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植入物的检测通止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75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7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植入物的检测通止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手持部、通端组和止端组,所述通端组和止端组分别设置在手持部的两端,所述手持部包括弹簧套筒和手柄,所述手柄套装在弹簧套筒的外周,所述通端组包括通端螺纹套筒、通规和通端调整规,所述通规与通端调整规连接,所述通端调整规的自由端插入弹簧套筒一端的内孔中,并由通端螺纹套筒与手柄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止端组包括止端螺纹套筒、止规和止端调整规,所述止规与止端调整规连接,所述止端调整规的自由端插入弹簧套筒另一端的内孔中,并由止端螺纹套筒与手柄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本技术一体式结构,使其既能通规检测又能止规检测,同时还能辅助调整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止规,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内关于医用植入物的检测通止规


技术介绍

1、对于被测特征宽度较小(5mm及以下)的医疗器械产品,为保证大批量检测的效率和效果,传统上一般采用系列pin规作为通止规的抽样检测,在产品公差上限和下限分别选取一根通规和止规,当产品加工出来后,现有技术为检测人员将产品放在检测平台上,分别使用通规和止规按一定频次抽检产品,通规能够顺畅通过,且止规能够止住,则判定产品合格。但这样的抽样检测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这种检测方式无法避免产品加工在极限位置的情况,即通止规无法测出产品加工后的准确数值,会导致产品批量加工在极限状态,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产品报废,甚至不合格品流出,同时,生产现场一般会配备2根尺寸不同的pin规,分别作为通规和止规,这就需要检测人员需要依次使用,不仅使用非常不方便,而且严重影响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结构,使其既能通规检测又能止规检测,同时还能辅助调整加工的医用植入物的检测通止规。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植入物的检测通止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通端组(2)和止端组(3),所述通端组(2)和止端组(3)分别设置在手持部(1)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的检测通止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筒(11)的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且对称布置的第一弹性槽(111),所述弹簧套筒(11)的另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且对称布置的第二弹性槽(112),所述第一弹性槽(111)与第二弹性槽(112)的投影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的检测通止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2)的两端分别设有呈台阶状的螺纹段(121),所述通端螺纹套筒(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植入物的检测通止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通端组(2)和止端组(3),所述通端组(2)和止端组(3)分别设置在手持部(1)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的检测通止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筒(11)的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且对称布置的第一弹性槽(111),所述弹簧套筒(11)的另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且对称布置的第二弹性槽(112),所述第一弹性槽(111)与第二弹性槽(112)的投影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的检测通止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2)的两端分别设有呈台阶状的螺纹段(121),所述通端螺纹套筒(21)套装在弹簧套筒(11)的一端外周,并与手柄(12)一端的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止端螺纹套筒(31)套装在弹簧套筒(11)的另一端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磊汤勇吴耀文涂中华洪远鹏
申请(专利权)人:美敦力常州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