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1001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0
本技术公开了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包括底座、移动模组、打磨座、升降模组、电机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轴、打磨器和夹持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夹持机构,将玻璃放置于夹持座中部,随后通过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对玻璃进行夹持限位,然后当打磨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驱动轴转动,使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轴带动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进行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玻璃进行旋转调节角度,便于使玻璃边缘打磨面更细致,使打磨效果更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的相关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1、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2、现有的玻璃边缘打磨装置在进行玻璃打磨的时候,需要先对玻璃进行限位后在先进行打磨,便于使边缘打磨的效果更理想,但是由于通常对玻璃进行限位固定后,会使玻璃的边缘进行打磨时定位难度性较大,定位精准度较低,从而影响了玻璃打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包括底座、移动模组、打磨座、升降模组、电机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轴和打磨器,所述底座的内侧后端设有移动模组,所述打磨座设置于移动模组的上端,所述升降模组设置于打磨座的中部内侧,所述电机座的后端与升降模组的前端中部相固定,所述电机座的上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采用联轴器与第一驱动轴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前端与打磨器传动连接,所述移动模组与升降模组均设有电机、丝杆和滑块,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底座的上端前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座、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轴、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夹持座的左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采用联轴器与第二驱动轴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右侧分别与第一限位机构的左端上侧和第二限位机构的右端下侧传动连接,所述夹持座设置于底座的上端前侧。

3、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皮带轮组、第一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轴、转盘、电动推杆和防滑垫,所述皮带轮组的下端中部与第一转轴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与第一锥齿轮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右端上侧与第二锥齿轮的左端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上端与第二转轴的下端相固定,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与转盘的下端相固定,所述电动推杆设置于转盘的上端,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有防滑垫,所述皮带轮组的上端中部与第二驱动轴的右侧传动连接。

4、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夹持座中部成内凹状,并且中部内凹状横截面呈u形状设置。

5、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轴、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沿着夹持座中部内侧呈水平设置,起到对玻璃对向夹持限位的效果。

6、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形状一致,并且沿着夹持座内侧上下两端相对设置,便于提高玻璃边缘的打磨效果。

7、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锥齿轮外侧呈啮齿状,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外侧啮齿啮合传动,起到啮合调节第二转轴旋转角度的效果。

8、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电动推杆设有多组,并且沿着转盘上端均匀分布。

9、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安装有导电滑环,且导电滑环与电动推杆电连接,通过导电滑环对电动推杆进行通电与控制,使电动推杆可以转动。

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驱动轴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11、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防滑垫采用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防滑性。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夹持机构,将玻璃放置于夹持座中部,随后通过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对玻璃进行夹持限位,然后当打磨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驱动轴转动,使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轴带动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进行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玻璃进行旋转调节角度,便于使玻璃边缘打磨面更细致,使打磨效果更良好。

14、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第一限位机构,通过第二驱动轴驱动皮带轮组转动,使皮带轮组带动第一转轴同步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从而使转盘进行圆周运动并开始旋转,然后带动电动推杆对固定的玻璃的进行旋转调节角度,而防滑垫则使玻璃在夹持过程中起到防滑以及防止玻璃脱落的效果,进而起到对玻璃的限位辅助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移动模组(2)、打磨座(3)、升降模组(4)、电机座(5)、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轴(7)和打磨器(8),所述底座(1)的内侧后端设有移动模组(2),所述打磨座(3)设置于移动模组(2)的上端,所述升降模组(4)设置于打磨座(3)的中部内侧,所述电机座(5)的后端与升降模组(4)的前端中部相固定,所述电机座(5)的上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采用联轴器与第一驱动轴(7)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7)的前端与打磨器(8)传动连接,所述移动模组(2)与升降模组(4)均设有电机、丝杆和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94)包括皮带轮组(941)、第一转轴(942)、第一锥齿轮(943)、第二锥齿轮(944)、第二转轴(945)、转盘(946)、电动推杆(947)和防滑垫(948),所述皮带轮组(941)的下端中部与第一转轴(942)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942)的右端与第一锥齿轮(943)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943)的右端上侧与第二锥齿轮(944)的左端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锥齿轮(944)的上端与第二转轴(945)的下端相固定,所述第二转轴(945)的上端与转盘(946)的下端相固定,所述电动推杆(947)设置于转盘(946)的上端,所述电动推杆(947)的输出端设有防滑垫(948),所述皮带轮组(941)的上端中部与第二驱动轴(93)的右侧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91)中部成内凹状,并且中部内凹状横截面呈U形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92)、第二驱动轴(93)、第一限位机构(94)和第二限位机构(95)沿着夹持座(91)中部内侧呈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94)与第二限位机构(95)形状一致,并且沿着夹持座(91)内侧上下两端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943)外侧呈啮齿状,第二锥齿轮(944)与第一锥齿轮(943)外侧啮齿啮合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947)设有多组,并且沿着转盘(946)上端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945)外侧安装有导电滑环(9451),且导电滑环(9451)与电动推杆(947)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移动模组(2)、打磨座(3)、升降模组(4)、电机座(5)、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轴(7)和打磨器(8),所述底座(1)的内侧后端设有移动模组(2),所述打磨座(3)设置于移动模组(2)的上端,所述升降模组(4)设置于打磨座(3)的中部内侧,所述电机座(5)的后端与升降模组(4)的前端中部相固定,所述电机座(5)的上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采用联轴器与第一驱动轴(7)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7)的前端与打磨器(8)传动连接,所述移动模组(2)与升降模组(4)均设有电机、丝杆和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铅玻璃的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94)包括皮带轮组(941)、第一转轴(942)、第一锥齿轮(943)、第二锥齿轮(944)、第二转轴(945)、转盘(946)、电动推杆(947)和防滑垫(948),所述皮带轮组(941)的下端中部与第一转轴(942)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942)的右端与第一锥齿轮(943)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943)的右端上侧与第二锥齿轮(944)的左端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锥齿轮(944)的上端与第二转轴(945)的下端相固定,所述第二转轴(945)的上端与转盘(946)的下端相固定,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传刚赵华夏董雪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康信达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