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122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1
本技术涉及金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与护杠,装置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减震簧板,减震簧板的下方通过卡箍连接有轴杆,轴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轨道轮,轴杆的中间部位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上方连接有阻尼减震弹簧一,护杠安装于底座的前后两端,且护杠的中间部位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内侧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的内侧连接有阻尼减震弹簧二,护杠的左右两端安装有阻尼减震弹簧三。在移动过程中,减震簧板配合连接板与阻尼减震弹簧一在装置移动过程中对装置进行减震,可以有效减少运输金矿时的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矿开采,具体为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1、金矿指金矿石或金矿床(山),金矿石是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金矿山是通过采矿作业获得黄金的场所。

2、专利公告号为:cn213649550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金矿开采用运输装置,主要包括底座和储存箱、轨道轮、安装架、轴杆、调节齿轮、多组凸起板、连接架、固定杆与连接座,通过缓冲弹簧与牵引弹簧配合,可以对装置运牵引运输时停供缓冲力,避免了刹车时撞击力过大造成运输的金矿石脱落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使金矿石更加便于使用,扩大了适用范围。

3、但是现有的运输装置在对金矿运输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震动,上述的装置可以在刹车时提供缓冲力,在运输装置移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震动现有的装置不便于减少装置移动时的震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解决现有的运输装置在对金矿运输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震动,上述现有的装置可以在刹车时提供缓冲力,在运输装置移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震动,现有的装置不便于减少装置移动时的震动。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与护杠,所述装置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减震簧板,所述减震簧板的下方通过卡箍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轨道轮,所述轴杆的中间部位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上方连接有阻尼减震弹簧一,所述护杠安装于底座的前后两端,且护杠的中间部位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的内侧连接有阻尼减震弹簧二,所述护杠的左右两端安装有阻尼减震弹簧三。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移动过程中,减震簧板配合连接板与阻尼减震弹簧一在装置移动过程中对装置进行减震,可以有效减少运输金矿时的震动。

4、为了方便装置的减震: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尼减震弹簧一等间距分布于轴杆的上方。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等间距分布的阻尼减震弹簧一可以在装置移动时对装置本体进行减震。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分布于阻尼减震弹簧一的上下两端。

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上下两端设置的连接板可以方便阻尼减震弹簧一与底座和轴杆的连接。

9、为了在刹车时对装置进行减震: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板与护杠之间采用相互平行设置。

1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连接杆可以推动推板与阻尼减震弹簧二收缩,对装置进行缓冲。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尼减震弹簧二等间距分布于推板的内侧。

13、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等间距分布的阻尼减震弹簧二可以有效增加装置的减震效率。

14、为了方便护杠配合阻尼减震弹簧三对装置进行缓冲: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靠近护杠的两端开设有滑槽。

1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滑槽可以方便护杠的滑动,对护杠的滑动进行限位与导向。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杠与底座之间为插接连接。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插接连接可以使护杠在连接杆的推动下滑动,插接连接可以对护杠的滑动进行导向与限位。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杠沿底座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20、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两个护杠可以对装置的前后两端进行缓冲,保证装置的缓冲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与护杠(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减震簧板(21),所述减震簧板(21)的下方通过卡箍连接有轴杆(22),所述轴杆(22)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轨道轮(23),所述轴杆(22)的中间部位安装有连接板(3),且连接板(3)的上方连接有阻尼减震弹簧一(31),所述护杠(4)安装于底座(2)的前后两端,且护杠(4)的中间部位安装有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的内侧连接有推板(42),且推板(42)的内侧连接有阻尼减震弹簧二(43),所述护杠(4)的左右两端安装有阻尼减震弹簧三(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震弹簧一(31)等间距分布于轴杆(2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分布于阻尼减震弹簧一(31)的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42)与护杠(4)之间采用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震弹簧二(43)等间距分布于推板(42)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靠近护杠(4)的两端开设有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杠(4)与底座(2)之间为插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杠(4)沿底座(2)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与护杠(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减震簧板(21),所述减震簧板(21)的下方通过卡箍连接有轴杆(22),所述轴杆(22)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轨道轮(23),所述轴杆(22)的中间部位安装有连接板(3),且连接板(3)的上方连接有阻尼减震弹簧一(31),所述护杠(4)安装于底座(2)的前后两端,且护杠(4)的中间部位安装有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的内侧连接有推板(42),且推板(42)的内侧连接有阻尼减震弹簧二(43),所述护杠(4)的左右两端安装有阻尼减震弹簧三(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开采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震弹簧一(31)等间距分布于轴杆(22)的上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路楠邵鹏朱亚楠贾志卿王文海闫刚付佳杰
申请(专利权)人: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