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82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拖拉机,安装结构包括:安全架和安装底板,安全架安装在安装底板上,安装底板设置在安全架的底部,安装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开口槽,第一安装开口槽与安全架错位设置;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第一安装开口槽的形状与安装支架的形状相适配,安装支架的一部分卡设在第一安装开口槽内,安装支架的另一部分伸出于第一安装开口槽的开口设置;其中,安装支架具有第二安装开口槽,第二安装开口槽的形状与限位杆的球形接头的形状相适配,球形接头的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二安装开口槽内。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限位杆的安装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拖拉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拖拉机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拖拉机能够对其他作业机械进行牵引和驱动,因此拖拉机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等需要使用大型作业机械的生产活动中。在拖拉机进行牵引或驱动作业时,通常会利用上拉杆以连接其他机械结构,为了保证上拉杆不与拖拉机轮胎或其他结构发成碰撞而造成拖拉机结构的损坏,在拖拉机上会设置限位杆,并使限位杆与上拉杆进行连接以限制上拉杆的位置。

2、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在车体后部部件单独安装一个用于钣金支架,并利用该伸出的钣金支架对限位杆进行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容易导致限位杆的安装不稳定,在路面起伏较大时限位杆会产生晃动,从而会带动上拉杆进行晃动,在晃动较大时限位杆则很难对上拉杆继续起到限位作用,会导致上拉杆脱离限位并与其他拖拉机结构发生碰撞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拖拉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限位杆的安装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包括:

3、安全架和安装底板,安全架安装在安装底板上,安装底板设置在安全架的底部,安装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开口槽,第一安装开口槽与安全架错位设置;

4、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第一安装开口槽的形状与安装支架的形状相适配,安装支架的一部分卡设在第一安装开口槽内,安装支架的另一部分伸出于第一安装开口槽的开口设置;

5、其中,安装支架具有第二安装开口槽,第二安装开口槽的形状与限位杆的球形接头的形状相适配,球形接头的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二安装开口槽内。

6、进一步地,安装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分别设置在第二板体的两端,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相对设置,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围成第二安装开口槽;

7、其中,第一安装开口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和第三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一板体的形状相适配,第二边缘与第二板体的形状相适配,第三边缘与第三板体的形状相适配,第一板体的至少部分与第一边缘连接,第二板体的至少部分与第二边缘连接,第三板体的至少部分与第三边缘连接。

8、进一步地,第一板体的顶端、第二板体的顶端、第三板体的顶端均凸出于安装底板的顶面设置;和/或,

9、第一板体的底端、第二板体的底端和第三板体的底端均凸出于安装底板的底面设置。

10、进一步地,第一板体的至少部分与第一边缘焊接;和/或,

11、第二板体的至少部分与第二边缘焊接;和/或,

12、第三板体的至少部分与第三边缘焊接。

13、进一步地,球形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球体部和锁紧件,球形接头安装在第二安装开口槽内;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第一安装通孔与安装底板间隔设置;第三板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第一安装通孔与第二安装通孔相对设置,第二安装通孔与安装底板间隔设置;

14、其中,安装部穿设在第一安装通孔处并伸出于第一安装通孔设置,锁紧件与安装部伸出于第一安装通孔的部位进行锁紧配合;或者,

15、安装部穿设在第二安装通孔处并伸出于第二安装通孔设置,锁紧件与安装部伸出于第二安装通孔的部位进行锁紧配合。

16、进一步地,安装支架的高度延伸方向与安装底板的板面方向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

17、进一步地,安全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安装底板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安装底板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竖梁的底部,至少两个安装底板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竖梁的底部;安装支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安装支架与至少两个安装底板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安装支架与相应的安装底板连接。

18、进一步地,至少两个安装底板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竖梁的前侧,至少两个安装底板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竖梁的前侧。

19、进一步地,安装结构还包括:

20、连接板,连接板为折弯板,连接板的一端与安装底板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待连接结构连接。

2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包括上述提供的安装结构。

2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架的底端设置安装底板,并在安装底板上设置与安装支架适配的第一开口槽,将安装支架设置在第一开口槽内,能够将限位杆的安装结构设置在安全架的范围之内,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限位杆的安装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体(32)、第二板体(33)和第三板体(34),所述第一板体(32)和所述第三板体(3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33)的两端,所述第一板体(32)和所述第三板体(3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板体(32)、所述第二板体(33)和所述第三板体(34)围成所述第二安装开口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接头(40)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41)、球体部(42)和锁紧件(43),所述球形接头(40)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开口槽(31)内;所述第一板体(3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321),所述第一安装通孔(321)与所述安装底板(20)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板体(34)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321)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与所述安装底板(20)间隔设置;

<p>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0)的高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底板(20)的板面方向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架(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竖梁(11)和第二竖梁(12),所述安装底板(2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底板(20)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梁(11)的底部,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底板(20)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梁(12)的底部;所述安装支架(3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支架(30)与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底板(2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安装支架(30)与相应的所述安装底板(2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底板(20)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梁(11)的前侧,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底板(20)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梁(12)的前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

10.一种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体(32)、第二板体(33)和第三板体(34),所述第一板体(32)和所述第三板体(3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33)的两端,所述第一板体(32)和所述第三板体(3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板体(32)、所述第二板体(33)和所述第三板体(34)围成所述第二安装开口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接头(40)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41)、球体部(42)和锁紧件(43),所述球形接头(40)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开口槽(31)内;所述第一板体(3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321),所述第一安装通孔(321)与所述安装底板(20)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板体(34)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321)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与所述安装底板(20)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霄张传红马良强马军孟祥科朱晓岩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