石子分离现象,在沙子含水量较大时,采用少量多次,及穿插下放石子可冲刷套管内壁挂沙,同时实现了下料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同时克服了通过材料斜井串车下放时,易出现掉道、脱钩等安全风险,且串车下放速度慢效率低,人工装卸车劳动强度大等困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包括下料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孔(1)的底端设置有井下散装硐室(2),所述下料孔(1)的顶端设置有上端开口(11),所述下料孔(1)的内侧设置有套管(3),所述套管(3)的内侧设置有内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1),所述套管(3)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U型块(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块(31)的内侧设置有槽体,所述U型块(31)和限位杆(41)相互对应设置,所述限位杆(41)设置于U型块(3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和内管(4)之间设置有通槽(32),所述内管(4)的内侧设置有通孔(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的直径为426mm,所述套管(3)的厚度为10mm,所述内管(4)的直径为219mm,所述内管(4)的厚度为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孔(1)的高度为140m,所述下料孔(1)的直径为660mm,所述上端开口(11)的高度为10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1)的内侧设置有内槽(414),所述内槽(414)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间固定块(411),所述中间固定块(411)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412),所述弹簧(4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415),所述滑板(41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形限位块(413),所述U型块(31)的内侧设置有矩形卡槽(311),所述矩形卡槽(311)与三角形限位块(413)相互对应设置,所述三角形限位块(413)设置于矩形卡槽(311)的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包括下料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孔(1)的底端设置有井下散装硐室(2),所述下料孔(1)的顶端设置有上端开口(11),所述下料孔(1)的内侧设置有套管(3),所述套管(3)的内侧设置有内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1),所述套管(3)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u型块(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块(31)的内侧设置有槽体,所述u型块(31)和限位杆(41)相互对应设置,所述限位杆(41)设置于u型块(3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和内管(4)之间设置有通槽(32),所述内管(4)的内侧设置有通孔(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干料下料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存书史冬冬马建文廖永红殷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沙吉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