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203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该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包括壳体机构、壳内支撑机构、逆变器本体、散热升降机构、联动刮除机构与翻转调节机构,壳体机构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壳体机构内开设有中空腔体,本案通过散热升降机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有效地降低逆变器内部温度,防止过热对设备的损坏,联动刮除机构能够清除进风滤网顶部的灰尘,避免灰尘积累影响冷却风机的正常工作,翻转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冷却风机的进风通道,优化散热效率,通过将内部的风循环调节为外部的风循环能够大大提高其散热效率,提高能耗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


技术介绍

1、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许多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运行在交流电下,而许多可再生能源系统产生的电力通常是直流电,逆变器在这种情况下起到关键作用,它能够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以供应给家庭、工业设备和公共电力网络的交流电。现阶段的逆变器在长期使用时产生的较高热量无法及时排出,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包括壳体机构、壳内支撑机构、逆变器本体、散热升降机构、联动刮除机构与翻转调节机构,壳体机构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壳体机构内开设有中空腔体,壳内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支撑柱、安装支撑底板、分隔顶板与分隔底板,两个安装支撑柱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一侧侧壁的底部,安装支撑底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安装支撑柱的顶部,分隔顶板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一侧侧壁的上部,且分隔顶板位于安装支撑底板的上方,分隔底板为l形板,且分隔底板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的底部,逆变器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于分隔顶板的一侧侧壁上,且逆变器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撑底板的一侧侧壁上,散热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组件与两个散热组件,升降驱动组件安装于中空腔体底部的一侧,两个散热组件固定安装于升降驱动组件的一侧侧壁的两端上,且两个散热组件贴设于逆变器本体的两侧侧壁上,联动刮除机构固定安装于分隔底板的顶部,翻转调节机构安装于分隔底板上。

4、优选地,壳体机构包括逆变器壳体与转动门,逆变器壳体固定安装于地面上,中空腔体开设于逆变器壳体的前侧壁,转动门转动安装于中空腔体的侧壁上,且转动门封闭中空腔体,逆变器壳体的相对两侧开设有若干个对流通风槽。

5、优选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升降螺旋杆、升降移动板与第一锥齿轮,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分隔顶板的顶部,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分隔顶板,升降螺旋杆的底部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的底部,且升降螺旋杆的顶部固定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升降螺旋杆贯穿分隔底板,升降移动板螺纹安装于升降螺旋杆的下部,第一锥齿轮固定安装于升降螺旋杆的底部。

6、优选地,散热组件包括升降刮板与若干个楔形散热片,升降刮板固定安装于升降移动板一侧侧壁的一端上,且升降刮板贴设于逆变器本体的一侧侧壁上,若干个楔形散热片等间隔安装于升降刮板远离逆变器本体的一侧侧壁上,若干个楔形散热片的长度不同,若干个楔形散热片的长度从分隔底板到分隔顶板的方向依次增大,且楔形散热片远离升降刮板的一侧形成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与升降刮板之间的距离从分隔底板到分隔顶板的方向逐渐增加。

7、优选地,壳内支撑机构还包括冷却风机、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与第三进风引导板,冷却风机、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与第三进风引导板均安装于中空腔体的底部,且冷却风机位于逆变器本体的下方,分隔底板的中部开设有风机安装槽,冷却风机穿过设于风机安装槽内,冷却风机朝向转动门的一侧开设有风机进风口,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冷却风机朝向转动门的一侧侧壁上,且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位于风机进风口的两侧,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远离冷却风机的一端,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逆变器壳体的相对两个侧壁上,第三进风引导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逆变器壳体的相对两个侧壁上,且第三进风引导板与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平行设置,逆变器壳体的相对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备用进风口,第三进风引导板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备用进风口内,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备用进风口内。

8、优选地,联动刮除机构包括第一联动板、第二联动板、联动螺旋杆、联动刮块与第二锥齿轮,第一联动板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撑底板的底部,第二联动板固定安装于分隔底板顶部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联动螺旋杆的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联动板朝向第一联动板的一侧侧壁上,且联动螺旋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联动板,联动螺旋杆与第一联动板转动配合设置,联动刮块螺纹安装于联动螺旋杆上,且位于靠近第二联动板的一端,联动刮块滑动设置于分隔底板顶部,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于联动螺旋杆远离第二联动板的一端,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9、优选地,分隔底板顶部的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内部进风槽,且内部进风槽位于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之间的上方,内部进风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风滤网,联动刮块的底部形成有刮除斜面,刮除斜面与分隔底板之间的距离朝第二锥齿轮的方向逐渐增大,联动刮块上的刮除斜面用于刮除进风滤网顶部的灰尘。

