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79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柱孔、进油口及出油口的基座。设置于第一柱孔中的阀座,并具有第二柱孔、第一油道及第二油道。第二柱孔位于第一与第二油道间。第一及第二油道分别连通于进油口及出油口。固定座连接于阀座。第一铁芯固定于固定座中。第二铁芯以移动方式设置于固定座与第二柱孔中。压缩弹簧连接于第一与第二铁芯间。弹性抵挡元件连接于第二铁芯,并对应于第二油道。弹簧片连接于第二铁芯,并围绕弹性抵挡元件。弹性抵挡元件以可分离方式抵接于弹簧片。电磁线圈套设于固定座上,并围绕第一及第二铁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簧片仅需克服第二油道的微小截面积的低液压即能分离于第二油道。因此电磁阀的作动不会发生延迟现象。(*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避免发生作动延迟现象的常闭 型电磁阀及常开型电磁阀。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电磁阀在机电系统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因此,电磁阀在接受讯号时 的迅速作动能力已成为研发上的重要课题。举例来说,常闭型电磁阀及/或常开型电磁阀 经常会被运用在防锁死煞车系统(ABS)之中。为了使防锁死煞车系统能在紧急状况下提供 防锁死煞车的效果,常闭型电磁阀及/或常开型电磁阀必须要具有迅速反应作动的能力, 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请参阅图IA及图1B,一种习知的常闭型电磁阀1主要包括有一基座10、一阀座 20、一固定座30、一第一铁芯41、一第二铁芯42、一压缩弹簧50、一球形元件60、一电磁线圈 70、一扣环80、一第一油封91及一第二油封92。基座10具有一第一柱孔11、一进油口 12及一出油口 13。在此,第一柱孔11是位 于进油口 12与出油口 13之间。阀座20设置于基座10的第一柱孔11之中,并且阀座20具有一第二柱孔23、一第 一油道21及一第二油道22。第二柱孔23位于第一油道21与第二油道22之间。第一油道 21连通于基座10之进油口 12。第二油道22连通于基座10的出油口 13。扣环80套设于基座10与阀座20之间,其可用来固定阀座20。第一油封91套设于基座10与阀座20之间,并且第一油封91位于进油口 12与出 油口 13之间,以将进油口 12隔离于出油口 13。第二油封92套设于基座10与阀座20之间,并且第二油封92位于进油口 12与扣 环80之间,以防止第一柱孔11内的液压油(未显示)泄漏至基座10之外。固定座30连接于阀座20。第一铁芯41固定于固定座30之中。第二铁芯42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固定座30与阀座20的第二柱孔23之中。压缩弹簧50连接于第一铁芯41与第二铁芯42之间,其可用来提供一压缩弹力。球形元件60连接于第二铁芯42,并且球形元件60对应于阀座20的第二油道22。 在此,球形元件60的口径大于第二油道22的口径,以及球形元件60以可分离的方式抵住 阻塞阀座20的第二油道22,以选择性地将第二柱孔23隔离于第二油道22,进而选择性地 将第一油道21(或进油口 12)隔离于第二油道22(或出油口 13)。此外,球形元件60可以 是一钢珠的形式。电磁线圈70套设于固定座30之上,并且电磁线圈70围绕着第一铁芯41及第二 铁芯42,其可用来驱使第二铁芯42相对于第一铁芯41移动。当常闭型电磁阀1处于正常未作动状态下时,球形元件60因压缩弹簧50所施加 的压缩弹力而抵住阻塞阀座20的第二油道22,因而使得第一油道21 (或进油口 12)与第二4油道22 (或出油口 13)之间呈现无法导通的状态,如图IA所示。在另一方面,当常闭型电磁阀1接收一外部讯号而作动时(亦即,当一电流通过电 磁线圈70时),电磁线圈70会对第一铁芯41及第二铁芯42产生激磁作用,因而使得第一 铁芯41与第二铁芯42彼此相吸靠合,如图IB所示。此时,球形元件60不再抵住阻塞阀座 20的第二油道22,因而使得第一油道21 (或进油口 12)与第二油道22 (或出油口 13)之间 呈现导通状态。然而,当此种习知的常闭型电磁阀1接收外部讯号而作动时,球形元件60必须克 服第二油道22的截面所承受的高液压才能分离于第二油道22。因此,常闭型电磁阀1的作 动常会发生延迟现象。请参阅图2A及图2B,另一种习知的常开型电磁阀2主要包括有一基座10、一金属 阀座20’、一固定座30、一铁芯40、一压缩弹簧50、一球形元件60、一电磁线圈70、一扣环 80、一第一油封91及一第二油封92。