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241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在对沉淀池内的污垢进行处包括如下步骤:(1)先使得移动平台安装在环形轨道上,第一喷淋管上的多个第一喷淋头对准沉淀池的侧壁、第二喷淋管上的多个第二喷淋头对准沉淀池的池底,工作人员通过推手使得移动平台移动,然后实现对沉淀池进行高压冲洗;(2)通过泵送组件进入到回水箱内的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搅动回水箱底部的水以及带动环形磁吸组件旋转,从而使得磁性污物絮凝团类污垢被吸附在环形磁吸组件上,另外向上满溢的水通过滤芯进行过滤;(3)在回水箱的顶部设置与净水箱连通的溢流回水管,将经过污水处理器处理后的水重新输送到净水箱内,以供高压喷水装置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工艺流程为:(1)在絮凝反应器内加入磁种、混凝剂、助凝剂与水中污染物质产生微磁絮凝作用,将污染物质与磁种凝聚成磁性污物絮凝团;(2)通过超磁分离设备产生的高强磁场,在强磁场力的作用下,使磁性污物絮凝团克服流体的阻力和自身的重力,产生快速的定向运动,吸附在超磁分离设备的磁盘表面,实现磁性污物絮凝团与水体的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3)通过磁种回收设备实现对分离的磁性污物絮凝团内的磁种进行回收。

2、超磁分离设备的作用为通过磁场主动快速的对磁性污物絮凝团进行分离的方法为磁盘分离法,但是因超磁分离设备的磁盘价格昂贵,也有一些系统采用加载沉淀法来代替磁盘分离法,加载沉淀法的本质是通过重力作用使得磁性污物絮凝团沉淀(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处理时间相对较长),所需用到的主要设备为沉淀池。

3、在采用加载沉淀法时,在沉淀池底部沉淀的磁性污物絮凝团可通过污泥泵进行抽离,但是存在一些磁性污物絮凝团没有被抽走而残留在沉淀池内的情况,因此在沉淀池长期使用后会导致磁性污物絮凝团附着在沉淀池内形成污垢的问题。在处理这类污垢时,通常采用人工刮除污垢的方式,但是人工刮除污垢的方式存在费时费力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具有方便对沉淀池进行治污除垢的作用。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s1:在沉淀池周围设置摆放净水箱,利用高压喷水装置将净水箱内的水高压喷射到沉淀池的池底、池壁进行冲洗;

4、步骤s2:在净水箱边上设置回水箱,通过泵送组件将沉淀池内的冲洗废水输送到回水箱的底部,在回水箱的中下部设置具有磁性吸附功能的污水处理器,以实现磁性吸附冲洗废水中的磁性污物絮凝团类污垢;

5、步骤s3:在回水箱的顶部设置与净水箱连通的溢流回水管,将经过污水处理器处理后的水重新输送到净水箱内,以供高压喷水装置使用;

6、所述高压喷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沉淀池顶部的环形轨道、滑动设置在环形轨道上的移动平台、设置在移动平台上且位于污水池外侧的推手、设置在移动平台且向下延伸的支杆、设置在支杆上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喷淋管、多个设置在第一喷淋管上且实现对沉淀池的内壁进行高压冲洗的第一喷头、与净水箱连通的第一水泵、连接在第一水泵和第一喷淋管之间的软管、设置在支杆下端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喷淋管、多个设置在第二喷淋管上且在第二喷淋管转动到水平状态时对沉淀池的池底进行高压冲洗的第二喷头、设置在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之间且实现控制两者是否连通的连通机构,所述第二喷淋管的长度不小于沉淀池宽度的二分之一;

7、所述污水处理器包括转动连接在回水箱内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中部的叶轮、设置在转轴两端的环形磁吸组件、设置在回水箱中部且具有位于叶轮上方的出水通道的隔板套、设置在隔板套的出水通道顶部的滤芯,所述回水箱底部延伸至叶轮处且用于被连接泵送组件的进水管,从所述进水管流入的污水带动所述叶轮旋转。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沉淀池内的污垢进行处包括如下步骤:(1)先在沉淀池周围设置摆放净水箱,利用高压喷水装置将净水箱内的水高压喷射到沉淀池的池底、池壁进行冲洗,具体操作方式为:使得移动平台安装在环形轨道上,第一喷淋管上的多个第一喷淋头对准沉淀池的侧壁、第二喷淋管上的多个第二喷淋头对准沉淀池的池底,工作人员通过推手使得移动平台移动,然后实现对沉淀池进行高压冲洗;(2)在净水箱边上设置回水箱,通过泵送组件将沉淀池内的冲洗废水输送到回水箱的底部,在回水箱的中下部设置具有磁性吸附功能的污水处理器,以实现磁性吸附冲洗废水中的磁性污物絮凝团类污垢,具体操作方式为:进入到回水箱内的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搅动回水箱底部的水以及带动环形磁吸组件旋转,从而使得磁性污物絮凝团类污垢被吸附在环形磁吸组件上,另外向上满溢的水通过滤芯进行过滤;(3)在回水箱的顶部设置与净水箱连通的溢流回水管,将经过污水处理器处理后的水重新输送到净水箱内,以供高压喷水装置使用。