10、优选地,翻转调节机构包括联动转轴、联动翻转板与弧形气囊,联动转轴转动安装于分隔底板的底部,联动翻转板固定安装于联动转轴的底部,且联动翻转板位于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之间,弧形气囊固定安装于联动翻转板朝向冷却风机的一侧侧壁上,且弧形气囊朝向冷却风机的一侧拱起。

11、优选地,联动刮块的一侧侧壁底部凸设有联动齿板,联动齿板的底部凸设有若干齿块,分隔底板的顶部开设有齿轮收容槽,且齿轮收容槽与联动齿板的齿块对应设置,联动转轴的一端延伸至齿轮收容槽内,翻转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固定安装于联动转轴位于齿轮收容槽内的一端,第二齿轮转动安装于齿轮收容槽的相对两个侧壁上,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的顶部位于齿轮收容槽的上方,联动刮块移动时,联动齿板能够通过若干齿块与第二齿轮的顶部啮合,联动齿板的底部还凸设有抵持条,且抵持条位于若干齿块远离第二齿轮的一侧。

12、优选地,弧形气囊朝向冷却风机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分隔底板的顶部开设有梯形槽,且梯形槽位于内部进风槽与风机安装槽之间,逆变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冷却风机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13、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中空腔体的温度,从而能够及时调节散热措施,确保逆变器处于安全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散热升降机构能够部分与逆变器本体贴合,从而在工作过程中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有效地降低逆变器内部温度,防止过热对设备的损坏,联动刮除机构能够清除进风滤网顶部的灰尘,确保进风效率,避免灰尘积累影响冷却风机的正常工作,保证系统持续高效运行,翻转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冷却风机的进风通道,优化散热效率,通过将内部的风循环调节为外部的风循环能够大大提高其散热效率,提高能耗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15、2.通过对流通风槽和楔形散热片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带走逆变器本体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逆变器本体的温度,提高逆变器本体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故障概率,通过设置若干个楔形散热片增加散热面积,提高逆变器本体的散热效率,使得逆变器本体能够更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机构(10)、壳内支撑机构(20)、逆变器本体(30)、散热升降机构(40)、联动刮除机构(50)与翻转调节机构(60),壳体机构(10)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壳体机构(10)内开设有中空腔体(111),壳内支撑机构(20)包括两个安装支撑柱(21)、安装支撑底板(22)、分隔顶板(23)与分隔底板(24),两个安装支撑柱(21)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111)一侧侧壁的底部,安装支撑底板(2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安装支撑柱(21)的顶部,分隔顶板(23)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111)一侧侧壁的上部,且分隔顶板(23)位于安装支撑底板(22)的上方,分隔底板(24)为L形板,且分隔底板(24)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111)的底部,逆变器本体(30)的顶部固定安装于分隔顶板(23)的一侧侧壁上,且逆变器本体(30)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撑底板(22)的一侧侧壁上,散热升降机构(40)包括升降驱动组件(41)与两个散热组件(42),升降驱动组件(41)安装于中空腔体(111)底部的一侧,两个散热组件(42)固定安装于升降驱动组件(41)的一侧侧壁的两端上,且两个散热组件(42)贴设于逆变器本体(30)的两侧侧壁上,联动刮除机构(50)固定安装于分隔底板(24)的顶部,翻转调节机构(60)安装于分隔底板(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壳体机构(10)包括逆变器壳体(11)与转动门(12),逆变器壳体(11)固定安装于地面上,中空腔体(111)开设于逆变器壳体(11)的前侧壁,转动门(12)转动安装于中空腔体(111)的侧壁上,且转动门(12)封闭中空腔体(111),逆变器壳体(11)的相对两侧开设有若干个对流通风槽(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升降驱动组件(41)包括驱动电机(411)、升降螺旋杆(412)、升降移动板(413)与第一锥齿轮(414),驱动电机(411)固定安装于分隔顶板(23)的顶部,且驱动电机(411)的输出轴贯穿分隔顶板(23),升降螺旋杆(412)的底部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111)的底部,且升降螺旋杆(412)的顶部固定安装于驱动电机(411)的输出轴上,升降螺旋杆(412)贯穿分隔底板(24),升降移动板(413)螺纹安装于升降螺旋杆(412)的下部,第一锥齿轮(414)固定安装于升降螺旋杆(412)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散热组件(42)包括升降刮板(421)与若干个楔形散热片(422),升降刮板(421)固定安装于升降移动板(413)一侧侧壁的一端上,且升降刮板(421)贴设于逆变器本体(30)的一侧侧壁上,若干个楔形散热片(422)等间隔安装于升降刮板(421)远离逆变器本体(30)的一侧侧壁上,若干个楔形散热片(422)的长度不同,若干个楔形散热片(422)的长度从分隔底板(24)到分隔顶板(23)的方向依次增大,且楔形散热片(422)远离升降刮板(421)的一侧形成有引导斜面(423),引导斜面(423)与升降刮板(421)之间的距离从分隔底板(24)到分隔顶板(23)的方向逐渐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壳内支撑机构(20)还包括冷却风机(25)、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26)、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27)与第三进风引导板(28),冷却风机(25)、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26)、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27)与第三进风引导板(28)均