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861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包括尖峰脉冲防护电路、过压钳位电路、防反接保护电路、Boost升压电路以及理想二极管电路,所述尖峰脉冲防护电路与过压钳位电路连接,过压钳位电路与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防反接保护电路与Boost升压电路连接,理想二极管电路并联于Boost升压电路两端,Boost升压电路还与后级军用车载电源连接。本技术使用非隔离防护电路实现大功率军用车载电源满足对军用车辆直流系统中的瞬态特性要求;采用理想二极管并联Boost升压电路的方案,保证系统在输入电压跌落后能正常稳定工作的同时,确保正常输入范围下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具有最低的损耗,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防护,具体涉及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


技术介绍

1、军用车辆多在野外环境下使用,在市电不能时时供应的情况下,多采用油机发电,由于电压不稳,电能质量不纯等因素容易给设备带来较大的损害,例如启动点火、感性负载断开、并联负载电流突然中断等情况,会导致车载28v输入直流电源的实际输入电压波形恶劣,车载供电系统应确保设备能够持续、安全、可靠地使用,避免因电力中断、电力不稳,电能质量等问题引起的信息丢失、工作损失和设备损坏。《gjb298-87军用车辆28v直流电气系统特性》中规定车载电源输入端要承受幅值40v及100v,持续时间为50ms的浪涌电压,承受幅值为±250v,持续时间为0.1ms的尖峰脉冲电压,同时,应确保当输入电压跌落为+6v,持续时间1s时,电源能正常稳定的工作。

2、为满足上述要求,部分车载电源设计为直流6v~40v的输入范围,使用较为复杂的buck-boost升降压电路加浪涌防护电路。因车载电源稳态工作输入电压为28v,使用较宽范围输入的电源带来效率的降低,发热量增大,成本和体积的增加,此种劣势在功率200w以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包括尖峰脉冲防护电路、过压钳位电路、防反接保护电路、boost升压电路以及理想二极管电路,所述尖峰脉冲防护电路与过压钳位电路连接,过压钳位电路与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防反接保护电路与boost升压电路连接,理想二极管电路并联于boost升压电路两端,boost升压电路还与后级军用车载电源连接。

2、优选地,所述尖峰脉冲防护电路包括第一tvs管和第二tvs管,所述第一tvs管的正极与外部输入电源和过压钳位电路连接,第一tvs管的负极与第二tvs管的负极连接,第二tvs管的正极接地。

3、优选地,所述过压钳位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钳位控制电路,所述钳位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一tvs管的正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一控制芯片的gate控制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与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

4、优选地,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第二mos管和防反接控制电路,所述防反接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栅极与第二控制芯片的gate控制端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与boost升压电路连接。

5、优选地,所述boost升压电路包括升压电感、整流管、第三mos管、电解电容以及升压控制电路,所述升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三控制芯片,所述升压电感的一端与第二mos管的漏极和理想二极管电路连接,升压电感的另一端与整流管的正极和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整流管的负极与电解电容的正极和理想二极管电路连接,第三mos管的栅极与第三控制芯片的gate控制端连接,第三mos管的源极与电解电容的负极连接并接地。

6、优选地,所述整流管的负极和电解电容的负极还分别与后级军用车载电源的dc-dc稳压电路连接。

7、优选地,所述理想二极管电路包括第四mos管和理想二极管控制电路,所述理想二极管控制电路包括第四控制芯片,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第四mos管的栅极与第四控制芯片的gate控制端连接,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整流管的负极连接。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尖峰脉冲防护电路、过压钳位电路、防反接保护电路、boost升压电路以及理想二极管电路,使用非隔离防护电路加通用性dc-dc稳压电路的方案,实现大功率军用车载电源满足对军用车辆直流系统中的瞬态特性要求;采用理想二极管并联boost升压电路的方案,保证系统在输入电压跌落后能正常稳定工作的同时,确保正常输入范围下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具有最低的损耗,降低了成本,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尖峰脉冲防护电路、过压钳位电路、防反接保护电路、Boost升压电路以及理想二极管电路,所述尖峰脉冲防护电路与过压钳位电路连接,过压钳位电路与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防反接保护电路与Boost升压电路连接,理想二极管电路并联于Boost升压电路两端,Boost升压电路还与后级军用车载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峰脉冲防护电路包括第一TVS管和第二TVS管,所述第一TVS管的正极与外部输入电源和过压钳位电路连接,第一TVS管的负极与第二TVS管的负极连接,第二TVS管的正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钳位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钳位控制电路,所述钳位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一TVS管的正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一控制芯片的GATE控制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与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第二MOS管和防反接控制电路,所述防反接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栅极与第二控制芯片的GATE控制端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与Boost升压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oost升压电路包括升压电感、整流管、第三MOS管、电解电容以及升压控制电路,所述升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三控制芯片,所述升压电感的一端与第二MOS管的漏极和理想二极管电路连接,升压电感的另一端与整流管的正极和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整流管的负极与电解电容的正极和理想二极管电路连接,第三MOS管的栅极与第三控制芯片的GATE控制端连接,第三MOS管的源极与电解电容的负极连接并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管的负极和电解电容的负极还分别与后级军用车载电源的DC-DC稳压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想二极管电路包括第四MOS管和理想二极管控制电路,所述理想二极管控制电路包括第四控制芯片,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第四MOS管的栅极与第四控制芯片的GATE控制端连接,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整流管的负极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尖峰脉冲防护电路、过压钳位电路、防反接保护电路、boost升压电路以及理想二极管电路,所述尖峰脉冲防护电路与过压钳位电路连接,过压钳位电路与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防反接保护电路与boost升压电路连接,理想二极管电路并联于boost升压电路两端,boost升压电路还与后级军用车载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峰脉冲防护电路包括第一tvs管和第二tvs管,所述第一tvs管的正极与外部输入电源和过压钳位电路连接,第一tvs管的负极与第二tvs管的负极连接,第二tvs管的正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钳位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钳位控制电路,所述钳位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一tvs管的正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一控制芯片的gate控制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与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军用车载电源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第二mos管和防反接控制电路,所述防反接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辉李江关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朗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