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012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吊具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包括:一对第一柔性带,用于承托于发动机的壳体底部中心,第一柔性带的两端用于沿壳体的底部向其两侧延伸、且第一柔性带用于压紧壳体的表面,一对第一柔性带分别朝向远离二者中心的一侧偏移;一对第二柔性带为首尾结合的带状结构,第一柔性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柔性带滑动配合,第一节段用于压紧壳体的顶部;吊钩机构,与第二节段相连接;驱动机构,其驱动端与吊钩机构相连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吊钩机构吊起第二节段,以使得第一柔性带的两端相对于第二柔性带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覆盖范围宽,平衡性好,周向贴合度高,自动捆紧,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吊具,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


技术介绍

1、发动机是航空航天器的核心部件,外壳一般采用轻质复合材料或薄金属材料,如碳纤维或壁薄的高强度合金钢。且一般不设计吊点。发动机制造、安装、转运时如果采用金属夹具会对发动机的外壳造成压痕或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扁平吊装带环绕发动机机体外壳部位,一端环眼穿过另一端环眼,与起重机吊钩相连,起升吊钩,靠发动机重力自行捆紧,实现捆绑吊装。这种方法通用性强,操作原始简单。缺点是找重心困难,平衡性差,吊带与壳体贴合性差,无法捆紧,如果兜吊部位偏心严重,会跌落损伤,发生危险。

2、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专利通过研究发动机的外形结构,质心分布特点和发动机转运时的前后状态,提出一种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以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质心覆盖范围宽,平衡性好,周向贴合度高,自动捆紧,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包括:

3、一对第一柔性带,用于承托于发动机的壳体底部中心,所述第一柔性带的两端用于沿所述壳体的底部向其两侧延伸、且所述第一柔性带用于压紧所述壳体的表面,一对所述第一柔性带之间具有夹角,一对所述第一柔性带分别朝向远离二者中心的一侧偏移;

4、一对第二柔性带,所述第二柔性带为首尾结合的带状结构,所述第一柔性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柔性带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柔性带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带的两端之间的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所述第一节段用于压紧所述壳体的顶部;

5、吊钩机构,与所述第二节段相连接;

6、驱动机构,其驱动端与所述吊钩机构相连接,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吊钩机构吊起所述第二节段,以使得所述第一柔性带的两端相对于所述第二柔性带滑动。

7、优选的,所述吊钩机构包括:

8、一对第一吊钩,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二节段相连接;

9、支撑件,一对所述第一吊钩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两端,且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上方,所述支撑件的质心位置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吊钩机构还包括第三柔性带,所述第三柔性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柔性带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带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壳体表面接触的垫层,相邻的所述垫层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形成于所述壳体表面的凸起结构。

12、优选的,一对所述第一柔性带用于承托所述壳体底部的部位重叠。

13、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

14、横梁;

15、多个吊耳,所述吊耳用于与所述一对所述第一吊钩相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吊钩之间通过卸扣可拆卸地相连接。

17、优选的,所述卸扣设置有至少两对,其中,任意一对所述卸扣两两相连配合以构成一连环,两所述第一吊钩分别通过两所述连环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两端。

18、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带上还设置有标识带,所述标识带于所述第一柔性带上形成有兜吊区间,当所述第一柔性带承托所述壳体时,所述壳体固定配合于所述兜吊区间内。

19、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带的两端设置有环眼,所述第二柔性带的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环眼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柔性带通过所述环眼分隔出所述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2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一对第一柔性带承托在发动机壳体底部中心,一对第一柔性带沿发动机底部至两侧的方向延伸,有效增加了对于发动机壳体的包覆范围,另外,在第一柔性带之间设置首尾结合的第二柔性带,将第二柔性带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第一柔性带的一端滑动配合,并形成位于第一柔性带两端之间的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第一节段压紧壳体的顶部与第一柔性带压紧壳体表面配合,增强对发动机壳体的兜吊稳定性,第二节段与吊钩机构固定,当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吊钩结构起吊时,发动机重量作用至第一柔性带,第二柔性带在吊钩机构拉拽下与第一柔性带相反作用,使第一柔性带以及第二柔性带的第二节段绕发动机贴附绷紧,实现第一柔性带和第二柔性带的自捆紧,同时结合第二柔性带与吊钩机构配合使一对第一柔性带分别超远离二者中心位置偏移,保持一对第一柔性带之间的夹角,保障了增加兜吊范围的效果,实现对发动机兜吊平衡性好、周向贴合度高并且兜吊步骤简便,使用成本低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机构还包括第三柔性带(6),所述第三柔性带(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柔性带(6)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带(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壳体表面接触的垫层,相邻的所述垫层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形成于所述壳体表面的凸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一柔性带(1)用于承托所述壳体底部的部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吊钩(3)之间通过卸扣(4)可拆卸地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扣(4)设置有至少两对,其中,任意一对所述卸扣(4)两两相连配合以构成一连环,两所述第一吊钩(3)分别通过两所述连环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带(1)上还设置有标识带(7),所述标识带(7)于所述第一柔性带(1)上形成有兜吊区间,当所述第一柔性带(1)承托所述壳体时,所述壳体固定配合于所述兜吊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带(1)的两端设置有环眼,所述第二柔性带(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环眼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柔性带(2)通过所述环眼分隔出所述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机构还包括第三柔性带(6),所述第三柔性带(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柔性带(6)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带(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壳体表面接触的垫层,相邻的所述垫层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形成于所述壳体表面的凸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一柔性带(1)用于承托所述壳体底部的部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自捆紧发动机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臧福占李建行张志兴崔国新陈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