安装于中空腔体(111)的底部,且冷却风机(25)位于逆变器本体(30)的下方,分隔底板(24)的中部开设有风机安装槽,冷却风机(25)穿过设于风机安装槽内,冷却风机(25)朝向转动门(12)的一侧开设有风机进风口(251),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26)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冷却风机(25)朝向转动门(12)的一侧侧壁上,且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26)位于风机进风口(251)的两侧,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27)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26)远离冷却风机(25)的一端,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27)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逆变器壳体(11)的相对两个侧壁上,第三进风引导板(28)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逆变器壳体(11)的相对两个侧壁上,且第三进风引导板(28)与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27)平行设置,逆变器壳体(11)的相对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备用进风口(114),第三进风引导板(28)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备用进风口(114)内,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27)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备用进风口(114)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机构(10)、壳内支撑机构(20)、逆变器本体(30)、散热升降机构(40)、联动刮除机构(50)与翻转调节机构(60),壳体机构(10)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壳体机构(10)内开设有中空腔体(111),壳内支撑机构(20)包括两个安装支撑柱(21)、安装支撑底板(22)、分隔顶板(23)与分隔底板(24),两个安装支撑柱(21)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111)一侧侧壁的底部,安装支撑底板(2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安装支撑柱(21)的顶部,分隔顶板(23)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111)一侧侧壁的上部,且分隔顶板(23)位于安装支撑底板(22)的上方,分隔底板(24)为l形板,且分隔底板(24)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111)的底部,逆变器本体(30)的顶部固定安装于分隔顶板(23)的一侧侧壁上,且逆变器本体(30)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撑底板(22)的一侧侧壁上,散热升降机构(40)包括升降驱动组件(41)与两个散热组件(42),升降驱动组件(41)安装于中空腔体(111)底部的一侧,两个散热组件(42)固定安装于升降驱动组件(41)的一侧侧壁的两端上,且两个散热组件(42)贴设于逆变器本体(30)的两侧侧壁上,联动刮除机构(50)固定安装于分隔底板(24)的顶部,翻转调节机构(60)安装于分隔底板(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壳体机构(10)包括逆变器壳体(11)与转动门(12),逆变器壳体(11)固定安装于地面上,中空腔体(111)开设于逆变器壳体(11)的前侧壁,转动门(12)转动安装于中空腔体(111)的侧壁上,且转动门(12)封闭中空腔体(111),逆变器壳体(11)的相对两侧开设有若干个对流通风槽(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升降驱动组件(41)包括驱动电机(411)、升降螺旋杆(412)、升降移动板(413)与第一锥齿轮(414),驱动电机(411)固定安装于分隔顶板(23)的顶部,且驱动电机(411)的输出轴贯穿分隔顶板(23),升降螺旋杆(412)的底部固定安装于中空腔体(111)的底部,且升降螺旋杆(412)的顶部固定安装于驱动电机(411)的输出轴上,升降螺旋杆(412)贯穿分隔底板(24),升降移动板(413)螺纹安装于升降螺旋杆(412)的下部,第一锥齿轮(414)固定安装于升降螺旋杆(412)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散热组件(42)包括升降刮板(421)与若干个楔形散热片(422),升降刮板(421)固定安装于升降移动板(413)一侧侧壁的一端上,且升降刮板(421)贴设于逆变器本体(30)的一侧侧壁上,若干个楔形散热片(422)等间隔安装于升降刮板(421)远离逆变器本体(30)的一侧侧壁上,若干个楔形散热片(422)的长度不同,若干个楔形散热片(422)的长度从分隔底板(24)到分隔顶板(23)的方向依次增大,且楔形散热片(422)远离升降刮板(421)的一侧形成有引导斜面(423),引导斜面(423)与升降刮板(421)之间的距离从分隔底板(24)到分隔顶板(23)的方向逐渐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宽电压输入的升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壳内支撑机构(20)还包括冷却风机(25)、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26)、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27)与第三进风引导板(28),冷却风机(25)、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26)、两个第二进风引导板(27)与第三进风引导板(28)均安装于中空腔体(111)的底部,且冷却风机(25)位于逆变器本体(30)的下方,分隔底板(24)的中部开设有风机安装槽,冷却风机(25)穿过设于风机安装槽内,冷却风机(25)朝向转动门(12)的一侧开设有风机进风口(251),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26)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冷却风机(25)朝向转动门(12)的一侧侧壁上,且两个第一进风引导板(26)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旺薛莹刘玉军赵春生李庆才王菁冯云杨丽华付友维郑阳李瑞萍刘艳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智诚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