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4662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完成构件的制备;构件包括碳纤维网导电层,形状记忆聚合物层。通过设计碳纤维网导电层的疏密程度以及变形部位的打印层高,厚度,填充率影响吸热速率,从而实现快速,精准的响应。此外,导电层与记忆聚合物层采用嵌合式连接,提高了结合强度,感知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记忆聚合物的回复特性与碳纤维优异的压阻,导电性结合,完成驱动,感知一体的传感检测,实现柔性驱动材料的快速,精准响应,解决了传统分体式制造产品结合力弱,响应慢,感知不灵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1、形状记忆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简称smp)是指具有初始形状的制品在特定条件下改变为临时形状并固定后,通过外界条件刺激可恢复为初始形状的智能高分子材料。大多数smp需要通过加热驱动变形,这种驱动方式效率低下,对于大部分应用场景不方便。此外,在缺乏视野成像的狭小空间内,对于障碍物的监测尚依赖微型仿生机器动物,如狗,蛇,老鼠。仿生动物构建微触须感知系统离不开柔性驱动材料的应用。相较于传统刚性驱动材料,柔性驱动材料因其柔软的特性可适应广泛的应用场景,贴附不规则物体表面和具备更强的灵活性。然而柔性驱动材料变形速率慢,响应时间长,变形部位难以控制的特点,极大地限制了该材料的应用。传统含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构件通常是分体式设计制造的,如采用自动铺放方法制备出复合材料蒙皮之后,再在蒙皮上引入感知材料,实现感知功能。这种成形方法周期长、过程复杂,并且复合材料与感知材料通常会存在结合弱的问题,导致感知不灵敏、不准确,或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外界干扰而脱落。本专利提出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打印方法,能够实现感知功能复合材料的一体化成形,解决分体式设计制造的难题。提高制造效率的同时,有望改善感知的精度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结合连续碳纤维优异的导电性,压阻效应与形状记忆聚合物,设计目标构件,解决分体式设计制造的难题;相应的可根据不同环境下所需求的变形形状,训练临时形状记忆。其中,在变形部位编程特殊的打印层高,构件厚度,填充率,可精准的控制变形,提高吸热效率。在碳纤维层与形状记忆聚合物层采用嵌合联结,提高了结合力的同时,并增强了感性性能。构件受热回复途中触碰障碍物,运动受到阻碍,通过不同回复状态的阻值测定,从而实现障碍的感知。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根据环境需求,记忆变形构件的变形部分,变形速率需求,设计碳纤维网络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建立记忆变形复合材料构件初始结构三维模型。

4、步骤(2):对该含有感知功能的构件切片处理,对碳纤维层和记忆聚合物层进行划分,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喷头,规划打印路径规划,设计打印工艺参数,打印速度,打印层高,打印温度,填充率,生成g代码。

5、步骤(3):将步骤(2)导出的文件导入双喷头3d打印机,完成记忆变形构件的一体化成形。

6、步骤(4):赋予临时记忆变形构件形状;将其加热至记忆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tg,随后利用夹具沿在变形部位沿圆轴旋转150°~180°,圆轴半径12.5mm;固定该临时形状,最后降温至常温;

7、步骤(5):将步骤(4)所得记忆变形构件通电,产生焦耳热。因碳纤维网络设计的路径规划,疏密规划使得弯曲部分快速响应,回复初始形状。

8、步骤(6):恢复过程中,受到障碍停止回复,根据不同回复角度下的不同阻值的变化率测定,感知障碍。

9、在本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建模软件为solidworks、catia、creo、nx、auto-cad等。

10、在本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切片软件为ultimaker cura、simplify3d、meshmixer,repetier host。

11、在本方案中,记忆复合材料基体可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peek,聚乳酸等热塑性树脂。

12、在本方案中,可通过对填充率的调整影响构件不同方向的压阻性能,对碳纤维网疏密程度,碳纤维网层数的调整,影响变形速率。

13、在本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加热方式为恒温水浴加热。

14、在本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玻璃转化温度由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曲线测定。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6、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可通过调整填充率,设计碳纤维网导电层的疏密,完成构件部位精准的回复变形。

17、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可改变变形部位打印层高,整体厚度,使吸热速率提高,加速电致响应。

18、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使碳纤维层与记忆聚合物层相互嵌合联结,有效提高功能层与结构层结合力,进一步提高感知性能。

19、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分体式制造,工序更为简便,实现感知功能复合材料的一体化成形,,提高了制造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模软件为SolidWorks、CATIA、Creo、NX、Auto-CA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通过在碳纤维层两侧预留端口,使用铜片连接导线和碳纤维,并涂抹导电银胶,放置固化,来加固构件与导线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阻值测定方法使用高精度LCR测试仪,实现整个回复过程的实时阻值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阻值与碳纤维网密度,层数成正比,通过对对碳纤维网疏密程度,碳纤维网层数的调整,影响变形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吸热速率与变形部位的打印层高成正比,与厚度,填充率成反比,通过对打印层高,构件厚度的调整,影响变形速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模软件为solidworks、catia、creo、nx、auto-ca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通过在碳纤维层两侧预留端口,使用铜片连接导线和碳纤维,并涂抹导电银胶,放置固化,来加固构件与导线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哲单忠德王毅杰郑菁桦范聪泽陈意伟宋亚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