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64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8
本申请提供一种焙烧炉,包括:炉体、位于炉体上部的排烟仓、设置于炉体顶部的进料斗、位于炉体中下部的焙烧腔及与炉体底部连通的排料仓。进料斗的出口端贯穿排烟仓,排烟仓连通有排烟管,焙烧腔的一侧设置有燃烧枪,炉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管。进料斗的出口端通过固定杆连接有分料器,分料器为顶部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的无底圆锥壳体,圆锥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圆锥壳体的外侧壁上圆周分布有导流板。本申请增加了黄血盐钠的干燥除杂效率,减少了燃料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化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焙烧炉


技术介绍

1、黄血盐钠,又名亚铁氰化钠、六氰基铁钠、六氰合铁酸四钠,主要用作彩色感光材料冲洗加工的漂白定影液、彩色助剂、纤维处理助剂、化妆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

2、黄血盐钠的生产基本有硫酸亚铁法和铁粉法两种,硫酸亚铁法是指利用20%左右的氰化钠直接加入硫酸亚铁在85-90℃反应,然后过滤,蒸发浓缩,结晶,离心、烘干的工艺方法。铁粉法是指用铁粉与氰化钠在85-95℃直接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蒸发、浓缩,然后结晶、离心、烘干出成品黄血盐钠。

3、两种生产方法中均需要将生产的黄血盐钠进行烘干,去除黄血盐钠中的水分,使用焙烧炉不仅能够对黄血盐钠进行干燥,还能够在高温下对成品黄血盐钠中夹杂的少量有机物杂质除去。

4、现有的焙烧炉在进料时通常通过一根进料管道将物料输入焙烧炉,与经过天然气、燃油或煤等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接触,对物料进行干燥和/或焙烧,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将有机物杂质燃烧气化后随烟气排出,达到干燥除杂的目的。但现有的焙烧炉通过一根进料管道进料时,难免会出现下料不均匀的问题,导致待干燥黄血盐钠与高温气体接触不均匀,进而导致待干燥黄血盐钠干燥效率降低、焙烧炉的热利用率低的问题,而若要提高干燥效率,则需要增加燃料来保持焙烧炉内的热量,从而导致燃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焙烧炉,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上述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焙烧炉,包括:炉体、位于炉体上部的排烟仓、设置于炉体顶部的进料斗、位于炉体中下部的焙烧腔及与炉体底部连通的排料仓。

3、进料斗的出口端贯穿排烟仓,排烟仓连通有排烟管,焙烧腔的一侧设置有燃烧枪,炉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管。

4、进料斗的出口端通过固定杆连接有分料器,分料器为顶部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的无底圆锥壳体,圆锥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

5、可选的,圆锥壳体的外侧壁上圆周分布有导流板

6、可选的,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转动单元,转动单元包括转轴、设置在转轴外周的叶片及一端与转轴转动连接的轴承,轴承远离转轴的一端与炉体的内壁连接。

7、可选的,多组转动单元设置于分料器竖直方向的下方。

8、可选的,排烟仓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单元,进料斗的出口端贯穿过滤单元。

9、可选的,焙烧腔的下部设置有分布板,分布板上贯穿设置有进气口和下料口;

10、下料口的直径大于进气口的直径。

11、可选的,排烟管包括第一排烟支管和第二排烟支管。

12、第一排烟支管与进风管连通,第二排烟支管与烟气净化装置连通。

13、可选的,焙烧腔内设置有感温元件,第一排烟支管上设置有调节阀。

14、本申请提供的焙烧炉,实现了对黄血盐钠的高效干燥除杂的目的,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将待干燥黄血盐钠输入具有高温气体的焙烧腔内,实现了对待干燥黄血盐钠的干燥和除杂。通过设置分料器,使得待干燥黄血盐钠下落时,无底圆锥壳体的侧面对待干燥黄血盐钠进行初步散开。同时,圆锥壳体侧壁上的贯穿孔将待干燥黄血盐钠分割成多个下落路径,进一步提高待干燥黄血盐钠颗粒的表面积,增大与高温烟气的接触面积。

16、(2)通过圆锥壳体外侧壁上的导流板对下落过程中的待干燥黄血盐钠颗粒碰撞后进行导流,更进一步地提高黄血盐钠下料的均匀性,有利于黄血盐钠颗粒的水分的蒸发,同时使得附着于黄血盐钠上的有机杂质在高温下燃烧生成气体,达到对黄血盐钠的干燥和除杂的双重效果。

17、(3)通过将固定杆与无底圆锥壳体的顶部转动连接,使得无底圆锥壳体受力后,在水平面内进行旋转,这样设置使得对待干燥黄血盐钠下落过程中不仅起到分散作用,还能随无底圆锥壳体旋转,使得待干燥黄血盐钠一边旋转分料,一边下料,更进一步提高干燥除杂效率。也使得燃料的燃烧热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了燃料的使用,减少了烟气排放,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更有很好的环保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焙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位于所述炉体(1)上部的排烟仓(2)、设置于所述炉体(1)顶部的进料斗(3)、位于所述炉体(1)中下部的焙烧腔(4)及与所述炉体(1)底部连通的排料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壳体(330)的外侧壁上圆周分布有导流板(3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转动单元(120),所述转动单元(120)包括转轴(121)、设置在所述转轴(121)外周的叶片(122)及一端与所述转轴(121)转动连接的轴承(123),所述轴承(123)远离所述转轴(121)的一端与所述炉体(1)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焙烧炉,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转动单元(120)设置于所述分料器(320)竖直方向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仓(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单元(6),所述进料斗(3)的出口端贯穿所述过滤单元(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腔(4)的下部设置有分布板(7),所述分布板(7)上贯穿设置有进气口(710)和下料口(72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210)包括第一排烟支管(211)和第二排烟支管(2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腔(4)内设置有感温元件(130),所述第一排烟支管(211)上设置有调节阀(2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焙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位于所述炉体(1)上部的排烟仓(2)、设置于所述炉体(1)顶部的进料斗(3)、位于所述炉体(1)中下部的焙烧腔(4)及与所述炉体(1)底部连通的排料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壳体(330)的外侧壁上圆周分布有导流板(3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转动单元(120),所述转动单元(120)包括转轴(121)、设置在所述转轴(121)外周的叶片(122)及一端与所述转轴(121)转动连接的轴承(123),所述轴承(123)远离所述转轴(121)的一端与所述炉体(1)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焙烧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胡勇孟毓江苏涛许多龙栾圣吉李庭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紫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