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能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2239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7
本技术涉及动能转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能转换装置,包括连接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由顶板、调节座、第一软垫、滚珠、连接板、加强座、第二软垫、第一锁紧螺母、螺杆、下支撑座、斜拉板和调节槽组成,且所述顶板下端两侧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端设有第一软垫,所述调节座内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部两侧设有滚珠,所述连接板下部设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下部设有多组螺杆,所述螺杆上部设有第二软垫,所述螺杆下部连接有下支撑座,所述螺杆下端穿过下支撑座后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调节槽内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由上支撑座、拉杆、第三软垫、强力弹簧和第二锁紧螺母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能转换,具体为一种动能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1、管道系统在石油、化工、发电、冶金等众多行业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管道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关乎企业的效益和安全。管道系统是一种复杂的动力结构,振动经常是管道系统产生故障与损坏的原因。根据振动的来源,可以将其归纳为机械振动、流体振动、阀门自激振动、地震等几种类型,其中以流体不稳定流动引起的振动为主。例如:两相流介质不稳定流动和脉动引起管道振动,水锤引起管道冲击振动,介质涡流引起管道振动等等。这些振动,方向不定、无法避免、难以控制。

2、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动能转换装置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动能转换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动能转换装置,包括连接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由顶板、调节座、第一软垫、滚珠、连接板、加强座、第二软垫、第一锁紧螺母、螺杆、下支撑座、斜拉板和调节槽组成,且所述顶板下端两侧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端设有第一软垫,所述调节座内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部两侧设有滚珠,所述连接板下部设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下部设有多组螺杆,所述螺杆上部设有第二软垫,所述螺杆下部连接有下支撑座,所述螺杆下端穿过下支撑座后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下支撑座下端两侧靠近正面和背面处均设有斜拉板和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由上支撑座、拉杆、第三软垫、强力弹簧和第二锁紧螺母组成,且所述上支撑座两侧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三软垫,所述拉杆中间处设有强力弹簧,所述拉杆下端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板和调节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板上端和调节座之间通过套接连接。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下端通过多组螺杆穿过下支撑座后和第一锁紧螺母锁紧连接。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支撑座通过拉杆穿过下支撑座后和第二锁紧螺母锁紧连接。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拉杆和强力弹簧之间通过套接连接。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设有软垫。

9、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动能转换装置,顶板和调节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上端和调节座之间通过套接连接,连接板下端通过多组螺杆穿过下支撑座后和第一锁紧螺母锁紧连接,使用时,顶板和调节座可进行固定安装,随着管道出现前后移动时,连接板上端可沿着调节座前后移动,适应管道在一定范围内振动,且将管道的动能转化成势能并通过各个连接处的软垫进一步的消减,减少固定连接的各处的剪切力,使用时,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为活动结构,下支撑座可上下进行一定距离的移动,且也可前后进行微动,形成活性的限位结构,且靠近管道外部的软垫结构,可减少管道外部连接处的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能转换装置,包括连接组件(1)和限位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由顶板(101)、调节座(102)、第一软垫(103)、滚珠(104)、连接板(105)、加强座(106)、第二软垫(107)、第一锁紧螺母(108)、螺杆(109)、下支撑座(110)、斜拉板(111)和调节槽(112)组成,且所述顶板(101)下端两侧连接有调节座(102),所述调节座(102)上端设有第一软垫(103),所述调节座(102)内连接有连接板(105),所述连接板(105)上部两侧设有滚珠(104),所述连接板(105)下部设有加强座(106),所述加强座(106)下部设有多组螺杆(109),所述螺杆(109)上部设有第二软垫(107),所述螺杆(109)下部连接有下支撑座(110),所述螺杆(109)下端穿过下支撑座(110)后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108),所述下支撑座(110)下端两侧靠近正面和背面处均设有斜拉板(111)和调节槽(112),所述调节槽(112)内连接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由上支撑座(201)、拉杆(202)、第三软垫(203)、强力弹簧(204)和第二锁紧螺母(205)组成,且所述上支撑座(201)两侧连接有拉杆(202),所述拉杆(202)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三软垫(203),所述拉杆(202)中间处设有强力弹簧(204),所述拉杆(202)下端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1)和调节座(10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板(105)上端和调节座(102)之间通过套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5)下端通过多组螺杆(109)穿过下支撑座(110)后和第一锁紧螺母(108)锁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座(201)通过拉杆(202)穿过下支撑座(110)后和第二锁紧螺母(205)锁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02)和强力弹簧(204)之间通过套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座(201)和下支撑座(110)之间设有软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能转换装置,包括连接组件(1)和限位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由顶板(101)、调节座(102)、第一软垫(103)、滚珠(104)、连接板(105)、加强座(106)、第二软垫(107)、第一锁紧螺母(108)、螺杆(109)、下支撑座(110)、斜拉板(111)和调节槽(112)组成,且所述顶板(101)下端两侧连接有调节座(102),所述调节座(102)上端设有第一软垫(103),所述调节座(102)内连接有连接板(105),所述连接板(105)上部两侧设有滚珠(104),所述连接板(105)下部设有加强座(106),所述加强座(106)下部设有多组螺杆(109),所述螺杆(109)上部设有第二软垫(107),所述螺杆(109)下部连接有下支撑座(110),所述螺杆(109)下端穿过下支撑座(110)后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108),所述下支撑座(110)下端两侧靠近正面和背面处均设有斜拉板(111)和调节槽(112),所述调节槽(112)内连接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由上支撑座(201)、拉杆(202)、第三软垫(203)、强力弹簧(20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靖宋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滔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