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提纯生物基哌啶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1092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提纯生物基哌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分离装置、氨气吸收装置、精馏装置和冷凝装置,该系统针对使用生物基戊二胺作为原料制备生物基哌啶的转化体系,对转化后含有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哌啶、水和氨气的混合气液体系进行分离,得到的生物基哌啶纯度可达到99.5wt%以上。由此,本技术分离提纯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设备投资少,无污染,产品纯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提纯生物基哌啶的系统


技术介绍

1、哌啶(分子式为(ch2)5nh,cas号110-89-4),又称六氢吡啶,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属于中强碱。室温下为无色发烟液体,有类似氨、胡椒的刺激性气味,作为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哌啶的用途广泛,在诸如医药品合成、农用化学品合成以及橡胶制品合成等方面都得到开发和应用。近年来,随着哌啶应用领域的拓宽,尤其是含有哌啶结构的新药物的大量问世,对高纯度哌啶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其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分离提纯生物基哌啶的系统,该系统针对使用生物基戊二胺制备生物基哌啶的反应体系,对反应后含有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哌啶、水和氨气的混合气液体系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的生物基哌啶纯度可达到99.5wt%以上。本技术分离提纯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设备投资少,无污染,产品纯度高。

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分离提纯生物基哌啶的系统。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系统包括分离装置、氨气吸收装置、第一精馏装置和第二精馏装置。

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原料入口、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

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原料中生物基哌啶的含量为50~99wt%,所述生物基戊二胺的含量为1~50wt%,所述水的含量为0.1~10wt%,所述混合液和所述氨气的流量比为(50~150):(0.1~20)。

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生物基戊二胺指的是在单体合成工序中,通过酶反应、酵母反应或者发酵反应等由葡萄糖、赖氨酸等源自生物质的化合物合成的戊二胺。生物基戊二胺的生物基含量可以通过测定放射性c14含量的方法进行,例如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的标准astm-d6866法。

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生物基哌啶指的是通过采用生物基戊二胺为原料,在稀释气体氛围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生物基哌啶。

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分离装置优选为气液分离器,对原料中的气相和液相进行分离。

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包括气相入口、第一溶剂入口、氨溶液出口和尾气出口,所述气相出口和所述气相入口相连。来自分离装置的气相首先进入氨气吸收装置,氨气经过第一溶剂如水、酸液(酸液例如硫酸、盐酸、硝酸等)或稀氨水吸收后,氨溶液进行回收,同时尾气(未被完全吸收的氨气等)通过尾气出口排放和处理。

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氨气吸收装置优选为氨吸收塔,所述氨吸收塔中的填料包括鲍尔环填料、拉西环填料和规整丝网填料中的至少之一。

1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尾气入口、第二溶剂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尾气出口和所述尾气入口相连。尾气(未被完全吸收的氨气和其他气体等)进入尾气吸收装置,尾气吸收装置中的第二溶剂如纯水、稀酸液或稀氨水可以将未被氨气吸收装置完全吸收的氨气溶解,同时其他气体等通过废气出口进行处理和排放。

1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尾气吸收装置优选为尾气回收塔,所述尾气回收塔中的填料包括鲍尔环填料、拉西环填料和规整丝网填料中的至少之一。

1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尾气吸收装置进一步包括塔料出口,所述塔料出口设在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底部,所述氨气吸收装置进一步包括塔料入口,所述塔料入口设在所述氨气吸收装置顶部,所述塔料出口和所述塔料入口相连。由此,尾气吸收装置产生的氨溶液返回至氨气吸收装置,可进一步吸收氨气,以便得到饱和的氨溶液排出。

1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精馏装置包括第一精馏塔、第一再沸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一凝液罐,所述第一精馏塔包括液相入口、第一冷凝液入口、第一塔顶气出口和第一塔底液出口,所述液相出口和所述液相入口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包括第一塔顶气入口,所述第一塔顶气入口和所述第一塔顶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凝液罐包括第一冷凝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凝液出口和所述第一冷凝液入口相连。

