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开关的动触头及双断点旋转隔离开关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开关的动触头及双断点旋转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362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开关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旋转中心点,以旋转中心点反向对称发射轴线y,所述动触头从旋转中心点沿轴线y向两侧延伸出两端部,两端部均设置有作为接触导电用的凸起和作为转移电弧并拉长电弧用的凸起状引弧部,所述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分别分布在轴线y的两侧,两端部的凸起延伸方向相反设置,两端部的凸起状引弧部和接触导电用凸起形状可以不完全相同。还公开一种包括所述动触头的双断点旋转隔离开关,所述隔离开关在动触头电弧区增设有绝缘通道,用于产气和收窄电弧,本申请的动触头能够满足较高额定工作电压下可靠分断电弧,提高电开关的分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开关的动触头及双断点旋转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1、开关是能接通、承载以及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也能在规定的非正常电路条件下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分断电流的一种电器。

2、随着我国新能源的推广,旋转隔离开关被广泛的应用于光伏、风电等电力系统中,利用旋转隔离开关实现支线电路的闭合及断开。在隔离开关的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时会产生电弧放电,电弧会对动、静触头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进而降低旋转隔离开关的分断性能。所以如若电弧不能快速有效熄灭,会使断开电路的时间延长,对隔离开关及负载设备的使用带来隐患,甚至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在有限空间内,为满足小型化、高分断的市场需求,许多生产厂家通过在隔离开关内设置小于或等于开关动触头、静触头之间开距的灭弧室和设置永磁铁相结合来分隔电弧和吹长电弧的方式来提高灭弧能力,但是由于永磁铁具有方向性,在开关的动触头两端部周围设置的永磁铁在顺逆通过电流时只起到一半作用,致使不能分断更高电压的电流,不能适应大容量电力装备的小型化、大功率化的发展。故此,函需一种能将电弧转移并更大拉长的动触头。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开关的动触头及电开关,通过在动触头上设置作为接触导电用的凸起和作为引导电弧用的凸起状引弧部,更大的拉长电弧,以满足较高额定工作电压下可靠分断电弧,可有效克服上述问题的至少之一。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开关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旋转中心点,以旋转中心点反向对称发射轴线(y),所述动触头沿轴线(y)向两侧延伸并在端部设置与轴线(y)呈一定角度作为接触导电用的凸起和作为转移和拉长电弧用的凸起状引弧部,端部的所述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分布在轴线(y)的两侧,所述动触头两端的凸起各自延伸方向相反设置。

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两端的凸起状引弧部各自延伸方向相反设置。

5、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与旋转中心点的连线和所述轴线(y)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不小于20°且不大于70°,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与旋转中心点的连线和轴线(y)之间形成的夹角β不大于60°。以此方式有效控制动触头凸起导电部位与凸起状引弧部的距离,确保电弧可以更大地拉长及有效的将电弧从凸起导电部位转移至凸起状引弧部。

6、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绕旋转中心点旋转运动时,所述凸起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的旋转半径小于或等于或大于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的旋转半径。以此方式确保在电弧完成转移后,凸起状引弧部可以有效地拉长电弧,保护动触头凸起的导电部位不被电弧腐蚀。

7、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形状为方形、圆形、弧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一种或其中二种以上形状的任意组合。

8、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状引弧部的形状为方形、圆形、弧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一种或其中二种以上形状的任意组合。

9、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两端设置的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结构形状相同或不相同。

10、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为单个动触头片或者为至少由两个旋转中心点同心设置的动触头片叠设而成。

1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片包括动触头片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动触头片主体部端部的所述凸起以及所述凸起状引弧部。

12、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一体化设置在动触头片主体部上或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与所述动触头片主体部分体设置,所述凸起状引弧部通过铆接、焊接、紧固方式与所述动触头片主体部机械连接。

1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为单个所述动触头片时,所述动触头片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

14、在上述实施例中,动触头绕旋转中心转动,使得动触头两端的凸起分别插入两个独立静触头导电端弹性开口,实现动触头、静触头两端导电部位同时接触和断开,实现双断点分断,很好的降低断口开断电压。静触头导电端的弹性开口可以很好地将动触头导电凸起夹紧,保证电开关良好的导电接触性能。

15、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由多个所述动触头片叠加组成时,每个所述动触头片的两端均设置所述凸起,至少一个所述动触头片的两端设置所述凸起状引弧部,或者多个所述动触头片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的一端设置凸起状引弧部,至少其中另一个的另一端设置凸起状引弧部。

16、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片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凸台或卡槽。

17、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片的中心部设置有圆形、方形或半圆形的孔。

18、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动触头片的中心部设置有垂直于动触头旋转平面的凸块或凹槽。

19、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片的中部所设置的特征均是为了限定动触头的旋转中心,保证动触头上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符合我们设计的旋转路径。

20、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由多个动触头片组成时,相邻动触头片两端部的凸起之间具有间隙,至少一个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位于相邻的两个动触头片之间。

21、在上述实施例中,动触头绕旋转中心转动,使得动触头两端的凸起分别插入静触头导电端弹性开口,实现动、静触头两端导电部位同时接触和断开,实现双断点分断,很好的降低断口开断电压。

22、动触头两端部凸起之间的间隙形成弹性开口分别与两个独立静触头导电端配合,电开关合/分闸时,动触头旋转运动,实现动、静触头两端导电部位同时接触和断开,实现双断点分断,很好的降低断口开断电压。动触头两端凸起之间的所述弹性开口可以很好地将静触头导电端夹紧,保证电开关良好的导电接触性能。

