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024332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多晶正极材料包括:核层,核层包括Li、Ni、掺杂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包覆层,包覆层包覆核层的至少部分表面,且包覆层包括Li、掺杂元素和包覆元素L组成的氧化物;其中,掺杂元素包括重质掺杂元素A和轻质掺杂元素D;在包覆层中,掺杂元素是核层中的掺杂元素向外扩散所得;多晶正极材料具有径向结构,且多晶正极材料的横截面孔隙率的范围在0.3%‑3%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加压氧气使细小一次颗粒更加聚集,从而使孔隙率减少,促进多晶正极材料呈高致密状态,提高多晶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从而提高了多晶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并且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li+)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li+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含锂正极材料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2、在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的研发和制备过程中,一次颗粒会相互融合变大,从而造成内部大空隙残留,导致其循环倍率和稳定性低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循环倍率和稳定性低一直是业内学者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通过在加压氧气使细小一次颗粒更加聚集,从而使孔隙率减少,促进多晶正极材料呈高致密状态,提高多晶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从而提高了多晶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并且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晶正极材料;

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

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晶正极材料,多晶正极材料包括:核层,核层包括li、ni、掺杂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包覆层,包覆层包覆核层的至少部分表面,且包覆层包括li、掺杂元素和包覆元素l组成的氧化物;其中,掺杂元素包括重质掺杂元素a和轻质掺杂元素d;轻质掺杂元素d包括f、na、mg、al、ca中的至少一种;重质掺杂元素a包括ti、mo、w、ta中的至少一种;包覆元素l包括li、al、w、ti、zr、sr、b、f中的至少一种;在包覆层中,掺杂元素是核层中的掺杂元素向外扩散所得;多晶正极材料具有径向结构,且多晶正极材料的横截面孔隙率的范围在0.3%-3%之间。

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申请的多晶正极材料包括核层与包覆层,核层包括li、ni、掺杂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着li离子在正极材料中的脱嵌,li离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较好的循环性能及可靠的安全性能;ni含量越高,材料容量越高,电池性能越好;掺杂元素包括重质掺杂元素a和轻质掺杂元素d,以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40(钙元素)为界限,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钙元素时,则为轻质掺杂元素d,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钙元素时,则为重质掺杂元素a;轻质掺杂元素d包括f、na、mg、al、ca中的至少一种;重质掺杂元素a包括ti、mo、w、ta中的至少一种。

7、掺杂剂的氧化态越高其改善循环性能越好,其促使高取向,细长的微观结构即径向结构的形成,能使正极材料保持完整性,抑制阻抗的增加,提高循环性;因此在多晶正极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保持径向结构就需要阻碍一次颗粒相互融合,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掺杂w、mo、nb、ta等重质元素,其不容易进入一次颗粒内,故在外表面形成包覆层,阻碍一次颗粒相互融合,因此保持径向结构;

8、而本申请通过同时掺杂重质掺杂元素a和轻质掺杂元素d,能减少普遍较贵的重质元素掺杂剂占比,减轻材料密度,从而提高相同压实密度下材料放电容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轻质掺杂元素d能够改善多晶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锂离子向外扩散,降低内阻;重质掺杂元素a起到阻碍一次颗粒熔融,晶粒细化效果,配合加压氧气烧结,实现表面微掺,协同改善二次颗粒的形貌,从而达到梯度掺杂。

9、包覆元素l包括li、al、w、ti、zr、sr、b、f中的至少一种;在包覆层中,掺杂元素是核层中的掺杂元素向外扩散所得,改善包覆效果,减少包覆剂用料。

10、由于在加压氧气的气氛下进行制备,有利于降低多晶正极材料的横截面孔隙和提高颗粒强度,当多晶正极材料的横截面孔隙率的范围在0.3%-3%之间,孔隙率减少,从而可以促进多晶正极材料进入高致密状态,从而提高材料压实密度。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核层与包覆层的形貌包括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且一次颗粒与二次颗粒具有径向结构;其中,在核层中,轻质掺杂元素d分布在一次颗粒内;重质掺杂元素a分布在一次颗粒外表面;且重质掺杂元素a在一次颗粒外表面向一次颗粒内部渗透2nm-20n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次颗粒指的是不规则的小颗粒,也称单晶;二次颗粒由一次颗粒堆砌得到,也称多晶;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核层与包覆层是多晶材料;在核层中,轻质掺杂元素d分布在一次颗粒内;重质掺杂元素a分布在一次颗粒外表面,通过重质掺杂元素a与轻质掺杂元素d充当柱离子,可以强化材料微表面结构,提高材料稳定性,且重质掺杂元素a在一次颗粒外表面向一次颗粒内部渗透2nm-20nm。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一次颗粒的长宽比范围在1-3之间;和/或一次颗粒的平均晶粒尺寸的范围为不超过100nm2;和/或二次颗粒中的ni3+占比不低于98%;和/或二次颗粒中的氧空位占比不超过1%。

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掺杂剂的氧化态越高其改善循环性能越好,其促使高取向,细长的微观结构即径向结构的形成,能使正极材料保持完整性,抑制阻抗的增加,提高循环性,因此当一次颗粒的长宽比范围在1-3之间,限定了一次颗粒为径向结构,多晶正极材料的性能最好;并且由于一次颗粒的平均晶粒尺寸的范围不超过100nm,可以得到一次颗粒之间更加聚集,孔隙率减少,促进高致密状态,从而提高材料压实密度;二次颗粒中的ni3+占比不低于98%,由此正极材料中的ni含量高,从而材料容量越高。二次颗粒中的氧空位占比不超过1%,一方面锂离子能够借用氧空位,实现快速传输,提升材料倍率性能;但是由于氧空位没有离子占据,若出现过多的氧空位,则会降低材料结构稳定性,容易发生晶界滑移,造成晶内裂纹,从而降低材料电化学性能,因此落入上述范围内,产品性能最优。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在核层中,掺杂元素在多晶正极材料中的含量不超过2wt.%;和/或在核层中,轻质掺杂元素d在掺杂元素的含量不低于80wt.%;和/或包覆层的厚度为1nm-100nm;和/或在包覆层中,重质掺杂元素a的质量占比不超过5wt.%;和/或在包覆层中,轻质掺杂元素d的质量占比为1wt.%-10wt.%。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核层中,掺杂元素在多晶正极材料中的含量不超过2wt.%,轻质掺杂元素d在掺杂元素的总质量占比不低于80%,由于轻质掺杂元素d的原子半径小,价态低,受到的静电斥力较小,更容易进入到一次颗粒内部;而重质掺杂元素a正相反;同时本申请为了得到产品的径向特征结构,需要高的重质掺杂元素a占比,但是由于其不容易进入一次颗粒内部,因此在其表面富集,阻碍一次颗粒相互吞并变大,从而得到径向结构;并且本申请通过高氧氧气替代重质掺杂元素a在一次颗粒表面附着,所以轻质掺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正极材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7.一种多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正极材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正极材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明高爽胡平平花彬昌张媛媛刘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