1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精馏装置包括第二精馏塔、第二再沸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凝液罐,所述第二精馏塔包括二次精馏入口、第二冷凝液入口、第二塔顶气出口和第二塔底液出口,所述第二冷凝器包括第二塔顶气入口,所述第二塔顶气入口和所述第二塔顶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凝液罐包括第二冷凝液出口,所述第二冷凝液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凝液入口相连。

1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塔底液出口和所述二次精馏入口相连时,所述第一精馏装置用于分离轻组分杂质,所述第二精馏装置用于分离重组分杂质。具体的,液相进入第一精馏装置,通过控制第一精馏塔操作条件,如第一精馏塔为常压操作,塔釜温度为100-160℃,塔顶温度95-106℃,塔顶回流比为(0.5~10):1,轻组分杂质如水在第一精馏塔塔顶部分回流,部分作为杂质排出,重组分如生物基哌啶、生物基戊二胺等进入第二精馏装置,通过控制第二精馏塔条件,如第二精馏塔为常压操作,塔釜温度为106-178℃,塔顶温度103-110℃,塔顶回流比为1:(0.5~10),重组分杂质如生物基戊二胺在第二精馏塔塔底排出,生物基哌啶产品在第二精馏塔塔顶部分回流,部分外排收集。

1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冷凝液出口和所述二次精馏入口相连时,所述第一精馏装置用于分离重组分杂质,所述第二精馏装置用于分离轻组分杂质。具体的,液相进入第一精馏装置,通过控制第一精馏塔操作条件,如第一精馏塔为常压操作,具体的,液相进入第一精馏装置,通过控制第一精馏塔操作条件,如第一精馏塔为常压操作,塔釜温度为106-178℃,塔顶温度103-110℃,塔顶回流比为1:(0.5~10),重组分如生物基戊二胺部分作为杂质外排轻组分如水和生物基哌啶在第一精馏塔塔顶部分回流,部分进入第二精馏塔,通过控制第二精馏塔条件,如第二精馏塔为常压操作,塔釜温度为100-160℃,塔顶温度95-106℃,塔顶回流比为(0.5~10):1,轻组分杂质如水在第二精馏塔塔顶部分回流,部分作为杂质排出,生物基哌啶产品在第二精馏塔塔底外排收集。

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提纯生物基哌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底液出口和所述二次精馏入口相连时,所述第一精馏装置用于分离轻组分杂质,所述第二精馏装置用于分离重组分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液出口和所述二次精馏入口相连时,所述第一精馏装置用于分离重组分杂质,所述第二精馏装置用于分离轻组分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包括氨吸收塔,所述氨吸收塔中的填料包括鲍尔环填料、拉西环填料和规整丝网填料中的至少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尾气入口、第二溶剂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尾气出口和所述尾气入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尾气回收塔,所述尾气回收塔中的填料包括鲍尔环填料、拉西环填料和规整丝网填料中的至少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装置进一步包括塔料出口,所述塔料出口设在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底部,所述氨气吸收装置进一步包括塔料入口,所述塔料入口设在所述氨气吸收装置顶部,所述塔料出口和所述塔料入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精馏装置包括第一精馏塔、第一再沸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一凝液罐,所述第一冷凝器包括第一塔顶气入口,所述第一塔顶气入口和所述第一塔顶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凝液罐包括第一冷凝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凝液出口和所述第一冷凝液入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精馏装置包括第二精馏塔、第二再沸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凝液罐,所述第二冷凝器包括第二塔顶气入口,所述第二塔顶气入口和所述第二塔顶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凝液罐包括第二冷凝液出口,所述第二冷凝液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凝液入口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提纯生物基哌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底液出口和所述二次精馏入口相连时,所述第一精馏装置用于分离轻组分杂质,所述第二精馏装置用于分离重组分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液出口和所述二次精馏入口相连时,所述第一精馏装置用于分离重组分杂质,所述第二精馏装置用于分离轻组分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包括氨吸收塔,所述氨吸收塔中的填料包括鲍尔环填料、拉西环填料和规整丝网填料中的至少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尾气入口、第二溶剂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尾气出口和所述尾气入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尾气回收塔,所述尾气回收塔中的填料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晨白淼梁威刘修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