2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由多个动触头片组成时,所述动触头片上的凸起状引弧部通过拍扁或者折弯的方式向与之相邻的动触头片靠拢。能够有效收窄电弧,增加电弧电压,加速电弧熄灭。

2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上还设置有自所述凸起状引弧部的外边缘向远离所述旋转中心点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状延伸部。

2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双断点旋转隔离开关,包括所述的动触头、绝缘外壳、静触头、金属栅片叠层的灭弧室、操作机构,所述动触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静触头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静触头的端部设置有与凸起接通的导电端,所述动触头水平旋转,使所述动触头两端凸起分别与所述两个独立静触头的导电端同时接触或分离。

26、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灭弧室之间设置有产气绝缘件,所述产气绝缘件平行于动触头两端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旋转路径的上下区域设置,形成空气气道,所述气道的宽度窄于灭弧室中金属栅片的宽度。

27、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隔离开关采用双断点的工作方式,分断时会产生电弧,通过增设产气绝缘件,可以收窄电弧,有利于电弧快速熄灭,产生的惰性气体可以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开关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旋转中心点,以旋转中心点反向对称发射轴线y,所述动触头沿轴线y向两侧延伸并在端部设置与轴线y呈一定角度作为接触导电用的凸起和作为转移和拉长电弧用的凸起状引弧部,端部的所述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分布在轴线y的两侧,所述动触头两端的凸起各自延伸方向相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两端的凸起状引弧部各自延伸方向相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与旋转中心点的连线和所述轴线y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不小于20°且不大于70°,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与旋转中心点的连线和轴线y之间形成的夹角β不大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绕旋转中心点旋转运动时,所述凸起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的旋转半径小于或等于或大于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的旋转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形状为方形、圆形、弧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一种或其中二种以上形状的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状引弧部的形状为方形、圆形、弧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一种或其中二种以上形状的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两端设置的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结构形状相同或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为单个动触头片或者为至少由两个旋转中心点同心设置的动触头片叠设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片包括动触头片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动触头片主体部端部的所述凸起以及所述凸起状引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一体化设置在动触头片主体部上或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与所述动触头片主体部分体设置,所述凸起状引弧部通过铆接、焊接、紧固方式与所述动触头片主体部机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为单个所述动触头片时,所述动触头片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由多个所述动触头片叠加组成时,每个所述动触头片的两端均设置所述凸起,至少一个所述动触头片的两端设置所述凸起状引弧部,或者多个所述动触头片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的一端设置凸起状引弧部,至少其中另一个的另一端设置凸起状引弧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片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凸台或卡槽。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片的中心部设置有圆形、方形或半圆形的孔。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动触头片的中心部设置有垂直于动触头旋转平面的凸块或凹槽。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由多个动触头片组成时,相邻动触头片两端部的凸起之间具有间隙,至少一个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位于相邻的两个动触头片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动触头片上的凸起状引弧部通过拍扁或者折弯的方式向与之相邻的动触头片靠拢。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上还设置有自所述凸起状引弧部的外边缘向远离所述旋转中心点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状延伸部。

19.一种双断点旋转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动触头、绝缘外壳、静触头、金属栅片叠层的灭弧室、操作机构,所述动触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静触头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静触头的端部设置有与凸起接通的导电端,所述动触头水平旋转,使所述动触头两端凸起分别与两个独立的所述静触头的导电端接触或分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断点旋转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灭弧室之间设置有产气绝缘件,所述产气绝缘件平行于动触头两端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旋转路径的上下区域设置,形成空气气道,所述空气气道的宽度窄于灭弧室中金属栅片的宽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断点旋转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栅片叠层的灭弧室的临近所述静触头或远离所述静触头的至少一端部设置有引弧金属栅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双断点旋转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临近所述静触头一端的引弧金属栅片与所述静触头呈锐角设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或21或22所述的双断点旋转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开关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旋转中心点,以旋转中心点反向对称发射轴线y,所述动触头沿轴线y向两侧延伸并在端部设置与轴线y呈一定角度作为接触导电用的凸起和作为转移和拉长电弧用的凸起状引弧部,端部的所述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分布在轴线y的两侧,所述动触头两端的凸起各自延伸方向相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两端的凸起状引弧部各自延伸方向相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与旋转中心点的连线和所述轴线y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不小于20°且不大于70°,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与旋转中心点的连线和轴线y之间形成的夹角β不大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绕旋转中心点旋转运动时,所述凸起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的旋转半径小于或等于或大于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上距离旋转中心点最远一点的旋转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形状为方形、圆形、弧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一种或其中二种以上形状的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状引弧部的形状为方形、圆形、弧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一种或其中二种以上形状的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两端设置的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结构形状相同或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为单个动触头片或者为至少由两个旋转中心点同心设置的动触头片叠设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片包括动触头片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动触头片主体部端部的所述凸起以及所述凸起状引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一体化设置在动触头片主体部上或所述凸起状引弧部与所述动触头片主体部分体设置,所述凸起状引弧部通过铆接、焊接、紧固方式与所述动触头片主体部机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为单个所述动触头片时,所述动触头片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凸起和凸起状引弧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由多个所述动触头片叠加组成时,每个所述动触头片的两端均设置所述凸起,至少一个所述动触头片的两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添梁英杰寇籍苏文冉周彬南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首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