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涡轮增压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涡轮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29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1),其具有被配置为压缩内燃机的新鲜空气的压缩机装置(2),压缩机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新鲜空气入口(201)和新鲜空气出口(202)的压缩机壳体(20),其中至少一个压缩机叶轮(32)布置在压缩机壳体(20)内,涡轮增压器(1)还具有至少一个用于驱动压缩机装置(2)的废气涡轮(3),其具有至少一个具有废气入口(301)和废气出口(302)的涡轮壳体(30),其中至少一个涡轮叶轮(32)布置在涡轮壳体(30)内,并且还具有加热催化转化器(4),其被配置为用新鲜空气和/或废气至少部分地转化所供应的燃料,其中加热催化转化器(4)包括具有气体入口(401)、气体出口(402)和燃料入口(403)的催化转化器壳体(40),其中一方面催化转化器壳体(40)、另一方面压缩机壳体(20)和/或涡轮壳体(30)在至少一个部件表面上热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增压器(1),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还包括第一溢流通道(15),所述第一溢流通道(15)具有第一端(151)和与其相对的第二端(152),其中所述第一端(151)连接至所述涡轮壳体(30)的所述废气入口(301),所述第二端(152)连接至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的所述气体入口(401)。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还包括第二溢流通道(25),所述第二溢流通道(25)具有第一端(251)和与其相对的第二端(252)的,其中所述第一端(251)连接至所述压缩机壳体(20)的所述新鲜空气出口(202),所述第二端(252)连接至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的所述气体入口(40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还包括第三溢流通道(35),所述第三溢流通道(35)具有第一端(351)和与其相对的第二端(352),其中所述第一端(351)连接至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的所述气体入口(402),所述第二端(352)连接至所述涡轮壳体(30)的所述废气出口(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喷嘴(353)布置在所述第三溢流通道(35)的第二端(3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溢流通道(15)和/或在所述第二溢流通道(25)和/或在所述第三溢流通道(35)中存在双向阀(5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还包括具有三个入口/出口的三向阀(53),所述第一溢流通道(15)、所述第二溢流通道(25)以及所述气体入口(401)连接到所述三向阀(5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的至少一个部件(421、422)与所述压缩机壳体(20)或所述涡轮壳体(30)制造成为一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的至少一个部件(42)与所述压缩机壳体(20)和所述涡轮壳体(30)制造成为一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通道(15)和/或所述第二溢流通道(25)和/或所述第三溢流通道(35),至少分区段地设计为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中和/或所述压缩机壳体(20)中和/或所述涡轮壳体(30)中的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当废气流经所述涡轮壳体(30)时,约0.5kW至约6kW或约1kW至约4kW或约0.5kW至约3kW的热流,能够通过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与所述压缩机壳体(20)和/或所述涡轮壳体(30)之间的热接触而被引入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以及所述压缩机壳体(20)或所述涡轮壳体(30)中的至少一个被制造为铸件。

13.一种改造具有涡轮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涡轮增压器(1),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还包括第一溢流通道(15),所述第一溢流通道(15)具有第一端(151)和与其相对的第二端(152),其中所述第一端(151)连接至所述涡轮壳体(30)的所述废气入口(301),所述第二端(152)连接至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的所述气体入口(401)。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还包括第二溢流通道(25),所述第二溢流通道(25)具有第一端(251)和与其相对的第二端(252)的,其中所述第一端(251)连接至所述压缩机壳体(20)的所述新鲜空气出口(202),所述第二端(252)连接至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的所述气体入口(40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还包括第三溢流通道(35),所述第三溢流通道(35)具有第一端(351)和与其相对的第二端(352),其中所述第一端(351)连接至所述催化转化器壳体(40)的所述气体入口(402),所述第二端(352)连接至所述涡轮壳体(30)的所述废气出口(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喷嘴(353)布置在所述第三溢流通道(35)的第二端(3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溢流通道(15)和/或在所述第二溢流通道(25)和/或在所述第三溢流通道(35)中存在双向阀(5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史泽洛克保罗·比特尔贝恩德·丹克特
申请(专利权)人: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