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419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氧化石墨烯加入至乙醇溶液中,超声破碎处理后得到A溶液;S2)向所述A溶液中加入液态金属镓,乙醇和稀盐酸溶液,超声破碎处理后得到B溶液;S3)将所述B溶液缓慢均匀搅拌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冻干粉末;S4)将所述冻干粉末分散在乙醇溶液中得到C分散液,将C分散液直接滴涂在石墨纸集流体上,烘干,即得电极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可规模化应用;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其活性材料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电化学活性高,适合用于制造可充电镁电池负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电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传统能源在环保、成本、可持续方面的不足日益突显,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有的化学电源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大量应用在电动汽车、电子设备以及电网储能领域。然而锂离子电池仍然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安全以及能量密度的需求,并且地壳可利用的锂储量有限,经济有效的锂回收技术仍然缺乏,锂资源的不断消耗势必导致锂离子电池成本上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具有高比能量、高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的新型绿色二次电池。人们近年主要通过构筑负极的特殊形貌(纳米球、纳米线等)、金属掺杂、碳包覆等方法来解决负极兼容性的问题。然而这些合金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以及结构稳定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由于金属镓和金属镁的合金化反应电位低,且由于镓的近室温液态特性以及合金化固液相转变特性,因此将金属镓作为镁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研究;但由于近室温液体金属在超过室温的环境中工作具有流动性,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相变,可能导致电极材料活性颗粒发生流动团聚,以及镓与金属的润湿性好,金属镓与集流体发生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液态金属镓的质量比为1:(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液态金属镓、乙醇和稀盐酸的质量体积比为200-300mg:20-40ml:1-3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溶液的浓度为0.5-2mg/mL,所述C分散液的浓度为10mg/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液态金属镓的质量比为1:(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液态金属镓、乙醇和稀盐酸的质量体积比为200-300mg:20-40ml:1-3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溶液的浓度为0.5-2mg/ml,所述c分散液的浓度为10mg/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镁电池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盐酸溶液浓度为0.5mol/l,所述液态金属镓的纯度为99.99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媛郑兴旺王敬丰潘复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