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513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5
本技术涉及锅炉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软水箱,所述软水箱的颞部设置有交换机构,所述软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交换机构包括螺旋换热器,所述螺旋换热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管道和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侧外壁与过滤箱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本技术中,通过膜除氧器、螺旋换热器、余热锅炉和软水箱的配合设置,使得该装置简单,可靠,维护方便;通过低温膜除氧器,软水经过膜除氧器后进入软水箱,在软水箱内设置螺旋换热器,锅炉的定期排污水通过螺旋换热器,与软水进行热交换,排污水温度降至100℃以下后排放,排污水的余热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余热回收,尤其涉及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化学能和电能,锅炉输出是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进行使用,或者再通过发电机将转环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进行使用。

2、目前锅炉的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一般采用排污扩容器,排污扩容器与锅炉的排污口连接,将锅炉的排污水减压扩容,排污水在排污扩容器内绝热膨胀分离为二次蒸汽和废热水,然后排放,一般定期排污扩容器不设置余热回收装置,二次蒸汽和热水直接排放,但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定期排污水的余热没有回收,浪费能源;2、低温天气,排污扩容器周边都是蒸汽,视觉效果不佳,故而需要全新的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软水箱,所述软水箱的颞部设置有交换机构,所述软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

3、所述交换机构包括螺旋换热器,所述螺旋换热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管道和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侧外壁与过滤箱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换热器的一端位于管道的一侧上端,所述螺旋换热器的另一侧位于排污管的一侧下端。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滑槽,多个所述滑槽分别设置在过滤箱的内壁两侧,上下两侧两个所述滑槽的相近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过滤箱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拉门,所述拉门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软水箱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温度探测计。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软水箱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膜除氧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软水箱的外壁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泵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余热锅炉。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余热锅炉的外壁一侧,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螺旋换热器的一端上,所述管道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排污阀。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过滤箱的底部一侧设置连接有出水口。

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中,通过膜除氧器、螺旋换热器、余热锅炉和软水箱的配合设置,使得该装置简单,可靠,维护方便;系统初期投资小,无特殊新增设备;采用该方案,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烟气余热,节能降耗,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大大降低运行成本,通过低温膜除氧器,软水经过膜除氧器后进入软水箱,在软水箱内设置螺旋换热器,锅炉的定期排污水通过螺旋换热器,与软水进行热交换,排污水温度降至100℃以下后排放,排污水的余热得到充分利用,软水被排污水加热,能起到热力除氧的作用,提高综合除氧效率。

18、2、本技术中,通过过滤机构的设置,使得排污水能够在排放时得到一定的过滤,避免污染环境,通过双层活性炭吸附板的设置,对排污水进行过滤,避免排出后对环境做成影响,通过滑槽和拉门的配合设置,使得活性炭吸附板能够便于维护和拆装,便捷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软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箱(1)的颞部设置有交换机构,所述软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12),所述过滤箱(1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滑槽(13),多个所述滑槽(13)分别设置在过滤箱(12)的内壁两侧,上下两侧两个所述滑槽(13)的相近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14),所述过滤箱(12)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拉门(15),所述拉门(1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箱(1)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温度探测计(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箱(1)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膜除氧器(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箱(1)的外壁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泵体(4),所述泵体(4)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5),所述泵体(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6),所述输出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余热锅炉(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余热锅炉(7)的外壁一侧,所述管道(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螺旋换热器(10)的一端上,所述管道(8)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排污阀(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2)的底部一侧设置连接有出水口(16)。

...

【技术特征摘要】

1.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软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箱(1)的颞部设置有交换机构,所述软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12),所述过滤箱(1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滑槽(13),多个所述滑槽(13)分别设置在过滤箱(12)的内壁两侧,上下两侧两个所述滑槽(13)的相近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14),所述过滤箱(12)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拉门(15),所述拉门(1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箱(1)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温度探测计(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国红张寿康涂多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道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