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1144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1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站台警示装置,包括站台本体,所述站台本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安全线,且站台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室,空腔室的顶部与站台本体的顶部之间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槽口,通槽口的内部均与空腔室的内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呈凸字型,且相邻两个安装框的一端相通。本技术便于通过警示牌配合安全线进行初步警示操作,并采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通过红外传感器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控制警示灯闪光警示,进一步增强警示效果,在上车时,通过旋转组件和推动组件带动警示框复位,增大列车站台的通行空间,避免造成上下车乘客通行困难或混乱的现象,便于快疏散乘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具体是站台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铁路列车站台与铁路轨道之间站台地面仅有一条安全线,列车进站前,这种安全线很难起到警示作用,乘客往往跨越安全线张望候车,站台工作人员需不时提醒候车乘客站至安全线以外,否则很容易造成乘客意外跌落站台造成人身伤害。

2、为克服上述缺陷,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08602471u的一种高铁站用站台防护警示装置,包括底座、合页、支撑柱和上固定座,所述底座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卡合有滚轮,所述合页镶嵌于第一防护栏的一侧,远离第一防护栏的所述合页的一侧镶嵌有防护门,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在底座的一侧,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开设有凹槽,远离第一防护栏的所述橡胶垫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防护栏,所述上固定座镶嵌于支撑柱的一侧。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站台警示装置虽然能够直接限制了乘客跨过安全性,但是其仍需占用一定的列车站台通行空间,容易造成上下车乘客通行困难或混乱,不利于快疏散乘客,因此,亟需设计站台警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站台警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站台警示装置,包括站台本体,站台本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安全线,且站台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室,空腔室的顶部与站台本体的顶部之间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槽口,通槽口的内部均与空腔室的内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框,安装框呈凸字型,且相邻两个安装框的一端相通,安装框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两个旋转杆的底部设置有同一个旋转组件,旋转杆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组件。

4、进一步的,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在旋转杆外壁底部的齿轮,且两个齿轮的外部分别套设有第一活动框和第二活动框,第一活动框的一侧内壁和第二活动框的另一侧内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齿槽,齿槽的内壁与齿轮的外壁相啮合,第一活动框的一端与第二活动框的一端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安装框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推动组件。

5、进一步的,推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一侧的推板,且安装框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端与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第一活动框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框的另一端之间固定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穿过相邻两个安装框端部的内部。

7、进一步的,警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杆顶端的警示框,且警示框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警示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警示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警示灯、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警示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警示牌,且警示框的底部一端与旋转杆的一侧底部之间开设有布线孔。

9、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安装框的顶部一端之间固定有栏杆,且栏杆设计成倒u型,栏杆设置在相邻两个旋转杆之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中,利用设置的推动组件带动第一连接板、第一活动框、第二活动框和第二连接板在空腔室内转动,采用齿槽与齿轮的啮合作用带动同一个安装框内的两个旋转杆和两个警示框反向转动,使得两个警示框上的警示牌正视于乘客,便于通过警示牌配合安全线进行初步警示操作,当有人靠近越过两个警示框之间时,采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通过红外传感器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控制警示灯闪光警示,进一步增强警示效果;

12、本技术中,通过警示框、警示组件、旋转杆、旋转组件和推动组件等组成整个体积较小的站台警示装置,在上车时,通过旋转组件和推动组件带动警示框复位,增大列车站台的通行空间,避免造成上下车乘客通行困难或混乱的现象,便于快疏散乘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站台警示装置,包括站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本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安全线(5),且站台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室(9),空腔室(9)的顶部与站台本体(1)的顶部之间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槽口(10),通槽口(10)的内部均与空腔室(9)的内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呈凸字型,且相邻两个安装框(2)的一端相通,所述安装框(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杆(3),两个旋转杆(3)的底部设置有同一个旋转组件,所述旋转杆(3)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在旋转杆(3)外壁底部的齿轮(15),且两个齿轮(15)的外部分别套设有第一活动框(12)和第二活动框(13),第一活动框(12)的一侧内壁和第二活动框(13)的另一侧内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齿槽,齿槽的内壁与齿轮(15)的外壁相啮合,所述第一活动框(12)的一端与第二活动框(13)的一端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4),且第一连接板(14)的一侧与安装框(2)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推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4)一侧的推板(16),且安装框(2)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1),液压缸(11)的活塞端与推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台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框(12)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框(13)的另一端之间固定有第二连接板(8),且第二连接板(8)穿过相邻两个安装框(2)端部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台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杆(3)顶端的警示框(6),且警示框(6)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20),警示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19),警示框(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8),警示灯(19)、红外传感器(20)与控制器(18)之间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站台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框(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警示牌(7),且警示框(6)的底部一端与旋转杆(3)的一侧底部之间开设有布线孔(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框(2)的顶部一端之间固定有栏杆(4),且栏杆(4)设计成倒U型,栏杆(4)设置在相邻两个旋转杆(3)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站台警示装置,包括站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本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安全线(5),且站台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室(9),空腔室(9)的顶部与站台本体(1)的顶部之间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槽口(10),通槽口(10)的内部均与空腔室(9)的内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呈凸字型,且相邻两个安装框(2)的一端相通,所述安装框(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杆(3),两个旋转杆(3)的底部设置有同一个旋转组件,所述旋转杆(3)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在旋转杆(3)外壁底部的齿轮(15),且两个齿轮(15)的外部分别套设有第一活动框(12)和第二活动框(13),第一活动框(12)的一侧内壁和第二活动框(13)的另一侧内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齿槽,齿槽的内壁与齿轮(15)的外壁相啮合,所述第一活动框(12)的一端与第二活动框(13)的一端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4),且第一连接板(14)的一侧与安装框(2)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推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巍何林陈彦宇叶瑶安智逸柳恒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