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1917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5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分层组件;所述分层组件设置于塔体(301)的内部;所述分层组件包括多个分隔网(5),相邻分隔网(5)之间设置有一定间距;相邻的分隔网(5)之间或分隔网(5)和反应塔(3)底板之间构成多个容纳腔(6);在塔盖(302)上相对于不同容纳腔(6)位置匹配设置有不同长度的加料管(7)。本技术设置的分层组件促进生物活性炭悬浮球能够分布在污水的各个位置处,以保证其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效果;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在搅拌叶转动时,通过设置安装角度不一的冲击板,搅拌叶可以带动冲击板一同旋转,解决了污水和消毒药剂的混合效果差和灭菌速率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污水处理是将污水经过物理法或生物法或化学法后,达到排入某一自然水体或再次利用的水质标准而对其含有的污染物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市政、环保、化工、医药、印染、食品、造纸、冶金、城市景观等各个领域,能够借助污水处理装置来实施污水中污染物去除过程,因此污水处理技术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专利号为cn2079736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炭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承压板,所述承压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沉淀塔,所述沉淀塔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进水管,且沉淀塔的上表面靠近进水管的一侧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部套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刮刀。所述反应塔的内部设有生物活性炭悬浮球,可对污水中的污染物、细菌残体进行有效的净化作用,是将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和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活性炭上固定微生物,能够提高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增强对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3、然而,上述专利所述的生物活性炭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4、一、该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反应塔的内部设置活性炭悬浮球用于与沉淀后的污水进行反应,但是当污水流入反应塔内部后,由于活性炭悬浮球质量较轻,使得活性炭悬浮球通常漂浮在污水的上表面位置处,造成其无法在污水各个位置处均匀地分布,使得污水中污染物吸附时间延长,导致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效果不理想;

5、二、污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后会流入到消毒塔的内部,同时通过储药箱和消毒水泵向消毒塔内部注入消毒药剂,消毒药剂与污水混合并对其进行灭菌,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搅拌扇叶搅拌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快速地混合消毒药剂和污水,并影响灭菌反应速率,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备均匀地分布活性炭悬浮球且提高了消毒药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和杀菌速率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承压板1,所述承压板1上设置有沉淀塔2、反应塔3、消毒塔4、储药箱16和消毒水泵17;所述沉淀塔2上设置有进水管201;所述消毒塔4右侧下部设置有排水管401;沉淀塔2、反应塔3、消毒塔4、储药箱16和消毒水泵17之间均通过连接管18进行连接;所述反应塔3由塔体301和塔盖302组合而成;(以上前序技术特征在cn207973647u中有记载)。

4、本技术专利技术点在于:该装置包括分层组件;

5、所述分层组件设置于塔体301的内部;

6、所述分层组件包括多个分隔网5,相邻分隔网5之间设置有一定间距;

7、相邻的分隔网5之间或分隔网5和反应塔3底板之间构成多个容纳腔6;

8、在塔盖302上相对于不同容纳腔6位置匹配设置有不同长度的加料管7。

9、进一步为,本技术相邻分隔网5之间等间距设置。

10、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加料管7和塔盖302之间固定套接;所述加料管7和分隔网5之间活动套接。

11、进一步为,本技术多个分隔网5的上表面中部均固定套接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的内部螺纹套接有固定丝杆9,固定丝杆9的底部贯穿于承压板1的底端内部;所述定位杆8通过固定丝杆9与承压板1可拆卸连接。

12、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塔盖302上螺纹套接有固定栓10,塔盖302通过固定栓10与塔体301可拆卸连接。

13、进一步为,本技术在多个容纳腔6内设置有生物活性炭悬浮球。

14、进一步为,本技术包括搅拌组件;

15、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消毒塔4的内部;

16、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11和多个搅拌叶12;多个搅拌叶12远离搅拌轴1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角度不一的冲击板13。

17、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冲击板13侧视的剖面形状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冲击板13斜边所处的面为冲击面。

18、进一步为,本技术相邻两个搅拌叶12之间固定连接设置筛网14。

19、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搅拌轴11上相对于搅拌叶12的位置固定套接有固定块15,所述搅拌轴11通过固定块15与搅拌叶12固定连接。

20、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该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分层组件,可以在使用时,通过将生物活性炭悬浮球通过多个加料管分别投入到以多个分隔网分隔形成的容纳腔的内部,以此可以使得生物活性炭悬浮球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污水的各个位置处,以此提升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物活性炭悬浮球无法在污水各个位置处均匀地分布的问题。

22、2、该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在对消毒药剂和污水进行搅拌时,通过设置安装角度不一的冲击板,搅拌叶可以带动冲击板进行旋转,可以对污水进行多角度拍打,使得污水与消毒药剂之间相互撞击,从而提高了污水与消毒药剂的混合效率和加速了灭菌反应,同时通过设置筛网,可以对消毒塔内部的污水与消毒药剂形成的混合态进行筛分,从而在提高搅拌和杀菌效果的同时也可以避免消毒药剂发生凝结引起的利用率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使得消毒药剂和污水进行充分混合和快速杀菌的问题。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承压板(1),所述承压板(1)上设置有沉淀塔(2)、反应塔(3)、消毒塔(4)、储药箱(16)和消毒水泵(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分隔网(5)之间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7)和塔盖(302)之间固定套接;所述加料管(7)和分隔网(5)之间活动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分隔网(5)的上表面中部均固定套接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的内部螺纹套接有固定丝杆(9),固定丝杆(9)的底部贯穿于承压板(1)的底端内部;所述定位杆(8)通过固定丝杆(9)与承压板(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盖(302)上螺纹套接有固定栓(10),塔盖(302)通过固定栓(10)与塔体(301)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个容纳腔(6)内设置有生物活性炭悬浮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板(13)侧视的剖面形状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冲击板(13)斜边所处的面为冲击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搅拌叶(12)之间固定连接设置筛网(1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1)上相对于搅拌叶(12)的位置固定套接有固定块(15),所述搅拌轴(11)通过固定块(15)与搅拌叶(12)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承压板(1),所述承压板(1)上设置有沉淀塔(2)、反应塔(3)、消毒塔(4)、储药箱(16)和消毒水泵(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分隔网(5)之间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7)和塔盖(302)之间固定套接;所述加料管(7)和分隔网(5)之间活动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分隔网(5)的上表面中部均固定套接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的内部螺纹套接有固定丝杆(9),固定丝杆(9)的底部贯穿于承压板(1)的底端内部;所述定位杆(8)通过固定丝杆(9)与承压板(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盖(302)上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高升陈涛郭超年正李函逾宁江张雅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