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024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包括机头组件和机身组件,机头组件包括机头蒙皮、隔框、加强筋和设备板,加强筋沿机头组件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机头组件的内侧机头蒙皮上,加强筋凸出于隔框的端面设置,机头蒙皮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和芳纶纸蜂窝层,隔框包括第一碳纤维层和第一PMI泡沫层,机身组件包括加强框和机身蒙皮,机身蒙皮敷设在加强框外侧,加强框具有加强筋凹槽,加强筋与加强筋凹槽相配合以实现机头组件与机身组件相连接。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头安装和拆卸时工作量大、过程繁琐、作战准备时间较长,不利于无人机对战时需求作出快速响应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1、无人机与有人机相比,能够在极限环境下进行持久作战,具有低成本、易维护的优势,是未来打赢智能化战争的重要装备。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具有作战半径大、留空时间长的特点,通过在机头部位模块化换装不同载荷系统,可实现高精度探测定位、高效率协同通信、电磁干扰与电子诱骗等多任务能力,可极大扩充现有无人机的作战能力。

2、无人机机头的作用是保护雷达等设备在飞行过程中免受外界振动和热环境的影响,与机身的连接部位设计至关重要。现有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机身筒段结构尺寸较大,机头与机身均为薄壁壳体,仍通过传统周向多螺栓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导致按照作战任务更换载荷系统时安装和拆卸工作量大、过程繁琐、准备时间较长。因此,发展机头机身连接部位的快速拆装结构,能够有效改进现有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等装备的作战适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头安装和拆卸时工作量大、过程繁琐、作战准备时间较长,不利于无人机对战时需求作出快速响应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包括:机头组件,包括机头蒙皮、隔框、加强筋和设备板,机头蒙皮敷设在隔框外侧,加强筋沿机头组件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机头组件的内侧机头蒙皮上,加强筋凸出于隔框的端面设置,设备板设置在隔框上,设备板用于安装机载设备和任务载荷;机头蒙皮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和芳纶纸蜂窝层,芳纶纸蜂窝层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层之间,隔框包括第一碳纤维层和第一pmi泡沫层,第一碳纤维层包覆设置在第一pmi泡沫层的外侧;机身组件,包括加强框和机身蒙皮,机身蒙皮敷设在加强框外侧,加强框具有加强筋凹槽,加强筋与加强筋凹槽相配合以实现机头组件与机身组件相连接,机头组件通过加强筋将载荷传递至机身组件。

3、进一步地,加强筋包括第二pmi泡沫层、木材层和碳布层,第二pmi泡沫层与木材层相连接,碳布层包覆在第二pmi泡沫层和碳布层的外侧。

4、进一步地,机头组件包括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沿机头的周缘方向间隔设置,加强框具有多个加强筋凹槽,多个加强筋与多个加强筋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5、进一步地,设备板包括第二碳纤维层和第三pmi泡沫层,第二碳纤维层包覆设置在第三pmi泡沫层的外侧。

6、进一步地,机头组件还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固定设置在隔框上,支撑柱用于支撑设备板。

7、进一步地,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柱均用于支撑设备板。

8、进一步地,机身组件还包括沉头螺钉和托板螺母,沉头螺钉依次穿过位于机身组件一侧的机身蒙皮、位于机身组件一侧的加强框、加强筋、位于机身组件另一侧的加强框和位于机身组件另一侧的机身蒙皮与托板螺母连接以实现机身组件与机头组件的连接。

9、进一步地,机身组件还包括密封条,密封条设置在机身蒙皮和加强框之间。

10、进一步地,加强框为铝合金加强框,密封条为橡胶材质的密封条。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人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

12、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该机头机身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加强筋,加强筋沿机头组件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机头组件的内侧机头蒙皮上,机头组件通过加强筋与加强筋凹槽相配合以实现机头组件与机身组件相连接,同时能够通过加强筋将载荷由机头组件传递至机身组件,此种方式能够实现机头组件与机身组件的快速拆装,满足拆装快速、方便的要求;此外,通过设置设备板,使机头除了维形外,可根据需求装载机载设备和任务载荷,通过换装搭载不同载荷的模块化机头,发挥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多面手作用,提高了装配效率,可根据任务随时更换设备;再者,通过将机头蒙皮配置为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和芳纶纸蜂窝层,隔框包括第一碳纤维层和第一pmi(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泡沫层,由于玻璃纤维层的导电性好,因此能够满足机头组件的电性能要求,提高透波性;另一方面,机头组件采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整体成型,更具有轻质化,刚度好,低成本的优势。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满足可靠性、轻量化基础上开展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模块化机头及其连接的结构设计,提高了换装效率,有利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的快速装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包括第二PMI泡沫层(131)、木材层(132)和碳布层(133),所述第二PMI泡沫层(131)与所述木材层(132)相连接,所述碳布层(133)包覆在所述第二PMI泡沫层(131)和所述碳布层(13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10)包括多个所述加强筋(13),多个所述加强筋(13)沿所述机头的周缘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加强框(21)具有多个所述加强筋凹槽,多个所述加强筋(13)与多个所述加强筋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板(14)包括第二碳纤维层和第三PMI泡沫层,所述第二碳纤维层包覆设置在所述第三PMI泡沫层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10)还包括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框(12)上,所述支撑柱(15)用于支撑所述设备板(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所述支撑柱(15),多个所述支撑柱(15)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柱(15)均用于支撑所述设备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组件(20)还包括沉头螺钉(23)和托板螺母(24),所述沉头螺钉(23)依次穿过位于所述机身组件(20)一侧的所述机身蒙皮(22)、位于所述机身组件(20)一侧的所述加强框(21)、所述加强筋(13)、位于所述机身组件(20)另一侧的所述加强框(21)和位于所述机身组件(20)另一侧的所述机身蒙皮(22)与所述托板螺母(24)连接以实现所述机身组件(20)与所述机头组件(10)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组件(20)还包括密封条(25),所述密封条(25)设置在所述机身蒙皮(22)和所述加强框(2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21)为铝合金加强框(21),所述密封条(25)为橡胶材质的密封条(25)。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包括第二pmi泡沫层(131)、木材层(132)和碳布层(133),所述第二pmi泡沫层(131)与所述木材层(132)相连接,所述碳布层(133)包覆在所述第二pmi泡沫层(131)和所述碳布层(13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10)包括多个所述加强筋(13),多个所述加强筋(13)沿所述机头的周缘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加强框(21)具有多个所述加强筋凹槽,多个所述加强筋(13)与多个所述加强筋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板(14)包括第二碳纤维层和第三pmi泡沫层,所述第二碳纤维层包覆设置在所述第三pmi泡沫层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模块化机头机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10)还包括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框(12)上,所述支撑柱(15)用于支撑所述设备板(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菲菲李尚黄承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