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66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4
本技术涉及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下板两侧装配有若干卡勾单元,所述卡勾单元包括用于和下板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用于限位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向顶部方向突出的设置,所述限位部底部与固定部连接,限位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远离中板的一端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入口,在限位孔内可活动的插设有挡杆,在中板上装设有与挡杆相配合的干涉部,所述干涉部包括用于和挡杆配合的提升件,以及用于和中板连接的装配件,所述提升件端部固定于装配件上,提升件向远离中板的方向突出,在装配完成后,所述干涉部位于挡杆下部,且能与挡杆相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


技术介绍

1、橡胶灌注是一种制造工艺,通过将橡胶材料灌注到具有特定形状的模具中,使其凝固和硬化,以制造各种橡胶制品。该工艺可用于生产各种类型的橡胶制品,例如密封件、垫片、振动吸收器、电缆保护套等。

2、在橡胶灌注流程的最后一步需要取出制品,而硫化橡胶在加热固化时会产生一定的粘度,可能会导致与模具粘连。因此,在进行橡胶灌注工艺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硫化橡胶与模具的粘连,现有的解决方案通常是模具表面涂覆分离剂和模具表面处理,模具表面涂覆分离剂是在灌注橡胶前,涂覆一层分离剂于模具表面,模具表面处理是在模具表面进行特殊的处理,如电镀、喷涂等,以增加模具表面的硬度和光滑度,从而减少橡胶与模具的粘连。

3、现提出一种不同于上述两种方式的装配在模具上并且可拆装的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解决橡胶模具粘连问题并且能多次拆装使用的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包括叠放的下板、中板和上板,下板两侧装配有若干卡勾单元,所述卡勾单元包括用于和下板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用于限位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向顶部方向突出的设置,所述限位部底部与固定部连接,限位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远离中板的一端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入口,在限位孔内可活动的插设有挡杆,在中板上装设有与挡杆相配合的干涉部,所述干涉部包括用于和挡杆配合的提升件,以及用于和中板连接的装配件,所述提升件端部固定于装配件上,提升件向远离中板的方向突出,在装配完成后,所述干涉部位于挡杆下部,且能与挡杆相抵。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下板上装设有卡勾单元,在卡勾单元内插设有挡杆,在中板上设有与挡杆配合的干涉部,并且干涉部位于挡杆底部,当用户需要从模具中取出橡胶制品时,需要提拉叠合在中板之上的上板,此时上板内的橡胶与中板粘连导致中板也被向上提,而装配在中板两侧的干涉部由于位于挡杆底部,在向上提的过程中与挡杆干涉,中板便被挡杆所固定,这样上板便能与中板脱离,并且卡勾单元和干涉部是单独的部件,当模具不能使用时,可将卡勾单元和干涉部从模具卸下,用于其他模具,增加了模具的重复利用性,而且由于各个部件与模具的连接方式不是电焊连接的,因此不会产生高温导致模具损坏。

3、值得一提的是,限位孔为长圆孔设置。通过将限位孔设置为长圆孔,便能让挡杆具有一定的可移动空间,如果中板与下板之间发生了粘连,可通过提拉上板,一并解除中板与下板的粘连。

4、具体的情况是,在提拉上板的过程中,如果上板与中板发生粘连,中板便向上移动,因为下板是被固定的设置,中板与下板分离,而干涉部将挡杆向上推动,当挡杆到达限位孔顶部后,中板被限位无法向上移动,此时上板继续向上提拉,中板便与上板分离。

5、进一步的方案是干涉部包括用于和挡杆配合的提升件,以及用于和中板连接的装配件,所述提升件端部固定于装配件上,提升件向远离中板的方向突出并与挡杆干涉。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通过装配件和提升件的配合,进一步方便整个干涉部与中板的拆装配合。

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提升件为提手造型设置。提手造型的提升件不仅能与挡杆配合,而且还能让用户作为固定点用于单独提拉中板,并且在搬运中板的过程中也能派上用途。

7、值得一提的是,提升件与挡杆接触的部位为增加与挡杆接触面积并进行限位的凹槽。凹槽的设计能增加提升与挡杆的接触面积,当中板向上移动时,较大的接触面积能保护挡杆不受损坏。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挡杆与提升件配合时由于受力过大而滑脱。

8、具体的是,入口为向下板方向倾斜的设置。倾斜的入口设置能防止在提拉过程中挡杆从限位孔中脱出。

9、进一步的是所述挡杆一端设有定位端,所述定位端的直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由于定位端的直径大于限位孔直径,在完成装配后,能防止挡杆从限位孔中横向脱出。

10、本技术所设计的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在下板和中板上装设有可拆卸的卡勾单元和干涉部,并在卡勾单元内插设有挡杆,在装配完成后,干涉部位于挡杆底部,当用户拆模拿取橡胶时,若橡胶与上板粘连,用户可以提升上板,此时上板与中板粘连被一并提拉,此时由于下板被固定,中板与下板分离,中板两侧的干涉部向上推动挡杆,挡杆向上移动,最后被限位槽顶部拦截,也就是说中板被卡勾单元拦截,中板停止向上移动,中板便与上板分离,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能解决模具粘连并且能多次拆装使用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包括叠放的下板(1)、中板(6)和上板(8),其特征在于,下板(1)两侧装配有若干卡勾单元(2),所述卡勾单元(2)包括用于和下板(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3),以及用于限位的限位部(4),所述限位部(4)为向顶部方向突出的设置,限位部(4)底部与固定部(3)连接,限位部(4)远离固定部(3)的一端上开设有限位孔(5),所述限位孔(5)远离中板(6)的一端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入口(13),在限位孔(5)内可活动的插设有挡杆(7),在中板(6)上装设有与挡杆(7)相配合的干涉部(9),所述干涉部(9)包括用于和挡杆(7)配合的提升件(10),以及用于和中板(6)连接的装配件(11),所述提升件(10)端部固定于装配件(11)上,提升件(10)向远离中板(6)的方向突出,在装配完成后,所述干涉部(9)位于挡杆(7)下部,且能与挡杆(7)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孔(5)为长圆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提升件(10)为提手造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提升件(10)与挡杆(7)接触的部位为增加与挡杆(7)接触面积并进行限位的凹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入口(13)为向下板(1)方向倾斜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挡杆(7)一端设有定位端(14),所述定位端(14)的直径大于限位孔(5)的直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粘连卡勾的模具,包括叠放的下板(1)、中板(6)和上板(8),其特征在于,下板(1)两侧装配有若干卡勾单元(2),所述卡勾单元(2)包括用于和下板(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3),以及用于限位的限位部(4),所述限位部(4)为向顶部方向突出的设置,限位部(4)底部与固定部(3)连接,限位部(4)远离固定部(3)的一端上开设有限位孔(5),所述限位孔(5)远离中板(6)的一端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入口(13),在限位孔(5)内可活动的插设有挡杆(7),在中板(6)上装设有与挡杆(7)相配合的干涉部(9),所述干涉部(9)包括用于和挡杆(7)配合的提升件(10),以及用于和中板(6)连接的装配件(11),所述提升件(10)端部固定于装配件(11)上,提升件(10)向远离中板(6)的方向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氟冠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