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82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涉及鼻咽部位治疗技术领域。该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包括主体机构,主体机构包括主管,主管的前端口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囊,第一球囊的外侧套接有第二球囊,主管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液管机构,液管机构包括液管,液管的前端口插入第二管孔中且与第二管孔固定连接,液管的后端穿出第一管孔且与第一管孔固定连接,液管的后端口固定连通有第一阀门,主体机构的后方对接有把手机构,把手机构包括把手管,把手机构的后方对接有加压机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减轻患者的痛感,提高麻醉效果和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鼻咽部位治疗,具体为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


技术介绍

1、鼻咽癌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高,尤其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由于鼻咽部位隐蔽,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预后尤为重要。随着鼻内镜设备及技术的发展,高清超广角内镜可以对鼻咽部各个角落进行清晰细致的检查,有学者研究发现内镜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高,所以鼻咽部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也是明确鼻咽部占位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临床诊疗过程中,在鼻咽部位活检前,需经鼻孔滴入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但该麻醉方法下利多卡因在鼻咽部位停留时间短,常常麻醉效果差,患者痛感明显。所以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管,所述主管呈现管状,所述主管的前端口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囊,所述第一球囊的外侧套接有第二球囊,所述主管的前端口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第二球囊,所述第二球囊采用尼龙材料;所述主管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液管机构,所述液管机构包括液管,所述液管呈现管状,所述液管的前端口插入第二管孔中且与第二管孔固定连接,所述液管的后端穿出第一管孔且与第一管孔固定连接,所述液管的后端口固定连通有第一阀门;所述主体机构的后方对接有把手机构,所述把手机构包括把手管,所述把手管呈现管状,所述把手管的中部右壁贯穿且固定连接有侧管,所述侧管的右端口固定连通有第二阀门;所述把手机构的后方对接有加压机构。

3、优选的,所述主管的前端上壁贯穿垂直开设有第二管孔,所述第二管孔处于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之间,所述主管的中后段上壁贯穿倾斜开设有第一管孔,所述主管的后端口外侧固定绕接有螺纹凸起。

4、优选的,所述侧管的下侧贴合设置有第一托管,所述第一托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把手管,所述第二阀门搭接在第一托管上且与第一托管适配;所述把手管的上表面前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托管,所述第一阀门搭接在第二托管上且与第二托管适配。

5、优选的,所述把手管的前端口内侧开设有接槽,所述接槽的弧形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主管的后端对应插入接槽中且与接槽适配,所述螺纹凸起与接槽弧形内壁上的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把手管的内径与主管的内径相同。

6、优选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贴片,所述贴片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把手管的后端面,所述贴片的半径与把手管的外径相同,所述贴片与把手管正对;所述贴片的表面中部贯穿且固定连接有阀管,所述阀管呈现管状,所述阀管的中部向外呈环状凸起,所述阀管的环状凸起处于贴片的后方,所述阀管的后端口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三球囊,所述第三球囊的后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前端插入阀管中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塞板,所述支杆的前端外侧绕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塞板,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固定连接阀管的后端口内壁;所述第三球囊的上壁中部贯穿且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呈现管状,所述气管的上端面圆滑。

7、优选的,所述第一塞板封堵阀管的后端口,所述第一塞板的半径小于阀管环状凸起的内径,所述第一塞板的半径大于阀管后端口的内径。

8、优选的,所述阀管的前端口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处于贴片的前方,所述气囊处于把手管的内部后侧且与把手管适配,所述气囊的内部中空,所述气囊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气囊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塞板,所述第二塞板与把手管的内部适配。

9、优选的,所述第二塞板的上侧开设有管槽,所述管槽的左右内壁中部贯穿且连通开设有弧槽,所述弧槽呈现弧形且与第二塞板的外侧壁弧度适配,所述弧槽的左右端口均活动插接有插柱,所述插柱与弧槽适配,左右两个所述插柱相接近的那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球,两个所述压球均呈现球状且相互接触,左右两个所述插柱相背离的那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处于弧槽的内部且与弧槽适配;所述管槽正对液管处于主管内部的那一段。

10、优选的,所述主管的中部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四球囊,所述第四球囊的外侧套接有第五球囊,所述主管的中部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第五球囊,所述第五球囊采用尼龙材料;所述主管的内部下侧设置有第二液管机构,所述第二液管机构包括第二液管,所述第二液管呈现管状,所述第二液管的前端口贯穿主管且与第四球囊和第五球囊之间连通,所述第二液管的后端穿出主管且与主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管的后端口固定连通有第三阀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使得利多卡因在患者的鼻咽部位长时间停留且持续浸润,减轻患者的痛感,提高麻醉效果。

