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换热器的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11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5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换热器的包装结构,柔性换热器包括柔性基底和换热管,换热管设置在柔性基底上,包装结构设有支撑件,柔性换热器包裹在支撑件内,支撑件的两端伸出柔性换热器。本申请能够增强柔性换热器的包装防护强度,防止柔性换热器在存储、搬运及运输过程出现的振动、冲撞产生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换热器的包装结构,适用于柔性换热器的包装和运输。


技术介绍

1、由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换热器通常会采用金属管或者金属板来制作,如板管式换热器管内流动换热介质,管外的板可以增大换热面积。但金属管或者金属板都具有很大的刚度和强度,当金属管或者金属板用到大平面自然对流换热器时,由于其不能折叠,因此会造成包装和运输的困难。

2、申请人在先申请中的柔性换热器包括直径小于4mm甚至小于1mm的金属换热管,该换热管设置在柔性基层上,柔性基层的厚度可以做的很薄,此时换热器具有很好的柔性,柔性基层起到支撑及保护金属换热管的作用。柔性换热器可以进行盘卷,最终形成螺旋盘卷结构。但限于柔性换热器的尺寸较小,其强度与刚性也很有限,在搬运及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振动、冲撞等容易对柔性换热器造成损坏。包装时,可以按照图1中从左向右的方向卷成圆筒状放置。如果直接将柔性换热器卷起后放置,一方面柔性换热器的接触面部位会相互摩擦,可能会损坏换热管。另一方面,卷起后堆放时,要么每卷柔性换热器叠放堆积,此时仍然存在压坏换热器的可能;要么每卷柔性换热器竖向放置,此时柔性换热器的集管会与地面接触,也会发生磨损。

3、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柔性换热器的包装结构,其能够很好地避免柔性换热器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柔性换热器的包装结构,其能够增强柔性换热器的包装防护强度,防止柔性换热器在存储、搬运及运输过程出现的振动、冲撞产生的损坏。

2、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换热器的包装结构,所述柔性换热器包括柔性基底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包装结构设有支撑件,所述柔性换热器包裹在所述支撑件内,所述支撑件的两端伸出所述柔性换热器。

3、一方面,所述包装结构可以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可以设有上盖和下盖,所述柔性换热器与所述支撑件可以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内部;所述支撑件可以与所述防护罩的上盖和下盖接触。

4、另一方面,所述支撑件可以由基板冲切和折叠形成,所述支撑件可以包括位于中间的平板和位于所述平板两侧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高于所述平板,所述柔性换热器可以放置在所述平板上;所述支撑部可以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底框部、内框部、顶框部和外框部折叠形成,所述底框部和所述内框部、所述内框部和所述顶框部、所述顶框部和所述外框部、所述外框部和所述平板之间分别设有折痕,其中在所述内框部、所述顶框部和所述外框部的对应部位分别设有开口;所述支撑部也可以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内框部、顶框部和外框部折叠形成,所述内框部和所述顶框部、所述顶框部和所述外框部、所述外框部和所述平板之间分别设有折痕,其中在所述内框部、所述顶框部和所述外框部的对应部位分别设有开口;所述柔性换热器的所述换热管可以并行设置在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之间,所述第一集管和所述第二集管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内部;所述换热管可以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的内部或者部分露出所述柔性基底,所述换热管的当量直径可以为0.2~2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换热器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换热器包括柔性基底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包装结构设有支撑件,所述柔性换热器包裹在所述支撑件内,所述支撑件的两端伸出所述柔性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结构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有上盖和下盖,所述柔性换热器与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防护罩的上盖和下盖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由基板冲切和折叠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位于中间的平板和位于所述平板两侧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高于所述平板,所述柔性换热器放置在所述平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底框部、内框部、顶框部和外框部折叠形成,所述底框部和所述内框部、所述内框部和所述顶框部、所述顶框部和所述外框部、所述外框部和所述平板之间分别设有折痕,其中在所述内框部、所述顶框部和所述外框部的对应部位分别设有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内框部、顶框部和外框部折叠形成,所述内框部和所述顶框部、所述顶框部和所述外框部、所述外框部和所述平板之间分别设有折痕,其中在所述内框部、所述顶框部和所述外框部的对应部位分别设有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换热器的所述换热管并行设置在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之间,所述第一集管和所述第二集管设置在所述包装结构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的内部或者部分露出所述柔性基底。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当量直径为0.2~2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换热器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换热器包括柔性基底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包装结构设有支撑件,所述柔性换热器包裹在所述支撑件内,所述支撑件的两端伸出所述柔性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结构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有上盖和下盖,所述柔性换热器与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防护罩的上盖和下盖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由基板冲切和折叠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位于中间的平板和位于所述平板两侧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高于所述平板,所述柔性换热器放置在所述平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底框部、内框部、顶框部和外框部折叠形成,所述底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时红赵云鹏茅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尤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