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喷淋管下端转动连接在支杆下端,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在第二喷淋管向上转动到竖直状态时对第二喷淋管进行固定的扣合件,所述连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喷淋管下端且呈“u”型的连接管、设置连接管远离第一喷淋管一端的单向阀、设置在第二喷淋管一端且在向下转动过程中插接设置在连接管上并顶开单向阀的插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第一喷淋管的管口内设置有在插接管插入过程中形变在插接完全后实现密封的橡胶密封套;当所述插接管插接到连接管内时,所述第二喷淋管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管(3111)远离第一喷淋管(35)的一端绕着第二喷淋管(38)的转动轴线呈弧形设置,所述插接管(3113)沿着第二喷淋管(38)的转动轴线呈弧形设置,所述插接管(3113)内设置有顶开单向阀(3113)的顶杆,所述连接管(3111)底部设置有第三喷头(3116)。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喷淋管在转动到竖直状态并通过扣合组件扣合时,可以减小整个高压喷水装置的体积,在第二喷淋管收纳后方便进行搬运和储存;同时在第二喷淋管向下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喷淋管上的插接管插接设置在连接管上并顶开单向阀,从而实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连通,同时第二喷淋管也可以不使用,此时单向阀会对连接管进行密封。

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供向上转动到竖直状态的第二喷淋管嵌入且呈“u”型的槽口,所述扣合件为设置在槽口的开口两侧的橡胶限位凸块,当所述第二喷淋管朝向槽口内转动时,所述第二喷淋管驱使橡胶限位凸块形变后嵌入在槽口内,所述软管穿过槽口且在初始状态时呈扁平状,在所述高压喷水装置的软管通水时,所述软管膨胀后驱使第二喷淋管克服橡胶限位凸块的弹力后脱离槽口且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所述第二喷淋管的上端设置有配重块,当所述第二喷淋管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时,所述第二喷淋管上的插接管插接到连接管进行连接且顶开单向阀。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槽口处的橡胶限位凸块可使得第二喷淋管保持竖直状态,同时在需要进行高压喷淋时,在软管通水膨胀过程中,能自动使得第二喷淋管克服橡胶限位凸块的弹力后脱离槽口,在第二喷淋管自身的重力以及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第二喷淋管上的插接管插接到连接管进行连接且顶开单向阀,以方便使得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连通。