13、(2)、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利多卡因溶液能够从上之下流动从而全面向第二球囊外侧渗透,另外还未完全渗透的利多卡因在重力作用下多处于第二球囊的下侧位置,使得其与液管前端口的液位差明显,防止溶液回流。

14、(3)、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在第二塞板的持续推进中能够逐渐在液管内部残留的利多卡因导入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之间,保证利多卡因的用量,节约治疗成本,避免浪费。

15、(4)、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保证每次挤压第三球囊的气体用量,使得第一球囊的加压较为稳定,提高器械使用的精确性和便捷性。

16、(5)、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自动完成第三球囊内部气体填充,同时保证加压机构的打气流向,使得器械的打气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17、(6)、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当撤离器械时,能够保证器械内部气流通路完整,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二塞板快速回位,同时第一球囊快速排气,能够较为高效的取出器械,提高麻醉效率。

18、(7)、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后侧的不与患者接触的把手机构和加压机构作为可重复使用的器械进行使用,在每次使用时对把手机构和加压机构进行消毒即可,能够节约器械的生产成本,有效的提高器械的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包括主体机构(1),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主管(101),所述主管(101)呈现管状,所述主管(101)的前端口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囊(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10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球囊(103),所述主管(101)的前端口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第二球囊(103),所述第二球囊(103)采用尼龙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01)的前端上壁贯穿垂直开设有第二管孔(105),所述第二管孔(105)处于第一球囊(102)和第二球囊(103)之间,所述主管(101)的中后段上壁贯穿倾斜开设有第一管孔(104),所述主管(101)的后端口外侧固定绕接有螺纹凸起(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302)的下侧贴合设置有第一托管(303),所述第一托管(303)的左端固定连接把手管(301),所述第二阀门(304)搭接在第一托管(303)上且与第一托管(303)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管(301)的前端口内侧开设有接槽(306),所述接槽(306)的弧形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主管(101)的后端对应插入接槽(306)中且与接槽(306)适配,所述螺纹凸起(106)与接槽(306)弧形内壁上的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把手管(301)的内径与主管(101)的内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构(4)包括贴片(401),所述贴片(40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把手管(301)的后端面,所述贴片(401)的半径与把手管(301)的外径相同,所述贴片(401)与把手管(301)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塞板(406)封堵阀管(402)的后端口,所述第一塞板(406)的半径小于阀管(402)环状凸起的内径,所述第一塞板(406)的半径大于阀管(402)后端口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402)的前端口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有气囊(408),所述气囊(408)处于贴片(401)的前方,所述气囊(408)处于把手管(301)的内部后侧且与把手管(301)适配,所述气囊(408)的内部中空,所述气囊(40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09),所述气囊(408)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塞板(410),所述第二塞板(410)与把手管(301)的内部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塞板(410)的上侧开设有管槽(411),所述管槽(411)的左右内壁中部贯穿且连通开设有弧槽(412),所述弧槽(412)呈现弧形且与第二塞板(410)的外侧壁弧度适配,所述弧槽(412)的左右端口均活动插接有插柱(413),所述插柱(413)与弧槽(412)适配,左右两个所述插柱(413)相接近的那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球(414),两个所述压球(414)均呈现球状且相互接触,左右两个所述插柱(413)相背离的那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415),所述第三弹簧(415)处于弧槽(412)的内部且与弧槽(412)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01)的中部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四球囊(107),所述第四球囊(107)的外侧套接有第五球囊(108),所述主管(101)的中部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第五球囊(108),所述第五球囊(108)采用尼龙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包括主体机构(1),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主管(101),所述主管(101)呈现管状,所述主管(101)的前端口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囊(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10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球囊(103),所述主管(101)的前端口外侧贯穿且固定连接第二球囊(103),所述第二球囊(103)采用尼龙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01)的前端上壁贯穿垂直开设有第二管孔(105),所述第二管孔(105)处于第一球囊(102)和第二球囊(103)之间,所述主管(101)的中后段上壁贯穿倾斜开设有第一管孔(104),所述主管(101)的后端口外侧固定绕接有螺纹凸起(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302)的下侧贴合设置有第一托管(303),所述第一托管(303)的左端固定连接把手管(301),所述第二阀门(304)搭接在第一托管(303)上且与第一托管(303)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管(301)的前端口内侧开设有接槽(306),所述接槽(306)的弧形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主管(101)的后端对应插入接槽(306)中且与接槽(306)适配,所述螺纹凸起(106)与接槽(306)弧形内壁上的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把手管(301)的内径与主管(101)的内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鼻咽及鼻腔部位局部麻醉用的缓慢渗透的双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构(4)包括贴片(401),所述贴片(40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把手管(301)的后端面,所述贴片(401)的半径与把手管(301)的外径相同,所述贴片(401)与把手管(301)正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远吴文斌刘友平冯政凯袁朝頔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