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3885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属于市政施工技术领域,针对了加固管桩在对软土进行加固时稳定性较差且注浆孔易堵的问题,包括桩体,桩体的底端固定有桩头,桩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空腔,空腔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导流孔;本技术通过锥形桩头带动桩体打入软土地基内能够便于桩体与软土地基进行固定,通过导流孔将软土地基内较多水分排入空腔并配合导流通道和连接管进行抽取,即可降低软土地基含水量,提高地基稳定性,同时也可通过导流孔进行注浆加固,通过开合组件对导流孔进行防护,能够避免桩体在打入软土地基时与软土挤压而堵塞注浆孔,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市政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的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由于软土强度低,沉隐量大,往往给道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处理不当,会给公路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很大影响。

2、为了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沉降,则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后再进行施工,当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有预压法、换填法、打入加固管以及水泥搅拌桩等,打入加固管,是将加固管打入软土地基内继而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现有的装置在插入泥土中时,软泥土可通过注浆孔堆积在装置内并导致注浆孔堵塞,使注浆浆液无法顺利自每个注浆孔内流出,浆液渗透效果不佳,且管桩在插入地下后软土容易影响管桩稳定性,发生偏移等。

3、因此,需要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解决加固管桩在对软土进行加固时稳定性较差且注浆孔易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底端固定有桩头,所述桩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导流孔,所述桩体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导流通道,两个所述导流通道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导流通道的顶端固定有连接管,所述桩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开合组件。

3、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开合组件包括与所述安装腔底端转动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贯穿至所述桩体的顶端,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有旋钮,所述丝杆的外侧壁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侧壁固定有升降盘,所述升降盘的顶端固定有升降块,所述桩体的外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开合板,所述桩体的外侧壁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块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开合板铰接。

4、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升降盘的外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滑块,所述安装腔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5、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呈倒立的八字形分布,两个所述开合板呈倒立的八字形分布,所述桩头呈锥形。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通槽的长度与所述连接杆相适配,所述连接杆的两侧侧壁与所述通槽的两侧侧壁滑动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丝杆的直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9、(1)通过锥形桩头带动桩体打入软土地基内能够便于桩体与软土地基进行固定,通过导流孔将软土地基内较多水分排入空腔并配合导流通道和连接管进行抽取,即可降低软土地基含水量,提高地基稳定性,同时也可通过导流孔进行注浆加固,使用较为便捷,通过开合组件对导流孔进行防护,能够避免桩体在打入软土地基时与软土挤压而堵塞注浆孔,使排水和注浆更加通畅,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10、(2)通过转动旋钮即可控制两个开合板向两侧扩张,能够挤压软土地基,使桩体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固定时更加稳定,不易偏移,提高了该装置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时的牢固性,开合板张开后即可露出导流孔进行排水和注浆作业,具有较好的防堵效果,使用更加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端固定有桩头(2),所述桩体(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空腔(3),所述空腔(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导流孔(4),所述桩体(1)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导流通道(5),两个所述导流通道(5)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空腔(3)连通,所述导流通道(5)的顶端固定有连接管(6),所述桩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7),所述安装腔(7)的内部设置有开合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8)包括与所述安装腔(7)底端转动连接的丝杆(81),所述丝杆(81)贯穿至所述桩体(1)的顶端,所述丝杆(81)的顶端固定有旋钮(82),所述丝杆(81)的外侧壁套接有螺纹套(83),所述螺纹套(83)的外侧壁固定有升降盘(84),所述升降盘(84)的顶端固定有升降块(85),所述桩体(1)的外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转动座(86),所述转动座(86)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开合板(87),所述桩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通槽(88),所述通槽(88)内部贯穿有连接杆(89),所述连接杆(89)的一端与所述升降块(85)铰接,所述连接杆(89)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开合板(87)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盘(84)的外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滑块(9),所述安装腔(7)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滑槽(10),两个所述滑块(9)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槽(10)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89)之间呈倒立的八字形分布,两个所述开合板(87)呈倒立的八字形分布,所述桩头(2)呈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88)的长度与所述连接杆(89)相适配,所述连接杆(89)的两侧侧壁与所述通槽(88)的两侧侧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85)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丝杆(81)贯穿所述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直径大于所述丝杆(81)的直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端固定有桩头(2),所述桩体(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空腔(3),所述空腔(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导流孔(4),所述桩体(1)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导流通道(5),两个所述导流通道(5)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空腔(3)连通,所述导流通道(5)的顶端固定有连接管(6),所述桩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7),所述安装腔(7)的内部设置有开合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8)包括与所述安装腔(7)底端转动连接的丝杆(81),所述丝杆(81)贯穿至所述桩体(1)的顶端,所述丝杆(81)的顶端固定有旋钮(82),所述丝杆(81)的外侧壁套接有螺纹套(83),所述螺纹套(83)的外侧壁固定有升降盘(84),所述升降盘(84)的顶端固定有升降块(85),所述桩体(1)的外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转动座(86),所述转动座(86)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开合板(87),所述桩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通槽(8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浩姜东华康前程宗钰淋郭旭牛克涛边相铭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