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池壳体及大容量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池壳体及大容量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841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及大容量电池,所述电池壳体由盖板和筒体围合形成,所述盖板包括导电部、固定部、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导电部周向设置,所述第一绝缘部位于所述导电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以使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导电部绝缘固定;所述筒体开口处开设有承托部,以承托所述盖板,所述第二绝缘部位于所述导电部与所述承托部之间,以使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导电部绝缘。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盖板与筒体之间密封绝缘不好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工艺成熟、密封绝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壳体及大容量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迅速发展,将多个锂离子电池并联组装为大容量电池成为了行业研究热点,以使大容量电池能够应用在储能、动力电池等领域。

2、中国专利cn114566771a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电池,该大容量电池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电芯组以及位于壳体相对两侧的盖板,盖板为电池的正、负极。电芯组为多个按容量、电压、内阻、自放电等分组好的性能相近的电芯并联组成。将盖板作为极柱既可以节省材料,增大电池的能量密度,又可以提高电池的散热效果,还可以在串联时将两个电池间的导电面积增大,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该技术方案中是将盖板嵌入筒体提供的承托结构上,并放置绝缘垫片进行绝缘。但是大容量电池重量高达100kg,在纵向叠放的过程中,电池盖板与筒体之间的绝缘密封结构可能因为承压而导致其性能变差,存在漏电、漏液、垮塌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亟需解决电池盖板与筒体之间的绝缘密封结构的承压、密封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由盖板和筒体围合形成,

3、所述盖板包括导电部、固定部、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

4、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导电部周向设置,所述第一绝缘部位于所述导电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以使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导电部绝缘固定;

5、所述筒体开口处开设有承托部,以承托所述盖板,所述第二绝缘部位于所述导电部与所述承托部之间,以使所述承托部和所述导电部绝缘。将盖板分为导电部和固定部,令导电部作为电池的极柱,固定部与筒体摩擦焊接,并在导电部、固定部、承托部之间填充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以使盖板和筒体绝缘后将导电部承托在筒体的承托部以承压且密封,解决了盖板与筒体之间绝缘密封不好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工艺成熟、密封绝缘、承压效果好。

6、较佳的,所述导电部设置有沿其外周向延伸的第一压紧区,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压紧区延伸的第二压紧区,所述第一压紧区和所述第二压紧区之间存在弯折的空隙,且所述第一压紧区在所述第二压紧区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压紧区在所述第一压紧区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一绝缘部填充所述空隙。第一压紧区和第二压紧区的设置,进一步使盖板的承压能力提升,第一压紧区和第二压紧区之间存在的弯折空隙能够延长绝缘部的填充量,形成弯折形密封层,提升盖板的密封效果。

7、较佳的,所述固定部还设置有若干贯通所述第二压紧区的、且呈台阶状的浇注孔,且所述台阶状的浇注孔的小孔一侧靠近所述筒体内部,所述台阶状的浇注孔内填充绝缘材料。部分楔形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压紧区和第二压紧区重叠面积进一步加大,使其绝缘密封及承压效果更好。倾斜角的角度设置在较小范围内,使得浇注后第一绝缘部的结构更利于的密封和承压。

8、较佳的,所述固定部还设置有若干贯通所述第二压紧区的浇注孔,所述浇注孔内填充绝缘材料。浇注孔方便浇注绝缘材料,且贯通的浇注孔使得绝缘材料在孔内与固定部的金属壁之间增加一定的粘接面积,使其能够达到更好的绝缘密封及承压效果。

9、较佳的,所述固定部还设置有若干贯通所述第二压紧区的、且呈台阶状的浇注孔,且所述台阶状的浇注孔的小孔一侧靠近所述筒体内部,所述台阶状的浇注孔内填充绝缘材料。贯通的台阶状的浇注孔使得绝缘材料在孔内与固定部的金属壁之间增加一定的粘接面积,使其能够达到更好的绝缘密封及承压效果,台阶状的浇注孔的大孔还能使盖板达到更好的承压效果。

10、较佳的,所述第二绝缘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压紧区的宽度。第二绝缘部是保证导电区和筒体之间绝缘的重要措施,第二绝缘部大于等于第一压紧区的宽度可以保证盖板与筒体之间绝缘固定。

11、较佳的,所述导电部上设置有若干凹槽。凹槽的设置使相邻两个盖板之间可以放置金属传热管,确保导电效果的同时还能为传热管提供安装位。

12、较佳的,所述筒体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筒体部沿其外周向设置有若干连接孔。加强筋的设置能力使筒体的承压效果更好,连接孔的设置可以连接相邻两个电池,使其连接更加紧密稳固。

13、较佳的,所述第一绝缘部、第二绝缘部采用绝缘材料通过所述浇注孔一体浇注成型。绝缘材料浇注成本低廉,一体浇注工艺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使用效果好。

1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容量电池,所述大容量电池包括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内置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的若干单体电池或若干电极组件。

1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壳体,由盖板和筒体围合形成,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设置有沿其外周向延伸的第一压紧区,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压紧区延伸的第二压紧区,所述第一压紧区和所述第二压紧区之间存在弯折的空隙,且所述第一压紧区在所述第二压紧区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压紧区在所述第一压紧区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一绝缘部填充所述空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区与所述第一绝缘部设置有第一配合面,以及所述第一压紧区与第一绝缘部设置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均为楔形面;且所述楔形面的倾斜角为均15-4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设置有若干贯通所述第二压紧区的浇注孔,所述浇注孔内填充绝缘材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设置有若干贯通所述第二压紧区的、且呈台阶状的浇注孔,且所述台阶状的浇注孔的小孔一侧靠近所述筒体内部,所述台阶状的浇注孔内填充绝缘材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压紧区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上设置有若干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筒体沿其外周向设置有若干连接孔。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部、第二绝缘部采用绝缘材料通过所述浇注孔一体浇注成型。

10.一种大容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内置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的若干单体电池或若干电极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壳体,由盖板和筒体围合形成,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设置有沿其外周向延伸的第一压紧区,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压紧区延伸的第二压紧区,所述第一压紧区和所述第二压紧区之间存在弯折的空隙,且所述第一压紧区在所述第二压紧区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压紧区在所述第一压紧区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一绝缘部填充所述空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区与所述第一绝缘部设置有第一配合面,以及所述第一压紧区与第一绝缘部设置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均为楔形面;且所述楔形面的倾斜角为均15-4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设置有若干贯通所述第二压紧区的浇注孔,所述浇注孔内填充绝缘材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孟奇雷政军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奥林波斯电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