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14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隧道救援复合结构,采用中导洞+侧导洞的应急救援结构,其中,所述中导洞结构设置在隧道坍体内,所述中导洞结构的一端开口,所述中导洞结构由若干个间隔的第一型钢门框搭设而成,所述中导洞结构的顶部及侧部的坍体内沿所述中导洞结构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大管棚层,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至少一个所述侧导洞结构沿着所述中导洞结构的一侧或两侧向外延伸搭设。当中导洞搜救无果或不完全的时候,结合中导洞生命探测情况,重新确定失联人员的位置或方向,开挖侧导洞进行救援工作,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失联被埋人员的救援工作,救援效率高,时效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隧道救援,具体涉及了一种新型隧道救援复合结构,也属于安全救援。


技术介绍

1、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主要分为交通隧道,矿山隧道,水工隧道以及市政隧道等。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隧道工程设计参数或/和施工方案不合理等原因,经常会易出现洞内坍方事故,坍方安全风险,坍方后可能出现阻断隧道至掌子面之间的通道。

2、因此,对于隧道救援工作的开展受到许多不确定的安全影响因素影响,包括诸如地质条件复杂、勘察深度不足、加上施工方案不合理等原因,在隧道救援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二次坍塌,严重威胁救援人员的生命健康。

3、传统的隧道坍塌事故救援过程中,对于被困人员在坍体的另一端的隧道洞内的情况,通常采用钻机钻通坍体探测前方情况并形成救援通道。但如果失联人员被困于埋在坍体内部的施工装置下,如何实现快速安全的进行应急抢险救援,是十分重要的。

4、对于坍体埋困失联人员的情况,首先需要开挖较大的救援空间,以便将失联人员解救出来,但是开挖较大的救援空间必然导致坍体结构稳定性破坏,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存在救援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导洞结构和侧导洞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导洞结构的开口端设置有衬砌台车,所述衬砌台车与所述中导洞结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台车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的所述第一型钢门框,以形成所述中导洞结构的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台车的内部设置有2-3个间隔的所述第一型钢门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型钢门框的间距为0.4m~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导洞结构和侧导洞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导洞结构的开口端设置有衬砌台车,所述衬砌台车与所述中导洞结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台车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的所述第一型钢门框,以形成所述中导洞结构的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台车的内部设置有2-3个间隔的所述第一型钢门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型钢门框的间距为0.4m~1.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救援复合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张兵刘星源赵飞万宗江刘江刘彬蒲晓容曾洁穆树元白联刚王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