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上端升降设置在移动平台上,所述支杆和移动平台之间设置有限制支杆升降行程的限位组件,所述支杆底部设置有浮体,在高压冲洗过程中,通过控制沉淀池内的污水的液面高度,以驱使驱使浮体带动支杆向上移动,从而改变多个第一喷头的所在高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高压冲洗过程中,通过控制沉淀池内的污水的液面高度,以驱使驱使浮体带动支杆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管(39)下端转动连接在支杆(34)下端,所述移动平台(32)上设置有在第二喷淋管(39)向上转动到竖直状态时对第二喷淋管(39)进行固定的扣合件(312),所述连通机构(311)包括设置在第一喷淋管(35)下端且呈“U”型的连接管(3111)、设置连接管(3111)远离第一喷淋管(35)一端的单向阀(3112)、设置在第二喷淋管(39)一端且在向下转动过程中插接设置在连接管(3111)上并顶开单向阀(3112)的插接管(3113),所述连接管(3111)远离第一喷淋管(35)的管口内设置有在插接管(3113)插入过程中形变在插接完全后实现密封的橡胶密封套(3114);当所述插接管(3113)插接到连接管(3111)内时,所述第二喷淋管(39)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管(3111)远离第一喷淋管(35)的一端绕着第二喷淋管(38)的转动轴线呈弧形设置,所述插接管(3113)沿着第二喷淋管(38)的转动轴线呈弧形设置,所述插接管(3113)内设置有顶开单向阀(3113)的顶杆(3115),所述连接管(3111)底部设置有第三喷头(31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32)上设置有供向上转动到竖直状态的第二喷淋管(39)嵌入且呈“U”型的槽口(321),所述扣合件(312)为设置在槽口(321)的开口两侧的橡胶限位凸块,当所述第二喷淋管(39)朝向槽口(321)内转动时,所述第二喷淋管(39)驱使橡胶限位凸块形变后嵌入在槽口(321)内,所述软管(38)穿过槽口(321)且在初始状态时呈扁平状,在所述高压喷水装置(3)的软管(38)通水时,所述软管(38)膨胀后驱使第二喷淋管(39)克服橡胶限位凸块的弹力后脱离槽口(321)且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所述第二喷淋管(39)的上端设置有配重块(313),当所述第二喷淋管(39)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时,所述第二喷淋管(39)上的插接管(3113)插接到连接管(3111)进行连接且顶开单向阀(3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34)上端升降设置在移动平台(32)上,所述支杆(34)和移动平台(32)之间设置有限制支杆(34)升降行程的限位组件(314),所述支杆(34)底部设置有浮体(315),在高压冲洗过程中,通过控制沉淀池(1)内的污水的液面高度,以驱使驱使浮体(315)带动支杆(34)向上移动,从而改变多个第一喷头(36)的所在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14)包括设置在移动平台(32)侧面且具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型孔的限位板(3141)、设置得支杆(34)上端的螺纹座(3142)、穿过限位板(3141)的腰型孔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座(3142)上的限位轴(31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32)上设置有与第二喷淋管(39)转动到水平状态时的方向相通的安装槽(322),所述移动平台(32)上设置有两个位于安装槽(322)两侧的第一锲型块(323),所述支杆(34)上端穿过安装槽(322),所述支杆(34)上端设置有两侧与两个第一锲型块(323)相滑动连接的第二锲型块(341),所述移动平台(32)和第二锲型块(341)在重力作用下下滑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调节第二锲型块(341)所在位置的调节组件(3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16)包括螺纹连接在移动平台(32)上的调节螺杆(3161)、设置在调节螺杆(3161)的端部且抵紧在第二锲型块(341)在重力作用下下滑的一端的压块(31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磁吸组件(63)包括设置在转轴(61)上的环形筒(631)、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在环形筒(631)周侧的弧形磁板(632)、两个设置在环形筒(631)上且抵触在多个弧形磁板(632)上的半圆形金属分隔滤套(63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管(39)下端转动连接在支杆(34)下端,所述移动平台(32)上设置有在第二喷淋管(39)向上转动到竖直状态时对第二喷淋管(39)进行固定的扣合件(312),所述连通机构(311)包括设置在第一喷淋管(35)下端且呈“u”型的连接管(3111)、设置连接管(3111)远离第一喷淋管(35)一端的单向阀(3112)、设置在第二喷淋管(39)一端且在向下转动过程中插接设置在连接管(3111)上并顶开单向阀(3112)的插接管(3113),所述连接管(3111)远离第一喷淋管(35)的管口内设置有在插接管(3113)插入过程中形变在插接完全后实现密封的橡胶密封套(3114);当所述插接管(3113)插接到连接管(3111)内时,所述第二喷淋管(39)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管(3111)远离第一喷淋管(35)的一端绕着第二喷淋管(38)的转动轴线呈弧形设置,所述插接管(3113)沿着第二喷淋管(38)的转动轴线呈弧形设置,所述插接管(3113)内设置有顶开单向阀(3113)的顶杆(3115),所述连接管(3111)底部设置有第三喷头(31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刮治污除垢沉淀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32)上设置有供向上转动到竖直状态的第二喷淋管(39)嵌入且呈“u”型的槽口(321),所述扣合件(312)为设置在槽口(321)的开口两侧的橡胶限位凸块,当所述第二喷淋管(39)朝向槽口(321)内转动时,所述第二喷淋管(39)驱使橡胶限位凸块形变后嵌入在槽口(321)内,所述软管(38)穿过槽口(321)且在初始状态时呈扁平状,在所述高压喷水装置(3)的软管(38)通水时,所述软管(38)膨胀后驱使第二喷淋管(39)克服橡胶限位凸块的弹力后脱离槽口(321)且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所述第二喷淋管(39)的上端设置有配重块(313),当所述第二喷淋管(39)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时,所述第二喷淋管(39)上的插接管(3113)插接到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承志
申请(专利权)人:宜城大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