基座10具有一第一柱孔11、一进油口 12及一出油口 13。在此,第一柱孔11位于 进油口 12与出油口 13之间。金属阀座20’设置于基座10的第一柱孔11之中,并且金属阀座20’具有一第二 柱孔23、一第一油道21及一第二油道22。第二柱孔23位于第一油道21与第二油道22之 间。第一油道21连通于基座10的进油口 12。第二油道22连通于基座10的出油口 13。扣环80套设于基座10与金属阀座20’之间,其可用来固定金属阀座20’。第一油封91套设于基座10与金属阀座20’之间,并且第一油封91位于进油口 12 与出油口 13之间,以将进油口 12隔离于出油口 13。第二油封92套设于基座10与金属阀座20’之间,并且第二油封92位于进油口 12 与扣环80之间,以防止第一柱孔11内的液压油(未显示)泄漏至基座10之外。固定座30连接于金属阀座20’。铁芯40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固定座30与金属阀座20’的第二柱孔23之中。压缩弹簧50连接于金属阀座20’与铁芯40之间,其可用来提供一压缩弹力。球形元件60连接于铁芯40,并且球形元件60对应于金属阀座20’的第二油道22。 在此,球形元件60的口径大于第二油道22的口径,以及球形元件60以可分离的方式抵住 阻塞金属阀座20’的第二油道22,以选择性地将第二柱孔23隔离于第二油道22,进而选择 性地将第一油道21 (或进油口 12)隔离于第二油道22(或出油口 13)。此外,球形元件60 可以是一钢珠的形式。电磁线圈70套设于固定座30之上,并且电磁线圈70围绕着铁芯40,其可用来驱 使铁芯40相对于金属阀座20’移动。当常开型电磁阀2处于正常未作动状态下时,球形元件60因压缩弹簧50所施加 的压缩弹力而无法抵住阻塞金属阀座20’的第二油道22,因而使得第一油道21 (或进油口 12)与第二油道22(或出油口 13)之间呈现导通的状态,如图2A所示。在另一方面,当常开型电磁阀2接收一外部讯号而作动时(亦即,当一电流通过电 磁线圈70时),电磁线圈70会对铁芯40产生激磁作用,因而使得铁芯40与金属阀座20, 彼此相吸,如图2B所示。此时,球形元件60会抵住阻塞金属阀座20’之第二油道22,因而 使得第一油道21 (或进油口 12)与第二油道22 (或出油口 13)之间呈现无法导通的状态。5然而,当此种习知的常开型电磁阀2停止接收外部讯号时,球形元件60必须克服 第二油道22的截面所承受的高液压才能分离于第二油道22。因此,常开型电磁阀2的作动 常会发生延迟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其可解决电磁阀的作动延迟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阀,其特 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柱孔、一进油口及一出油口,其中,该第一柱孔位于该进油 口与该出油口之间;一阀座,设置于该基座的该第一柱孔之中,并且具有一第二柱孔、一第 一油道及一第二油道,其中,该第二柱孔位于该第一油道与该第二油道之间,该第一油道连 通于该基座的该进油口,以及该第二油道连通于该基座的该出油口 ;一固定座,连接于该阀 座;一第一铁芯,固定于该固定座之中;一第二铁芯,以移动方式设置于该固定座与该阀座 的该第二柱孔之中;一压缩弹簧,连接于该第一铁芯与该第二铁芯之间;一弹性抵挡元件, 连接于该第二铁芯,并且对应于该阀座的该第二油道;一弹簧片,连接于该第二铁芯,并且 围绕该弹性抵挡元件,其中,该弹性抵挡元件是以可分离方式抵接于该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柱孔、一进油口及一出油口,其中,该第一柱孔位于该进油口与该出油口之间;一阀座,设置于该基座的该第一柱孔之中,并且具有一第二柱孔、一第一油道及一第二油道,其中,该第二柱孔位于该第一油道与该第二油道之间,该第一油道连通于该基座的该进油口,以及该第二油道连通于该基座的该出油口;一固定座,连接于该阀座;一第一铁芯,固定于该固定座之中;一第二铁芯,是以移动方式设置于该固定座与该阀座的该第二柱孔之中;一压缩弹簧,连接于该第一铁芯与该第二铁芯之间;一弹性抵挡元件,连接于该第二铁芯,并且对应于该阀座的该第二油道;一弹簧片,连接于该第二铁芯,并且围绕该弹性抵挡元件,其中,该弹性抵挡元件以可分离的方式抵接于该弹簧片,以驱使该弹簧片选择性将该第二柱孔隔离于该第二油道;以及一电磁线圈,套设于该固定座之上,并且围绕该第一铁芯及该第二铁芯,是用以驱使该第二铁芯相对于该第一铁芯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彬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