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搅拌摩擦焊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搅拌摩擦焊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224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摩擦焊设备及系统,包括本体机构和调节机构,本体机构包括第一承载支架、进支架、搅拌针组件、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第一伸缩驱动组件,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承载支架和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第一承载支架可相对第二承载支架绕X轴方向旋转;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安装于第二承载支架上且第二旋转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一承载支架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及系统,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调整本体机构与处于焊接状态工件的相对位置,以避免本体机构与工件相互干涉而造成搅拌摩擦焊设备不能进行正常的焊接作业。当本体机构与工件发生干涉时,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带动本体机构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本体机构能够与工件之间实现避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尤其是涉及一种搅拌摩擦焊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板材,是结构件制作或机械设备制作不可或缺的材料。出于设计及其他各方面操作需求,需将同材质(比如将铝材质板材与铝材质板材进行组合焊接)或不同材质(比如将铝材质板材与铜材质板材进行组合焊接)的板材进行组合焊接。

2、授权公告号为cn21238481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搅拌摩擦焊主轴结构,包括主安装座;所述主安装座前端为套筒结构的腔体,有电主轴组合置于腔体中,在主安装座前端有主轴进给安装基座固定在电主轴组合上,有伺服电机固定在主安装座外侧,伺服电机前端输出轴动力连接丝杆驱动单元带动旋转,丝杆驱动单元前端输出轴连接固定电主轴组合带动伸缩。上述专利中的搅拌摩擦焊主轴结构,在进行焊接时,伺服电机容易与工件产生干涉,在焊接位置狭窄时甚至可能导致无法进行焊接,如何避免或减少搅拌摩擦焊设备与工件干涉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避免或减少搅拌摩擦焊设备与工件干涉。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摩擦焊设备,包括本体机构,所述本体机构包括:

3、第一承载支架;

4、进给支架,所述进给支架可相对所述第一承载支架沿x轴方向平移;

5、搅拌针组件,所述搅拌针组件可随所述进给支架沿x轴方向轴向移动并可相对所述进给支架绕x轴方向旋转;

6、第一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支架或所述进给支架上且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搅拌针组件旋转;

7、第一伸缩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支架上且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带动所述进给支架移动;

8、其中,所述本体机构沿y轴方向测量的尺寸大于所述本体机构沿z轴方向测量的尺寸;

9、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10、第二承载支架,所述第一承载支架可相对所述第二承载支架绕x轴方向旋转;

11、第二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承载支架上且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承载支架旋转。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搅拌针组件的y轴方向一侧,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搅拌针组件的x轴方向一端。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

14、第二伸缩驱动组件,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承载支架上且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通过制动组件限制所述第一承载支架旋转。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制动组件组成一啮合组件,所述啮合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的转轴上的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的伸缩轴上的齿块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支架上的外齿圈,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齿轮绕x轴方向旋转,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齿块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齿轮和所述齿块均与所述外齿圈相互啮合传动。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按180度均布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按180度均布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的两侧。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包括减速机,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包括微型减速机,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包括微型电动推杆。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支架包括套筒和耳板,所述耳板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

19、所述进给支架为菱形连接板,所述菱形连接板位于所述套筒的x轴正方向端;

20、所述第二承载支架包括两环形连接板和一槽型连接板,所述两环形连接板沿x轴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同轴布置,所述槽型连接板的两槽壁分别连接所述两环形连接板,所述套筒可旋转的连接于所述两环形连接板内侧;

21、所述搅拌针组件包括滑动套和绕x轴方向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滑动套内侧的搅拌针,所述滑动套安装于所述菱形连接板的中心区域且所述滑动套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套筒内;

22、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套筒的x轴负方向端上,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耳板上,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的伸缩轴连接所述菱形连接板;

23、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槽型连接板的其中一槽壁上,所述槽型连接板的槽底连接焊接机器人,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环形连接板的凸耳上。

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针包括驱动柄、与所述驱动柄固定连接的夹持柄以及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夹持柄的搅拌头。

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搅拌摩擦焊系统,包括用于定位被焊接工件的工作台、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搅拌摩擦焊设备进行焊接的焊接机器人,所述焊接机器人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支架。

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台、用于顶紧工件侧边的顶紧机构和用于压紧工件上表面的压紧机构。

2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及系统,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调整本体机构与处于焊接状态工件的相对位置,以避免本体机构与工件相互干涉而造成搅拌摩擦焊设备不能进行正常的焊接作业。当本体机构与工件发生干涉时,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带动本体机构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本体机构能够与工件之间实现避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摩擦焊设备,包括本体机构,所述本体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搅拌针组件的X轴方向一端,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搅拌针组件的Y轴方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制动组件组成一啮合组件,所述啮合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的转轴上的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的伸缩轴上的齿块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支架上的外齿圈,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齿轮绕X轴方向旋转,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齿块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齿轮和所述齿块均与所述外齿圈相互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按180度均布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按180度均布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包括减速机,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包括微型减速机,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包括微型电动推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支架包括套筒和耳板,所述耳板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针包括驱动柄、与所述驱动柄固定连接的夹持柄以及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夹持柄的搅拌头。

9.一种搅拌摩擦焊系统,包括用于定位被焊接工件的工作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搅拌摩擦焊设备进行焊接的焊接机器人,所述焊接机器人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搅拌摩擦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台、用于顶紧工件侧边的顶紧机构和用于压紧工件上表面的压紧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摩擦焊设备,包括本体机构,所述本体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搅拌针组件的x轴方向一端,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搅拌针组件的y轴方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制动组件组成一啮合组件,所述啮合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的转轴上的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的伸缩轴上的齿块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支架上的外齿圈,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齿轮绕x轴方向旋转,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齿块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齿轮和所述齿块均与所述外齿圈相互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伸缩驱动组件按180度均布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驱动组件按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军左昱昱张新元王强李振刘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威德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